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蕓
就目前而言,受到傳統英語教學思維的影響,很多小學英語教師不重視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從而導致學生發音不標準,表達能力比較差。不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會對學生后續學習英語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日常朗讀訓練,讓學生讀出來,體會英語的魅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托現有教學的資源,針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制定完善的教育目標,控制好學生朗讀教學的節奏,提升朗讀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通過朗讀訓練,可以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彌補學生的不足,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因此下面主要針對朗讀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展開論述。
第一,朗讀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朗讀就是讓學生大聲地讀出來,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對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英語基礎比較差,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主要通過朗讀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課文閱讀量也不斷增加,為了應付考試,朗讀量就會大大減少,就會削弱記憶的牢固性。并且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往往會對學生進行大量語法灌輸,不僅導致教學枯燥乏味,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第二,朗讀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朗讀課文具有整體性,不僅可以幫助其掌握良好的語感,還能加快單詞記憶的速度,完成詞匯的積累。因此,在進行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英語朗讀的教學,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一方面,為了發揮朗讀的重要作用,教師可積極探索全新的朗讀教學方式,發揮學生心、腦、口、耳、眼各個感官的重要作用,然后結合具體的英語內容,掌握日常的語言技巧,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采取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和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要結合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充分考慮他們英語語言基礎的前提下,重視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重點培養指讀和跟讀的能力。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做好日常的朗讀訓練,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
第三,朗讀可以提升學生聽力和思維能力。在學生朗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保持很高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詞匯和語言結構的記憶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為了開展好朗讀教學,教師可以進行朗讀示范,讓學生跟著朗讀。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領讀,讓英語教學更加具有真實感,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借助教育設備,創建良好的教學情景,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另外,教師要對傳統的朗讀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比如,在進行齊聲朗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分組朗讀,然后進行對比,培養學生進行朗讀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單純的朗讀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能實現知識的積累。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某些段落進行背誦,這樣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做好語言材料的積累,培養學生良好的創造力,推動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小學英語教師要結合處在不同階段的小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朗讀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滿足當前新課改的要求。
綜上所述,朗讀在進行小學生英語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提升英語記憶能力,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1]王東東.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朗讀方法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8.
[2]談麗娜.淺談朗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