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雯歆
【摘要】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審美教育必不可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開展有效的審美活動,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個性的思維去感受藝術美。審美能力的提高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前提和基礎。
【關鍵詞】美術課程 審美素養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218-02
小學美術教學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美術欣賞課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學生在審美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注重培養學生關于造型和表現類的教學,更加關鍵的在于通過審美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審美,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審美的過程中。
一、多種方法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非常具備應有的熱情,能夠在聽課的過程中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且小學生階段有著非常強的想象力,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欣賞美術課程的最佳階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美術課程開展不同的學習方式,都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美術鑒賞課程的興趣,吸引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美術課程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快樂。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小泥人》的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為學生準備有關泥人的藝術專題影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組織學生來欣賞課本上的作品,讓學生能夠興致勃勃的走進泥人的欣賞學習過程中。又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石頭的生命》欣賞課程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石頭中蘊藏著怎樣的生命?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進行思考,走進作品,與書中的石頭進行對話。教師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為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鑒賞課程的興趣,教師方法的選擇一定要針對特定的教學課程以及要欣賞的內容。
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在我們的生活過程中,處處都能夠感受到美的存在,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審美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投入自己的審美情感,缺乏情感的審美是不存在的。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審美活動,情感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讓學生學會用心去鑒賞美與感受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首先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審美環境。首先校園的設計要審美化,為學生建設美麗的校園環境,校園的建設力求綠化、凈化、美化,對學生的審美視覺產生最直接的刺激,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審美。教師在進行校園美化建設的時候可以邀請學生參與到校園美化的設計過程中,為校園的美化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師在讓學生參與審美的過程中就能夠間接性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
教師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審美的過程中,可以從生活中的細節入手,不一定必須要在美術課堂上培養獨立觀點和提升審美的能力,在課下的時候,學校要求學生做海報,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的去設計,然后評論其他小組成員的作品,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引導學生自主的參與欣賞課程
在欣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大篇幅的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忽略了學生對于作品的欣賞能力。其實,美術課程的教學能夠很好的挖掘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形象思維,美術欣賞需要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對于作品的想象能力,讓學生自己切身的感受,深入的了解需要欣賞作品的精髓所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欣賞的作品,組織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
例如:在《非洲雕刻藝術》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需要欣賞的藝術作品,然后讓學生去討論藝術作品,讓學生在自己的討論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雕刻藝術的造型特點。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給學生更多的自主表達的機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和感受作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作品的過程中進行自由的表達。
四、給學生留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的學習留下一點空白,能夠留給欣賞者遐想的空間。讓學生在教師講課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從而在課下消化教師講課的內容,繼續進行發現和提高,讓欣賞者與藝術品之間能夠產生一定的共鳴。這樣,學生的欣賞藝術氛圍也會變得更加濃厚,美術老師在講完課程之后給學生留一些拓展性的作業,不去束縛學生的思維,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清明上河圖》的過程中,首先給學生介紹北宋時期的民俗風情,然后在帶領學生分析整幅作品,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假如自己走進畫中,融入其中。問學生這些畫面會給自己帶來怎么樣的感受,引領學生在課程結束之后仍然能夠繼續的進行想象,從而體會到當時民眾生活過程中的苦與樂。教師通過這樣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讓學生能夠從中體會提升自己的審美素養。
五、結語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美術欣賞課程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學習的更加有動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審美素養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