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婷 顏秉明 孫琳玲 趙毅
【摘要】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紅色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不斷地充實和發(fā)揚,兩者的內存精髓是息息相通的,從精神品質層面和精神風貌上反映出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和風貌,折射出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本文闡述了紅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辯證關系,指出了弘揚紅色精神在當代社會發(fā)展中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以文獻檢索、歸納研究等方法探究出紅色精神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關鍵詞】紅色精神 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精神
【基金項目】課題類型: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課題名稱:基于“紅色精神”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課題編號:CXXYSZ201705,項目號:1101200029。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62-02
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以青年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的思想宗旨,對青年賦予希望。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優(yōu)秀分子,以紅色精神為傳播方式,彰顯紅色精神的精神魅力,全面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的道路上以紅色精神為動力,拚青春、灑汗水,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綻放出新時代的精神風貌,這是現(xiàn)代大學思政課教學的工作重心。
一、紅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辯證關系
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富裕的生活,中國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敢于人先地戰(zhàn)勝任何艱難險阻,引導中國人民開拓進取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和友善,從另一個層面對紅色精神加注了新時期的發(fā)展元素,賦予了新時代精神內核和價值內涵,是對紅色精神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兩者之間相輔相承,互相補充,融入到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1.繼承和弘揚紅色精神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范疇內,紅色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屬其中內容,是一種精神與價值的綜合。縱觀中國共產黨發(fā)展的歷史長卷,堅持與恪守中華民族的精神理念和價值觀念,是我黨取得勝利的法寶。直至當今,紅色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發(fā)展的精神靈魂,是促進中國人民毫不畏懼、積極向上、不甘沉淪的精神象征,真實寫照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的歷史時代條件下,將紅色精神的精華濃縮,也是將紅色精神賦予社會發(fā)展的特定時期的嶄新內容,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義道路,起著重要的熏陶作用。
2.紅色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密切關系
紅色精神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中所秉承的精神導向,在艱苦卓絕的歲月里,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就了紅船精神、井崗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蘇區(qū)精神等,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自由平等以及公平正義等精神內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都有所涵蓋,其內在的耦合性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紅色精神是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升華,兩者具有內在本質的一致性和統(tǒng)一性。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面臨的挑戰(zhàn)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化發(fā)展趨勢,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遭遇諸多的挑戰(zhàn)和考驗,在大學生群體日益龐大的形勢下,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尤其關鍵和嚴峻。
1.多元思想文化融合碰撞的挑戰(zhàn)
隨著知識經濟全球融合的趨勢,世界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變,西方多元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不斷滲透和涌入中國,一些腐朽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披著“民主”、“正義”的外衣對大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困擾和影響,這些大肆鼓吹的“普世價值”、“民主自由化”、“公平正義論”等觀念沖擊甚至顛倒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史,對于心智不夠成熟、社會閱歷缺乏的大學生來說,產生了極大的蠱惑和蒙蔽作用,容易使大學生誤入歧途,也給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
2.自媒體發(fā)展帶來的挑戰(zhàn)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趨勢,自媒體呈現(xiàn)出快速發(fā)展趨勢和狀態(tài),以博客、微信、微博、易信、陌陌、貼吧為代表的自媒體,頗受大學生的推崇和追捧,然而這些自媒體之中存在信息傳播的不對稱性、無界性和自由性,大學生會受到各種信息的侵擾和影響,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帶來較大的困擾和嚴峻的挑戰(zhàn)。
3.陋俗文化遺毒的挑戰(zhàn)
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藍圖之下,一些頑癥陋習、不良習氣還仍舊存在,封建愚昧落后遺毒以及西方資產階段的腐朽頹廢遺毒對于大學生的思想也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和影響,導致大學生群體中存在道德素質滑坡、政治信仰迷茫的狀態(tài)和問題,也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如果對這些陋俗文化遺毒不加以全面的根治和清除,則會對我國的中國夢建設帶來貽害無窮的影響。
4.95后大學生群體政治認同的挑戰(zhàn)
現(xiàn)今大學生大多為95后的青年,這些大學生青年群體具有極強的個性,在家中作為獨生子女備受寵愛,在思想上追求自由和個性,主張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和思想,缺乏集體的觀念和理性的思考,缺少對國家、社會、中國共產黨的認同,這也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受到嚴重的影響和沖擊。
三、探索“紅色精神”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融合路徑
1.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主陣地作用
要將紅色精神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內容之中,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中滲透和添加紅色精神的內容,尤其是在《近現(xiàn)代史綱要》的內容講解中,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抗戰(zhàn)歷史、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延安精神相鏈接和整合,使學生全面把握紅色精神的內涵和現(xiàn)代價值,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弘揚紅色精神的精神品格,使之成為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生動教材,歷練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樹立大學生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信念,較好地提升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增強大學生的國家認同和政治認同。例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教學之中,可以讓學生認識只有民族團結抗戰(zhàn)才能獲取最終的勝利,較好地培育大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理論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抗戰(zhàn)歷史向大學生講述民族精神,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較好地實現(xiàn)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2.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
要在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創(chuàng)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法,要不斷挖掘和強化紅色精神的傳播手段和方式,建構和完善覆蓋面廣、方便快捷的紅色精神傳播體系,注重自媒體的網絡傳播渠道和方式,加強紅色精神的網絡資源建設,開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網絡陣地,大力開發(fā)以紅色精神為主題的教育宣傳新平臺,加強紅色精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滲透力和輻射力。同時,還可以將中國抗戰(zhàn)時期的抗戰(zhàn)英雄及抗戰(zhàn)故事等內容滲透到“微觀”網絡教學媒體之中,增強大學生對紅色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底蘊及深度。另外,高校還可以利用紅色精神文化影像作品播放的方式,向學生宣傳抗戰(zhàn)歷史和紅色精神,如:電影《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電視劇《亮劍》、《小兵張嘎》等,并將這些紅色精神融入到核心價值觀的作品講座、學術課堂交流和討論之中,較好地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將紅色精神引入大學生的第二課堂
大學生課外活動是極其重要的第二課堂,要重視第二課堂中的紅色精神的滲透和融入,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學校的資源,以校園文化活動為依托和載體,開展以紅色精神為主題的競賽活動,強化校園文化的滲透功能,還可以建立弘揚紅色精神的學生文化社團,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情感、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提升素質、陶冶情操。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可以組織大學生參觀抗戰(zhàn)紀念館,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深刻省悟自身的價值理念和思想,產生對紅色精神的強烈、理性的認同意識,在參觀革命紀念館、革命博物館、革命展覽館的過程中接受現(xiàn)場教學,較好地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綜上所述,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要充分引入根基深厚的紅色精神,它可以成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豐富源泉和有力保障,在不同的教育教學路徑的探索之下,可以較好地激發(fā)學生對紅色精神的理性認同,極大地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成功應對和化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挑戰(zhàn),全面促進大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田永靜,顏吾佴.以紅色精神教育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6(11)
[2]郭向榮,李韶杰.利用“紅色精神資源”,促進“兩課”教育教學的發(fā)展[J]. 新余高專學報.2005(01)
[3]陳歡,鐘國云.龍州起義紅色精神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運用——基于桂西南地區(qū)的SWOT分析[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5(03)
[4]吳濤,周國春.論紅色教育在大學生志愿活動中的作用發(fā)揮[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4)
[5]路蓉.紅色政權的建立對大學生的精神塑造[J].商.2016(31)
[6]吳繼忠,關智慧.當代大學生對紅色精神的傳承與發(fā)揚探討[J].才智.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