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榮
摘 要 數學學習習慣就是學生長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養成的相對固定的學習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使之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也是一個孩子必備的基本素養。相反,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影響他學習知識的能力,從而直接影響他的學習成績,而且對他今后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關鍵詞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080-01
一、養成自學數學課本的習慣
學生獲得的數學知識主要來源于課本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讓學生養成仔細、認真閱讀課本的好習慣,學會思考、琢磨、整理等閱讀技能,把閱讀課本的能力和課前的預習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自學能力,有利于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比如,在每次教學新課的之前,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把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做勾畫,有疑惑的地方加以記錄,這樣就能有效的使學生掌握新知,提高教學效率。
二、學會聆聽、認真思考的習慣
小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是通過聽講獲得知識的,聽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學生是否專心聆聽教師的講課,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作為一名有教學經驗和教學手段的教師,就要靈活采用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使學生認真聽課,認真學習。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創設學生思考的情境和氛圍,激發起學生思考的興趣,鍛煉學生思維的能力。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通過思考得來的知識,才能真正掌握,靈活運用,充分地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養成積極發言、交流的習慣
我們都知道,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與學生的交流是檢驗教學成敗的途徑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善于引導孩子積極發言交流,在交流中發現問題和不足,以便實施教學調控。鼓勵啟發孩子勇敢的講出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以便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
四、養成勤奮學習的習慣
當前社會的教育新理念是要充分把課堂交給孩子,培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生活現象、感興趣的生活實例來創設問題情境,把抽象概念溶于具體的生活中,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通過設想、解惑的學習過程,培育學生良好的思維學習習慣。如在教學沏茶問題時,我首先用課件播放了這樣的生活情景:小明家來了客人,媽媽讓小明燒壺開水給李阿姨沏茶,怎樣才能很快地讓李阿姨喝到熱茶呢?由于這個事例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對于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很容易就激發起了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根據生活經驗,他們知道要燒水,必須先洗水壺,接水,很容易就想到了合理安排時間的辦法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數學知識,使學生身臨其境,輕松的接受新知識,使學習變得有趣、易懂了。
五、養成互幫互助學習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互相幫助,互相探討,互相合作等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數學教學時,讓學生課前共同預習,課中合作操作與交流,就是一種有力的教學手段、教學策略。它可以使孩子養成傾聽他人發言,學會評判他人觀點,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的好習慣。
六、養成認真審題、細心作業的習慣
學習數學,在作業中能否靈活的應用所學的新知識去解答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題。認真審題,理解題意是解題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首先認識到審題的重要性,同時再交與他們審題的方法。比如:認真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理解題中關鍵字詞的含義等等。作業是鞏固、檢驗新知,形成技能,培養孩子運用數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又能體現出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因此,作為一個小學教師,從孩子剛入學開始就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如:孩子正確的書寫格式,字跡工整、作業干凈仔細,能自覺獨立完成,如遇不會的題目,會自己先思考,實在不能解答,再向別人請教等等好習慣。
七、養成計算細心的習慣
計算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是孩子學習數學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能,在數學學習中,計算占的比例很大,幾乎數學學習都要通過計算來進行。因此,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效果。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計算時做到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呢?首先要求學生要牢固地掌握計算法則,正確地運用性質和定律。其次,還要讓學生養成細心計算的好習慣。如:在做混合運算時,要讓孩子先對試題進行觀察,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該怎樣算,找出算式里數的特點,而不是拿到題就埋頭計算。把解題思路想好以后,還需要仔細計算,并進行驗算,檢查。
八、養成檢查,及時糾正的習慣
有道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更何況是容易受外界因素所左右、抑制力較弱的小學生呢。所以,檢查糾錯是小學孩子必須要養成的一個重要的學習習慣,以至于盡可能的避免出現解題錯誤,最大限度的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在教學工作中,要結合實際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教會學生不同的驗算方法,以此提高他們的計算正確率,并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同時,當他們出現錯誤或不足時,要及時的糾正、改正。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必須遵循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嚴格訓練,持之以恒,循循善誘,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由不自覺到自覺,由簡單到復雜,由機械的動作到熟練的掌握。作為一名教育一線的農村老師,只有清楚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只有堅持不懈地抓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數學素質的學生,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才能讓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學到更多的知識,使他們終身受益于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