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7年開始,全國開始推行新的學業水平考試,逐步試行新的高考方案。最大的變化首先是從綁定的文綜、理綜,變成自主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中任意選擇3個高考科目,再有就是中學教育開始實行走班教學,可以選擇自己的任課老師、課程,這被他們稱為“選科、選師和選課”。這套改革方案,沖擊了物理選擇人數,大多數學生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再不用選物理了!!物理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被大多數的同學打入了冷宮。
關鍵詞:高中物理;畏難情緒;原因
進入高中后,很多學生對學習物理比較“頭疼”,有很強的畏懼感,動搖了學習物理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大大影響了學習的興趣。本人結合在物理一線教學過程,對高中學生遇到的困難進行仔細的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對策,積極采用一些消除學習障礙的方法,簡單總結了些經驗,分享如下:
一、 學習物理的攔路虎有哪些?
(一) 課堂容量大
高中物理課堂容量大,章節之間思維跨越大,學生理解思維跟不上,往往不適應。例如高一要學的“牛頓運動定律”“功能關系”“動量守恒定律”“靜電場”。對于剛剛跨入高中的孩子而言,這不是一個暑假時間上的跨越,而是學習緊湊度的大幅度提高。
(二) 教材難度加大
高中物理教材文字敘述比較嚴謹,需要很強的理解力,所以學生就出現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一解題就錯。
(三) 學法要求較高
高中物理學習靠理解與自學相結合,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學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要有很強的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 題目難度大
高中物理題目需要搞清物理過程,通過發散性的分析得到研究對象所遵守的物理規律,更需要很強的數學能力,例如三角函數關系,相似,求極值,圖像,對數等等,才能列方程、求解,很少有代入方程直接求解的,所以學生很難順利完成作業。實際上高一同學遇到的一個困難是數學知識不到位、不會用。
(五) 非智力的因素——輕敵、畏懼思想
初中生很多是畢業班時付出努力,順利取得了好成績,思想上有了輕敵的思想,對高中學習缺乏深刻認識和充足的心理準備,對考試也采取考前臨時突擊,最后發現初中百試百靈的方法高中不靈。又聽說高中物理難,對學好物理產生畏懼和懷疑,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
二、 解決困難的具體方法
要解決高一學生存在的困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從下列幾個方面有針對性的解決:
(一) 做好教學前的準備工作
1. 調查并摸清了學生在初中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才能矯正他們不良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
2. 對比高、初中教材的不同,把握知識上的“銜接點”和“斷接點”。“銜接點”是指已零星見過的容易的,高中要進一步加深拓寬的知識,例如:重力、摩擦力、平衡力等。“斷接點”是指沒學過,但有所簡單介紹的知識,如牛頓運動定律等。
3. 必須的數學工具,物理運動學力學中常用的一次函數的斜率、三角函數等,就需要在物理課堂上給予補充和加深。但是要按需補,不能補得太多、太深,否則,會由于數學難點影響學物理的耐性。
(二) 緊扣物理大綱,駕馭高中教材
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把握和靈活駕馭的能力決定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駕馭教材時應注意:
第一,“銜接點”的知識宜深透不宜淺廣。對于學生已有過皮毛接觸的知識點,老師應該在以往的基礎上把它引申和講透,而且重點突出。例如:“功的兩要素”到“功的正負”,速度加深至“矢量”等,都必須一次講透,否則學生會因為以往學過而大意,模糊地停在初中已有的水平上。
第二,“斷接點”知識應縮不應擴。高中教材知識體系中,每個模塊都有明顯的共性,對每個模塊中的第一個“點”應從各個角度、由淺及深多層次分析,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向高中深度要求,從而達到一通百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高一可以適當降低對學生要求和習題測試題難度
剛上高中,學生還不是很適應高中課堂的容量和難度,本人在教學中,尤其是在高一教學控制難度,從不過早涉及偏、難、復雜的題型,而是在高一認真錘煉基礎知識,滲透物理思想,以后在學習再不斷提高難度要求。同時注意各類考試、測驗也注重對雙基的考查及掌握情況,以保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四) 真心對待學生,體會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親其師,則信其道”,經歷過中考來上高中的孩子,都有想學好物理的想法,來自老師的鼓勵和信任會讓學生信心倍增,在教學中,教師能把抽象、難懂的物理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淺顯、生動地傳達給學生,他們接受起來輕松容易很多。例如,本人在講“靜摩擦力的方向”時,就帶學生再去爬校園里的樹,去體會爬上去和爬下來的過程中摩擦力的方向,在走廊上體會走路時兩只腳的靜摩擦力。通過這些生活事例的參與、體會和解釋,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向他們傳遞了物理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這一信息,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結束語
總之,高中物理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應用數學解題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學生能否最短的時間適應高中物理學習,是影響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選擇物理與否的關鍵。作為物理教師,我有充足的信心讓學生不再畏懼物理,讓學生不再冷落物理,讓物理學科成為高中新學生的寵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編著.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2015版.
[2]俞治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5-09-25.
作者簡介:
張紅麗,山東省泰安市,山東省泰安市寧陽復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