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品德集思想品德教育、地理、歷史等教學內容于一身,單靠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以實現教學目標,而現代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像、影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將這種有聲有色、圖文并茂的技術引入小學品德課堂,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豐富教學內容、使課堂變得更加美麗,為實現教育教學目標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品德 課堂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48-01
過去的《思想品德》課,老師、學生都不喜歡,因其有太多空洞乏味的說教。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形象性、快速性顯出獨特的內在魅力,迅速地在教育領域推廣并使用。將大量的教學內容和先進的手段優化組合,使教材中的人或事物栩栩如生,以聲感、形感、色感、動感直接綜合作用于學生的感官,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鮮明的形象,從而大大提高了品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多媒體成就了美麗的品德課堂。
一、成就課堂的情境美
心理研究表明:讓學生在生動、形象、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特別能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起到很好的教學實效。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聲像兼備的課件,有利于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求知欲望,從而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學習。
品德教材承載著有一定高度的教學目標,有些內容不一定都是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它會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如自然災害、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國家的歷史等方面的教學內容,都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去甚遠,要讓學生對這些內容產生興趣并了解和認識它,教師必須在課前做些必要的鋪墊,營造與之相適應的氛圍,使學生能較快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如一位老師在教學《馬路不是游戲場》一課時,一開課,再加上悲慘的音樂、教師充滿感情的報道,使學生即刻就產生了悲傷的情感老師便利用多媒體展現了車禍現場悲慘的畫面。學生被眼前血淋淋的畫面所震驚,被失去親人的悲痛所感染,被生命的脆弱而驚醒。從而在一瞬間明白了:人的生命是那樣的寶貴,它屬于我們一個人只有一次,因此,我們一定要熱愛生命、珍愛生命。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就是從培養真誠的感情——即對周圍世界所發生的一切都會由衷地做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響——開始的。教學中把握情點,撥動學生情弦,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達到情境合一,升華內心情感,我們的教學就獲得了成功。
二、成就課堂的豐實之美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承載著德育任務,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主渠道。《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品德學科的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這樣的品德學科將不再是“單門獨戶”,而是有著極其豐富、強大內涵的綜合性課程。
1.教學的形式更生動
傳統的課堂是由一根粉筆一塊黑板來完成的,要聽個故事、欣賞音樂都有困難。多媒體參與課堂教學使品德課堂教學活動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如在教學《我和動物交朋友》一課時,剛開課時讓學生看一段有關動物的視頻,后續又讓學生觀看了動畫故事《長頸鹿媽媽的訴說》、《明明和小鳥的故事》,使學生對動物產生了喜愛之情和激起了揭開動物秘密的好奇心;更清楚地明白了我們應該如何與動物交朋友。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升華了學生愛動物的情感。
2.教學的內容更豐富
品德課堂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的整合,使它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教學內容涵。但是,多媒體的圖片、音樂、動畫的參與,使得品德課堂教學錦上添花。在教學《家鄉的老屋和老街》一課時,制作了一組圖片,這組圖片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老屋和老街,并配上一些輕音樂。學生眼睛看著這神奇的建筑和美麗、整齊的街道,耳朵聽著動聽的樂聲,陶醉在這美好的情境之中,享受了一頓祖國著名文化遺產的“大餐”,極大地豐富了本課的教學內容。
3.教學的時空更開闊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整合了歷史與文化、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因此,品德課堂教學要涉及到的知識非常的廣泛與復雜,在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很難完美地呈現,幸好現在有了多媒體教學!如今,在短短的40分鐘,讓學生欣賞世界各地的美麗風景已成為現實;讓學生瀏覽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史實成為易事;讓學生通過視覺對比,花不了幾分鐘,就明白了許多深刻的道理成為可能……
總之,多媒體的參與,不僅使得品德課堂具有了美麗的情境,也使得品德課堂活動形式更加生動,使得品德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極大地拓展了品德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為培養具有良好公民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公民服務。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101-2020年).
[2]張茂聰.品德與社會教學導[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馮麗君(1974-),女,高級教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小學品德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