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教育事業來說,已有經驗是一座極其富有價值的寶庫,對于全面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已有經驗出發,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進行探討,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基于已有經驗,結合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特點,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已有經驗
一、 前言
課堂是教師的第一陣線,也是學生學習知識、提升能力的最有效途徑,對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探討,能夠從根本上優化教學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那么需要初中歷史教師結合已有經驗,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實現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與綜合能力的目標。那么我將針對初中歷史教學,淺談對課堂教學策略的探討。
二、 改革觀念,優化傳統的教學方法
對于初中歷史教學而言,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應試教育觀念,優化傳統的教學方法,為整個教學體系樹立一面科學的旗幟。比如,在近代史教學中,教師常常會以鴉片戰爭為線索,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但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只是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于是,教師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為主題,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充當引導者的身份,不會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過多干預,只是在學生遇到問題時進行適當引導。學生能夠根據歷史事件的發展列出時間軸,從而將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實現理解性記憶。同時,要求學生能夠針對其難點問題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思考與感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歷史思維,也顯著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優化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
三、 轉變形式,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
從已有的教學經驗來看,單一地依靠課堂知識教學,取得的教學效果非常有限,也很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與綜合能力。因此,需要轉變形式,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比如,為了鍛煉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可以轉變傳統的作業形式,不再要求學生單一地進行習題練習,而可以要求學生在完成學習之后進行手抄報的繪制。用手抄報的形式對學習成果進行總結,既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且繪制手抄報的形式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鍛煉創作能力。再比如,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會了解很多歷史小故事,教師則可以選擇其中具有歷史意義的故事引導學生進行課本劇的排練。在排練課本劇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感受學習歷史知識的樂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初中歷史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這樣的方式,轉變了傳統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歷史知識的海洋中快樂地遨游。
四、 聯系社會,運用科學的教學工具
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多媒體系統在教學領域也得到良好的運用。因此,對于初中歷史教師來說,需要聯系社會實際,運用科學的教學工具提升教學效率。比如,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教學中,學生會了解到火燒圓明園這一歷史事件,為了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系統引入各種各樣的教學素材,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仿佛可以看見圓明園就在自己眼前毀滅,此時此刻,心中的憤怒和悲傷油然而生,讓學生從思想和情感的角度產生共鳴,對這一歷史事件產生深入思考,從中感悟歷史的價值。并且,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放映《火燒圓明園》的電影資料,更好地將這段歷史還原在學生眼前,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讓歷史學習的體驗更加生動,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文字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聯系社會實際,科學地運用教學工具,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也讓學生收獲更好的學習體驗。
五、 強化落實,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有長遠的目光,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知識教學,而要注重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今后的長遠學習奠定基礎。因此,需要教師強化教學任務的落實,從各個方面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在課堂復習當中,教師不再按照舊的方式,機械地對理論知識進行重復,而要引導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這樣一來,既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系統地掌握知識,鍛煉學生對知識的總結能力,也讓知識不再零散,而形成了嚴謹的知識網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歷史思維。再比如,教師可以適當地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要求學生閱讀相關的歷史文章或書籍,并且按照規定完成讀書筆記的總結。這樣一來,學生擴展了知識視野,接觸到教材之外的知識,感受歷史知識的奧秘所在,同時在讀書筆記的分享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互相溝通中交流思想與情感,處理個人不理解的問題,提升學習效果,更好地實現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各個教學任務的落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六、 結語
總而言之,結合已有經驗,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進行探討,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教師從已有教學經驗中吸取智慧,發現過去做得好與做得不好的地方,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為初中歷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從而構建高效科學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曹晶.秉承“解放”教育思想 加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7):112-113.
[2]譚必偉.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02):26.
作者簡介:
馬心語,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