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內容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需在課前精心取舍、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敖淌裁础薄霸趺唇獭笔翘岣哒Z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關鍵詞:課前;剪裁;課堂
一、 提升三種教學理念
1. 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它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素養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取代的優勢。它不僅能使學生熟練掌握語言文字,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其他學科知識,并促進學生個性、人格全面和諧發展,使之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
2. 學習和發展并重的理念
學會學習、學會發展已成為當今全球教育的共識。接受教育不再是為了升學和謀生,而是為了個人能力的充分發揮以及個人終身學習,為了社會的和諧發展。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也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方法論基礎,對語文教學應達到的目標做了明確規定,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重要。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應該成為中學語文教學的價值觀。
3. 多元論的理念
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只采用一種教學方式,不能要求學生只接受某一種思維模式,不能要求學生只按照某一種認識,某一種結論來回答問題。數理化方面的問題,答案常常只有一個,但解析方式也還可能允許有多種,語文的理解更不能定于一尊。
二、 拓寬三種教學內涵
1. 拓寬文學教育
《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培養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浙江省教研員胡勤老師對語文二字解釋說,語文即語言和文學。事實上蘇教版安排的文學作品,占課文總數的一半以上。文學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她對人的道德、思想和審美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以為教學文學作品,是對人類靈魂與命運的一種探討或者詮釋,是對語言所浸潤的情感的體悟,是對蘊藏于其中豐厚人文內涵的發掘。
2. 拓寬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如今“讀什么”的問題已經明確:有側重選有文學作品的教材,以及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讀本》。《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高中學生三年中閱讀總量達到300萬字以上。至于“怎樣讀”的教學則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積極探索。因為在語文教學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讀書趣味?!罢w閱讀”、“熟讀背誦”,在語文教學中仍有其現實意義,而“研究性閱讀”更有它的價值。
3. 拓寬寫作實踐
近些年高考作文題目越出越活,其中心范圍一般比較寬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具有很大自由度和很強開放性的寫作空間,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活躍性、發散性、創造性以及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有極大的導向作用。重視基礎,活躍思維,關注社會是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該遵循的基本方向。學生們得以在無序和有序的中間地帶,在傳統和先進的交界之處,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生發出創造的故事,使語文教學具有了無窮的魅力。
三、 提倡三種學習方式
1. 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
讓學生在大量自主的語文學習實踐中,漸漸領悟和積累一些方法經驗,逐步養成習慣,其教學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新時代知識迅速增加,學生學習不再只為記住現成結論,不再僅僅為了“學會”,更要“會學”,學會自己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甚至創造新信息?!皶W”,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會學”的本事又是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的。顯然我們強調的自主學習中,包含了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和元認知監控學習。學生“會學”語文,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
2. 溝通合作的學習方式
互動式教學的價值取向遠遠超過傳統教學,它強調的是立體的溝通,包括知識、情感、智力等方面,重視的是多層面的合作,包括動態的、顯性的。從一定意義上講,合作、溝通本身就是一種高質量的互動機制,教師和學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在課堂教學的信息互動傳遞的情境中,實現共同參與和互相合作。在溝通中加強合作,在合作中進一步溝通,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并且使這種興趣長久地得到保持,就一定會“愛學”語文。
3. 深入探究的學習方式
開展探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學生理解科學的探究本質,掌握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探究是以口頭語言來進行的,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如果能不斷地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就會對語文學習充滿自信,就一定能“學好”語文。
四、 優化三種教學策略
1. 改變教學結構
教學結構既要考慮趣味性,又要考慮實效性。教學結構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制訂,要遵循教育規律。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難易漸進,使教學結構明確,形式多樣,形成梯度。教學活動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不斷期待,這樣一切學習活動才能落到實處,而不流于形式。
2. 創新教學方法
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體現教學的主體、主導,突出教學結構的不一樣,還應該不拘一格地選用各種教學方法。因為優秀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富有個性的,是不能簡單模仿的。我們說課堂教學結構和方法也正因為它的多樣性、靈活性和創造性,而顯示出獨特的風采。
我們堅決反對迎合教學潮流的各種課堂作秀,堅決避免牽強附會、故弄玄虛、簡單低效的東西。新的東西要學習、運用,但傳統語文教學中“舉一反三、循序漸進、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課堂效率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3. 調控教學節奏
利用節奏調控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時間優化和效率的提高,具體做法如下:(1)精心設計語文課堂教學的流程節奏,使之起伏有致。(2)合理分布教學內容的節奏,使之輕重有變。(3)周密安排課堂教學的情感節奏,使之徐疾有情。(4)精確把握課堂教學的情感節奏,使之濃淡相宜。
作者簡介:
施利興,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