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富
摘 要在新的教學改革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在教學中采用新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與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在認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意義;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R36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082-01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加喜愛上英語課,收獲更多的英語知識。因為英語是初中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所以學生的英語成績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升學,這也就導致了教師將注意力集中于成績一事上,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初中生是學習方式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階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之一,要求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涵蓋了學生自身的文化基礎、學生個人的自主發展、學生范圍的社會參與三大方面。學生的文化基礎是最為直接的培養方面。課堂的授課過程就是對文化基礎方面的主要培養方式。它不僅僅包含著學科的基礎知識的認識以及以科學的角度與態度去看待現實問題,還進一步地深化到人文底蘊的深層次,這方面的培養不單讓學生學習到深厚的文化知識,還了解了少許的人文積淀與情懷等層次的情感。
自主發展的主體是學生本身,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多元化存在,保持了學科的活躍性與拓展性。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在學習的同時也要學會生活,而生活的部分往往在傳統觀念的約束下逐漸被學生淡化,在崇尚爭分奪秒的畸形課堂文化中。
二、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重基礎輕素質
初中英語教學中有很多教師都存在過度追求提高學生成績的問題,沒有注重學生英文綜合素質培養意義。據調查學生的協調能力、創新能力與自學能力是提高學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而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并不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被動的學習狀態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顯然十分不利。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核心素質,使學生同時兼顧高水準的文化水平和完整的道德情操。
(二)英語教學方式缺乏新意、師生缺乏互動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想要最大效率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那么師生之間的互動則必不可少。但是在目前,不少初中學校的英語教學課堂上都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困境:學生只會寫,卻不會讀、說、更不懂如何去表達。在這種現狀下,學生的能力不僅無法得到提升,甚至會使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厭倦乃至厭惡的心理想法。
三、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
(一)構建趣味英語課堂
在英語課堂開展游戲活動,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有效提高課堂英語教學質量。教師不光要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還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年齡規律創造出多種形式的英語游戲,將游戲靈活地應用到教育教學活動環節中,讓學生通過感官感受,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比如,教師可以把對英語單詞的認識采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簡單的英語單詞卡片,在課上,向學生進行展示,然后整理好,選出一名同學來猜,猜的學生身體要面對大家,再找一名同學要背對著他,拿出一張卡片放在手里舉高,猜的同學可以問大家:Isitbike?然后全體學生回答yes或no。每個學生都很認真和投入,在歡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知識。
(二)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核心素養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是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才能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教學內容和思想道德觀、綜合能力等內容結合在一起來展開教學,讓學生不僅可以學會英語知識,更要在學習英語知識時,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觀和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到Whatdoyouliketovisit?這章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一些自己以前去過的旅游景點的照片,然后根據照片對該景點進行英文介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也能讓那些沒去過的該景點的同學了解一下景點特色和景點文化。當教師在講解Mid-AutumnDay這章內容時,教師也可以讓同學們在課前提前預習內容,在課堂上用英語介紹一下中秋節的由來以及中秋節的習俗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觀。
(三)注重文化品質提升
英語教學注重以人為本,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自身最大的創造力。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尊重知識產權,尊重別人的想法,哪怕是辯解,也要等別人講完自己的全部思路,這種彼此尊重的習慣直接決定了學生對他人觀點的接受程度。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意融合思維,講別人的所思所講,與自身補充和吸收。在英語教學過程里,也可以通過優美的文字和好的文化讓學生吸收,提升學生對文化的認識和尊重。
文化品質是一個人流動在血液中的符號,是人對自己的所處環境和氛圍長時間熏陶得到的。對于文化品質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調整自己思考方式,將別人的可借鑒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來。初中生,因為年齡的原因,所具備的文化底蘊較為淺薄,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與人的交流可以實現思想的傳遞,促進思想的碰撞,進而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提高文化品質。
四、結語
總而言之,核心素質的培養在初中學校中應該得到教師們的重視,不僅要堅持以學生作為主體學習地位,還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教師需借鑒經驗,不斷大膽去嘗試,不斷地創新教學手段和內容,全面去提高學生的素養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