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艷榮
摘 要 習作教學是小學高年級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觀察能力的提升。這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習作教學的意義,積極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閱讀、生活中積累素材,能夠寫出一片片充滿真情實感的優(yōu)秀文章,也確保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質量實現提升。本文將簡述習作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課改下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策略。
關鍵詞 新課改;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005-01
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通過閱讀、習作等教學,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提升綜合素養(yǎng)。在習作訓練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促使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具備更強的表達能力。但是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還有很多問題,如學生積累教材,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顯得生硬,難以打動人、感染人。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轉變習作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大量訓練中增加積累,保證習作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作習慣,掌握多種語言表達方式,在習作中盡情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加強習作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表達能力,在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現階段小學生通常習作水平不高,表達能力不強,在習作過程中存在較多阻礙,不能在習作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保證習作教學取得更大成效,達到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習作水平的目的,需要教師轉變習作教學觀念,制定合理的習作教學方案,將課程目標科學明確下來。同時將習作教學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便于學生在現實中有所感悟與啟發(fā),實現自身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還要組織各種閱讀習作活動,為學生傳授更多有效的習作方法,為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打牢基礎。
二、新課改下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策略
(一)做到細致觀察。小學生由于閱歷有限,見識不多,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方法。要想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技巧,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如在看圖作文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將人物心情描寫出出來,并寫下自己觀察到的內容。但是很多學生寫出的文章很不理想,這表明了學生日常生活中觀察不細致,觀察也較少,所以認識水平不高。這是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對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逐步增加經驗的積累。這需要學生在日常中認真觀察,包括事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和味道,人物的衣著、神情,景物的動態(tài)、靜態(tài)等。學生要在觀察中進行思考的與積累,生活中遇到有特色的情景后都要第一時間進行記錄,這樣有利于學生認知水平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加強課堂訓練。在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具備閱讀為寫作服務的思想,通過讀段、寫段和寫一篇完整的作文等訓練,加強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在反復訓練中既掌握了寫作技能,也提升了習作教學效果。在閱讀教學期間,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作文知識,適時在習作教學中引出來,采取導讀、課例、讀寫例話和基礎訓練等方式,讓學生在作文知識的掌握上變得更加豐富。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文指導中,習作主題是《相互關愛》,主要讓學生寫一寫自己身邊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首先,教師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相互關愛,然后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訓練,讓學生交代清楚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運用多種手段表現人物的特點,表現文章的相互關愛的中心。
(三)作文范例剖析。習作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剖析作文范例,確保學生都從中有所收獲,對此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讓學生在習作中接受正確的指導。一是將優(yōu)秀作文在課堂上展示出來,這樣學生可以了解范文標準,并對照要求,鼓勵學生分析與討論其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能夠化為己用,為今后寫作打牢基礎。二是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作文病例進行分析,弄懂其中的病因。教師在習作課堂上不僅要展示范文,還要將作文中的病例呈現在學生面前,與學生一起討論修改的方法。這樣學生也能夠反思自己寫作時是否遇到這些問題,如何改正,從而逐步實現作文質量的提升。
(四)注意日常積累。要想寫好作文,離不開大量的積累,包括好詞、好句和經常片段等。新課改下要求提高對文本的關注度,在學習中及時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將其中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這就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到語言文字之美,也在抄錄中增加了自身的積累,為今后寫好作文作出了量化鋪墊,能夠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如在課文《頤和園》教學后,這篇文章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yōu)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的方法。學生通過學習與理解,掌握了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景的方法,并延伸到作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與習作相結合,進一步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
三、結語
總之,寫作教學作為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能夠加強對學生用詞、造句、構思謀篇和修改文章等能力的鍛煉,讓學生能夠細致入微觀察事物。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方法,不僅要通過適時訓練為學生傳授各種有效的寫作技巧,還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積極思考與感悟,達到不斷提升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經婷婷.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4):232-234.
[2]李麗瓊.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實效的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7(4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