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君

民間借貸作為一種操作容易、資源豐富的融資手段,能夠有效解決短期資金困難的問題。但是由于其隨意性和風險性,很容易造成一系列問題。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民間借貸也有了全新的面貌——民間(個人對個人)網絡借貸。
民間借貸是指通過民間的網絡借貸平臺,融資者在平臺上發布需求,而投資者通過平臺借錢給融資者的一種互聯網民間借貸模式。2005年,世界上第一家民間借貸平臺Zopa在英國成立,隨后,美國的Lending Club、Prosper等平臺也相繼出現。我國第一個民間借貸平臺是在2007年成立的,名為“拍拍貸”,隨后我國的民間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快速的發展往往伴隨著諸多問題與風險,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問題已然成為整個行業最敏感的話題。由于我國關于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和征信系統還不完善,也沒有成熟的行業規范,所以民間借貸行業可以說是魚龍混雜,問題平臺數不勝數。據網貸之家統計,光2015年一年,倒閉(跑路)的民間借貸平臺就超過3600家,有的平臺甚至成立一天就跑路了,導致大量投資者血本無歸,上百億資金討債無門。
為此,我國也在努力規范民間借貸行業,將其扶上正軌。2015年底,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確定了民間平臺的中介屬性,明確規定了民間平臺的12條紅線。2016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這是一個由央行、銀監會、支付清算協會、證監會等牽頭組建,獲得國務院批復成立的一個組織,目的是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監管。
按照社會學的解釋,羊群行為就是容易受到大眾心理的影響,是一種從眾心理,即個人心理及行為受到大眾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跟隨大眾行為,選擇跟大眾行為一致。在金融學領域,羊群行為會導致一種很沖動不理智的行為,尤其是投資行為,投資者忽略自己的價值判斷,而選擇跟從大多數人一樣的決策方式,從而很容易遭受失敗或者受騙。
麥克米倫缺陷在20世紀30年代初一份有關中小企業問題的調查報告中被提出,這份報告提出了“金融缺口”,認為銀行愿意并可以提供的貸款金額數遠遠小于企業貸款金額的需求,所以麥克米倫缺陷還被稱為“金融缺口”。
我國企業的貸款主要是銀行貸款,這是企業最典型的融資手段,但是銀行資金供給并不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尤其是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規模小管理不規范信用度不強,貸款更加困難。
根據王長江、楊金葉(2015)研究指出,平臺風險可以分為法律風險、平臺自身經營風險、網絡信息安全風險和聲譽風險。
首先是法律風險。目前在我國,只要需在工商局和電信局進行注冊并且性質是“互聯網信息服務行業”就可以成立一個民間借貸公司,公司實際上屬于中介,而不是金融機構。因此,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成為了民間借貸行業的最大問題。而且現在很多民間借貸平臺不僅僅作為中介提供其他人的投資項目,有的甚至有自己的理財產品,甚至是擔保服務。如此輕易地就能夠成立一個民間借貸公司,卻提供那么多不屬于中介的服務,存在著很嚴重的法律風險隱患。
其次是平臺自身經營風險。自從民間借貸從國外引進我國,在我國就出現了“中國特色”的民間借貸模式,而民間借貸平臺也不再是簡單的中介機構,而這將導致我國的民間借貸平臺存在潛在風險。平臺經營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平臺自身的原因,造成資金鏈斷裂而無法按時償還投資者的利息與本金而造成的風險。由于我國征信系統發展滯后,沒有完善的征信系統,投資者和民間借貸平臺無法像國外那樣直接地通過征信系統了解到一位融資者的信用評分,但是民間借貸平臺也不可能花費巨大的人力成本去一個一個地線下調查,因此民間借貸平臺大多數都只是在互聯網上對融資者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很難準確地對融資者的資信進行準確的評級。羅斯丹、王苒(2015)在《我國加強民間風險的監管研究》中也指出民間借貸平臺的一些產品設計不合理也會給平臺帶來流動性經營風險。有的民間借貸平臺為了吸收資金,還虛構標的,偽造一個融資者來吸引投資,給平臺自身的經營帶來極大風險。最后,國外的民間大多數是風險由融資者和投資者共同承擔的,民間平臺只提供一個中介的作用,不承擔風險。而我國本土化的民間借貸模式中,很多民間借貸平臺為了吸引投資者,聲稱自己的產品都有擔保公司擔保,來保障投資者的本金和利息,但擔保公司大多數是子虛烏有或者完全就是自己的擔保公司,這樣一來,民間平臺既是信息的中介又是一家沒有任何經營許可的擔保公司,這改變了民間借貸平臺作為中介的本質,由于民間借貸平臺提供的服務項目越來越多,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民間網絡借貸資金來自于投資方,民間網絡借貸行業管理魚龍混雜,激烈的競爭導致對資金需求大,往往會用高額利潤回報吸引投資者,再加上現在很多民間借貸是通過網絡,隱蔽性大,平臺卷款的事件時有發生,大大增加了投資者風險。
網絡借貸平臺貸款手續簡便到賬快,容易讓企業增加借款金額,而高額的利息,大大增加了還款負擔,導致融資者貸款后無法按期還貸的現象非常嚴重。
目前,我國民間借貸平臺是由銀監會進行監管的,民間借貸相關的監管政策和法律法規也會陸陸續續地出臺,但銀監會在對民間借貸市場的監管過程中也會有一些風險。我國目前民間借貸市場混亂,雖然不可規避的市場風險及監管技術的制約給監管工作也帶來了較大的挑戰,但是銀監會對民間借貸平臺的監管和規范一定會負責到底。
加強民間借貸的風險管理,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
我國還沒有制定與民間借貸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無法對民間行業中的違法行為進行有效和專門的制裁,只能通過其他法律作為法律依據。目前我國對于民間借貸的法律依據,基本上來自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公民與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合同法》等適用于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
但是民間借貸不同于民間借貸,互聯網金融是未來的趨勢,民間借貸行業需要法律來規范,民間平臺需要法律來管制,投資者需要法律來保護,僅僅一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是遠遠不能解決問題的,出臺與民間借貸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刻不容緩。
民間平臺能夠吸收資金然后跑路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這些民間平臺都設有資金池,投資者的資金都會先到民間平臺的賬戶上,再出借給貸款人,這就給了民間平臺可乘之機,設立假標,吸收大量投資者資金后卷鋪蓋走人。所以應該設立一個第三方的中間賬戶監管機構,首先民間平臺不得設立資金池,投資者資金直接轉入中間賬戶,再由中間賬戶轉給貸款人。并且中間賬戶由第三方機構監管(如銀行),民間平臺對中間賬戶的資金不享有支配權,投資者也可以隨時到第三方機構查證自己資金去向,來確保投資者資金的安全性。
我國應該設立民間借貸平臺財務披露制度,強制要求民間平臺定期披露由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表。雖然在2015年底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要求民間借貸平臺披露自身財務信息和經營信息,但是并沒有說明如果沒有披露信息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也沒有專門的部門來監督每個民間借貸平臺有沒有披露足夠詳細的信息。因此我國強制要求每個民間借貸平臺都應該定期披露真實詳細的財務報表信息,財務報表必須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并設立一個部門專門審查民間借貸平臺的信息披露的詳細程度和真實性,讓投資者可以直觀地看到每個平臺的真實運營情況和比較回報率的多少,避免投資者因不完整、不真實的財務報表而投資失敗。
1、政府加強個人信用信息的收集
國外的民間借貸平臺之所以能夠發展良好,跟他們國家完善的征信體系是分不開的。在美國,有完整的信用體系FICO評分,有各種第三方征信公司向民間借貸平臺提供個人信用評分,民間借貸平臺和投資者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貸款人的信用評分,極大地保證了投資的安全性。所以我國政府也應該加強個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征信系統的完善,使每個人都有一個完整的真實的信用評分。
2、將信用卡信用系統跟民間對接
由于我國的征信系統還不完善,民間借貸平臺也尚未與征信系統連接,而且出于成本考慮,民間借貸平臺不可能將每個貸款人的詳細背景都調查清楚,所以民間平臺對貸款人的信用評估完全來自于貸款人自己提供的信息,這給整個借貸過程帶來了很大的潛在風險。所以政府可以將信用卡的信用系統跟民間借貸平臺對接,做到整個征信系統一體化,既能降低民間借貸平臺的運營成本,也能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分辨投資項目的好壞。
目前,我國的民間借貸行業從起步之初愈發成熟,而國家也從放任發展到現在的規范發展。民間借貸將越來越規范,那些騙錢的民間借貸平臺也會越來越少,已經卷款跑路的民間平臺也會得到法律的嚴懲,投資者的資金未來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民間借貸行業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行業,它可以極大地調動社會資金的流動性,緩解中小企業的短期資金壓力,增加大眾的投資渠道,民間借貸作為傳統意義上民間借貸的創新與改造,將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杭州新紀元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參考文獻:
[1]吳佳哲.基于羊群效應的P2P網絡借貸模式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5(11).
[2]王長江,楊金葉.P2P網絡借貸的風險與監管模式研究[J].經濟縱橫,2015(4).
[3]葉湘榕.P2P借貸模式風險和監管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4(3).
[4]趙玉平,胡鵬.P2P平臺違約風險控制模式研究[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