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當前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現如今提出了新課改政策,初中數學的教學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數學引用一直都是初中數學教育的重點和難點,為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因材施教,采取最為有效的方式展開教育工作。本篇文章將闡述在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課程改革的意義,分析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實際現狀,并對于具體應用策略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題;新課改
一、 引言
為了能夠培養學生自身基本的應用意識以及問題處理的能力,當前初中數學應當做出一定改變,為此,在當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時,教師也需要在方法手段方面進行創新,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促使其能夠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二、 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現如今我們國家提出了新課改政策,要求數學教學能夠對學生實踐方面能力展開培養。數學應用題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點,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當以學生的興趣出發,將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如此一來,學生不僅成績進步,其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三、 當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
(一) 教學模式過于落后
由于我們國家過于重視應試化教學,當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實際教學時仍然采用口頭傳述的方式進行講解,促使學生們跟著教師的思路完成知識學習,因此課堂中師生很少進行交流。有些教師甚至還會采取背題的方法,促使學生們強行完成題目記憶,導致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了阻礙。
(二) 過分重視數學理論
應用題本身更為強調實踐應用,然而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理論概念分析,從而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們只會解答數學題目,但卻很難將自身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導致數學教學本身的意義完全喪失。
(三) 學生基礎知識薄弱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更為重視教材知識的學習,促使學生們忽略對于生活的觀察和理解,使其思維發展受到了限制。在實際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很難理解題目本身的含義。同時在面對一些較為復雜題目時,很難展開分析工作,導致實際解題的效果受到了一定影響。
三、 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 創設數學教學場景
相比于小學數學應用題,初中數學題本身難度相對較高,教師僅僅依靠口頭講述的方式,學生很難理解。對此,教師可以采取創設情境的方式,促使學生們融入到情境之中,從而增強理解能力。
例如,有一道數學題目為“某個班級的學生外出參加活動,如果每輛車坐45人,則有15人無法坐上車,而如果每車做60人,則有一輛車將會空余。則此次活動究竟有多少學生參加,又有多少輛車存在?”此類數學應用題十分貼近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師在進行題目講解的時候,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學生的生活經驗完成推理。假設有x輛車以及y名學生,則此時可以列出方程式為45x+15=y,60(x-1)=y,從而能夠計算出該題目中總共有5輛車以及240名學生。如此一來,學生們的理解能力便會有所提高,并且能夠將知識轉化為實用技能,從而解決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二) 注重教學過程
初中學生在進行應用題解答的時候,建模是其中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學生在進行應用題解答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能力有所不足的情況,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便是其建模能力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更加重視過程,而不應該重視實際結果,以此引導學生們能夠做到獨自完成題目思考并進行借代,從而對其實踐方面的能力展開培養。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根據題目本身建立相關數學模型。例如,在進行直角做變性和幾何模型的學習時,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知識能力,完成數學建模的工作,以此增強自身數學應用的能力。
(三) 靈活應用解題策略
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主要目的便是對學生自身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而數學應用題本身具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教師在進行題目講解時,需要將重心放在解題策略方面。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們看透應用題本質,雖然表面上文字很多,看似十分復雜,但是往往只需要理清基本思路,便能輕松完成解答。所以,教師需要讓學生們將相關計算公式數量掌握,并套用于數學應用題的解答中,從而根據自己的理解,尋找實際解題的思路。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獨自進行思考,從題目的類型開始,到題目涉及的知識內容以及相關定理公式,一步一步展開分析,最終完成知識解答。有些初中數學應用題相對比較復雜,對此學生應當轉換自己的思維,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進行解答。
例如某數學應用題題目為:有兩條同樣長度的繩子,第一條減去15米,第二條比第一條減去后的剩余部分還要長3米,則兩條繩子的長度為多少。這道題目看似非常復雜,只是由于其涉及的條件比較多,只需分開分析即可。列出公式:3(x-15)+3=x,得出x=21。
(四) 注重難點知識的教學
教師在進行數學應用題的難點知識講解時,需要根據內容本身完成安排的工作,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并依靠自身知識技能完成題目解答。
例如,教師在進行反比例函數y=kx的課程教學時,可以向學生們普及函數圖像在第二和第四象限中的時候,k值的計算過程。同樣,教師還可以提前在互聯網中搜索相關教學資源,對反比例函數在象限中的具體圖像進行展示,以此增強學生們的理解和記憶,促使學生們自身動態思維得到提高。當學生們對于反比例函數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在對其進一步展開引導,促使其自主研究對于反比例函數帶來影響的相關因素,最后函數與學生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促使學生們了解二者直接的實際關系。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應用題解答一直都是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所有即將面對中考的學生必須要攻克的難關。為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改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龍慶.激發學生興趣,巧用解題技巧——分析初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9期.
[2]嚴俊華.關注學生思維的遷躍點——一道初中數學應用題引起的思考[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09年第5期.
[3]覃曉東.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J].廣西教育,2017年第33期.
[4]楊金寶,宋燁.在學習中尋找應用性——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析[J].數學教學通訊:初等教育,2013年第7期.
作者簡介:
梁曉弟,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丁溝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