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杰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產業結構發生了轉變,服務業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其中,物流運輸業的產出比重逐年上升,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開始向物流區域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對此,筆者對物流運輸業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議,以供相關人員進行參考。
關鍵詞:物流運輸業;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策
現階段,物流運輸業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影響著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主要是因為物流運輸業滲透在國民經濟各行業領域中,可加快區域內資源、技術、人員等要素的聚集、整合,還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區域經濟向一體化方向發展,以形成區域競爭力。
一、物流運輸業對區域經濟的作用
在現代物流運輸業中,其具備聚集整合、優化配置、催化輻射等功能,有利于改善區域經濟的資源供給結構。促使各資源要素在時間、空間上實現優化配置,以發展規模經濟、競爭效力,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會反作用于物流運輸業,增加了物流運輸的需求,加快了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為物流運輸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物流運輸業的發展可滲透到區域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當中,使得區域資源要素快速流動、整合,并根據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優化配置,使得產業結構與經濟結構協調發展。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有利于消除區域經濟貿易壁壘,促使區域經濟之間可以自由貿易、發展,有利于整合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不斷擴大區域經濟市場范圍。有利于推動區域經濟向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以實現區域經濟間的良性互動,不斷提高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
二、物流運輸業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
1.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一,近些年來,我國的物流運輸業發展較快,現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物流運輸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相互作用、相互發展的關系,區域經濟的強弱會影響物流運輸業的發展,而當物流運輸成本較高時,會限制企業的發展空間,導致部分廠商零散分布在各地,僅為小范圍內的消費者服務,不利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同時,物流運輸業具有良好的引導集聚作用,可將區域內的港口、航空、道路、倉儲等進行整合,使得各項資源要素集中起來,以調節區域經濟活動,從而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創新區域經濟市場。在此背景下,也為各廠商帶來了發展機遇,將資金、技術、人才進行聚集,從原來的小范圍市場轉為區域經濟市場。
第二,當物流運輸成本較高時,會限制區域貿易的發展,導致經濟活動只能零散分布在各地,難以形成區域經濟優勢,使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受到了影響。隨著物流運輸業的發展,其運輸成本明顯下降,有利于降低區域貿易成本,盤活區域經濟活力,實現區域內的經濟互通。同時,還有利于促進區域間的貿易往來,不斷提高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以緩解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第三,當某一區域內物流運輸業發展較好時,會推動周邊物流條件的發展,包括交通條件、物流運輸速度等,有利于提高商品、貨物的供應速度,以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物流條件也是吸引投資者的重要環節,反應了該區域經濟發展的健康情況,展現通信、交通、運輸、倉儲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情況,能有效刺激區域經濟的發展。
2.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影響
區域產業結構是我國經濟空間布局在某一特定區域內的組合成果,該區域內發展某種產業結構,是由區域內部的優勢和全國空間布局的要求而定,可展現三大產業結構動態變化的過程。物流運輸業會對區域產業結構帶來雙重影響,既可能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也可能出現集聚不經濟的問題,影響了區域產業結構的協調性。而物流運輸業屬于第三產業,是一種動態融合、交叉的產業形勢。例如,一是,發展物流運輸業有利于提高第三產業在區域經濟中的比重,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餐飲業、酒店業、旅游業、零售業等,從而實現產業附加值。二是,物流運輸業的發展有利于降低貿易成本,推動各廠商發展經濟集聚,有利于將資源要素進行整合,以實現最優配置。同時,也有利于產業結構升級,增強經濟中心的輻射能力和擴散能力,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三是,物流運輸業的發展還有利于改善農村經濟條件,加大鄉村道路的建設力度,以實現城鄉互通、統籌城鄉發展。促使農村產業接受城市產業的轉移,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從而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縮小城鄉差距,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啟示及建議
第一,我國地方政府應加大物流基礎平臺的建設力度,在遵守物流規模布局和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扶持措施。一方面要健全交通網絡體系,比如航空、鐵路、港口、道路等,確保物流運輸工作順利進行。另一方面政府要為物流企業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推動物流運輸業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第二,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開始將通信技術應用在物流運輸業當中,有利于人們及時了解物流信息,提升物流運輸業的服務效果。因此,需要各個區域加大信息系統的建設力度,以保障通信質量和效率,推動物流運輸業快速發展。
第三,雖然物流運輸業對區域經濟一體化有重要的影響,但各區域并未建立統一的物流平臺,導致區域內物流成本存在較大的差異,使得經濟集聚效果受到了影響。因此,應采取統一物流標準、統一管理的原則,以推動區域物流運輸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第四,要清楚物流運輸對區域經濟的促進意義。有些區域的物流發展水平依然處于規模經濟進步階段,需要予以加強和激勵。所以,有關部門必須要輔助其編制物流產業的中長期發展計劃,繼續發展區域物流運輸并將其放到戰略部署的重要環節中是各級政府和社會各領域均應秉承的一種良好態度,同樣要對此強化激勵指引和重點參與。
第五,各個地區要充分明確當地區域內物流運輸業所在的發展階段,以深圳為例,其物流運輸業已然是一種高速發展時期,此階段最顯著的特點是集群規模快速增加。在深圳已具備建材、化工、食品、生活用品等各領域的物流集群,并且漸漸顯現規模化。此時是物流行業進步的關鍵階段,在此時期內工作重點要放在維持產業的升高速度和抑制穩定時期可能形成的惡劣競爭等方面上。政府要對此加以重視,例如:在正確的區域物流計劃基礎上激勵物流資源在社會各界的有效配置和科學的空間分布等。探究區域物流運輸業進一步發展的政策機制和維護策略,科學指引其向著可靠、穩定的方向前進。
第六,指引物流企業實施整合重組,建設大量擁有全面服務性能的大中型物流企業,充分體現其運輸行業的帶頭作用。現階段,雖然我國部分地區物流資源比較富裕,但依然具有雜亂無章、匱乏行業標準等問題,因此推動物流運輸行業構造完善,真正做到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相得益彰、合作進步勢在必行。首先,要激勵物流企業采用控股、合并、協作、入股等各種各樣的方式開展資產整合,著重培養擁有綜合競爭力的品牌物流企業。其次,是促進傳統已經存在的運輸企業進行改革,讓其順應現代社會發展趨勢,鼓勵國有運輸企業實行跨區域、跨領域、跨所有制的資產整合。其次,要支持國外先進化、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入股,并且重視產業安全的調查作業,以防有些國外不良企業借此機會干擾市場價格體系,防止形成新的市場安全隱患。最后,在大中型物流企業的模范帶領下,能積極促進其他物流運輸企業具有標準化、合理化及科學化,保護優質的市場氛圍,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利益,避免出現一些運輸超載、非法競爭、操控價格等現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流運輸業的發展,對區域經濟一體化有重要的影響,有利于加快資源要素的集聚、整合速度,擴大區域經濟市場,調整區域產業結構,以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從而實現其綜合效益價值。
參考文獻:
[1]魯錫杰.發揮經濟地理優勢,推動區域物流業的發展[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4):71.
[2]王維軍.基于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的協同性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5,(11):250.
[3]趙莉,宋國宇.物流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協調發展的實證及理論解釋--基于中國省級數據的分析[J].技術經濟,2012,31(01):53-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