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趣包含性情、感情、興趣、志趣等內容。美國哲學家杜威最早在教育學意義上運用“情境”一詞,他提出“思維起于直接經驗的情境”,并把情境列為教學法的首要因素。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情趣教學,就是通過多種途徑充分調動學生濃烈的情感和廣泛的興趣,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從而達到增強學習效果的目的。學過教育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
關鍵詞:情趣教學;小學;課堂
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老掉牙的教學模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英語是一個外來語種,不像母語那樣有著廣泛而豐富的語言情境和交流機會,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陌生。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反之則不然。凡是說說容易做做難。那么,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情趣教學呢?
一、 創設濃烈氛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身臨其境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學期我任教六年級兩個班以外,還擔四年級一個班。第一次進六年級教室我就用英語向他們問好,作自我介紹: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 m your English teacher. My name is Xu Pinrong. You may call me Mr Xu. Welcome to our class. I want to be your good friend.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課堂用語也全部用英語說。如,Listen to me carefully. Read after me. Look at the blackboard.活學活用,方能鞏固。我借學習用品、互相打招呼、問路、上學、回家、道別等內容,讓我們師生互動,讓學生仿佛真的生活在英美國家,他們情緒高漲,課堂變成了生動活潑的英語交際場所,學生對語言的感知理解更為深刻。
二、 盡多媒體之用
常言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步入信息時代的當今,不能停在過去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而應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創設情境的媒體是比較多的。教讀課文時,可用錄音機播放課文,讓學生仔細聽音辨音,認真模仿,學習標準的語音語調,還可利用錄音機的錄音功能,自制符合課文內容的錄音,供學生學習。如在教Animals時,我先錄下狗、貓等動物的聲音,在課堂上放錄音,學生們有聲有色地模仿這些不同動物的叫聲;而當錄音機放出這些動物相應的單詞讀音時,他們又興致勃勃地大聲跟讀“dog”,“cat”,課堂上響起了“汪汪”“咪咪”等動物叫聲和英語朗讀聲,伴隨而來的是一片歡笑聲,整個教室洋溢著歡快的氣氛。這樣的教學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多數學生聽到單詞后,能正確地把相應的玩具動物認出來。用幻燈片將所教的物體或單詞顯現出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加深印象。
其次,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像TV、VCD、CAI等,能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示范,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讓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
三、 并用多種手段
小學生正處于多變時期,他們好玩、好動、好勝,而且好奇心強。在教學中常用方法有“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
(一) 表演法
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是活生生的交際語言,在實際教學中,我利用表演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我讓學生利用每節課的課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單詞、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了也沒關系。例如,在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單詞的同時,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動作來表示單詞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搖扇子表示hot,打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頭戴紗巾或樹枝搖擺表示windy,戴墨鏡表示sunny,打雨傘、搖扇子表示rainy and hot等。
(二) 競賽法
少年兒童有爭強好勝心理,實行此法教學,課堂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許多學生躍躍欲試,尤其自我表現力強,得到老師表揚的,甭提有多神氣了。可以分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自由組合競賽、個人挑戰競賽等。競賽項目一出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立刻高漲起來,學習自覺性增強,這種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 游戲法
小孩子天性好動,樂于參與游戲活動。若能將知識與游戲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在蹦蹦跳跳中學習英語,學生是非常樂意接受的。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游戲,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有新鮮感,學生能在暢快的笑聲中,興味盎然地吸取新的知識,而且印象較深。在教人體部位的單詞eye, mouth, nose, ear時,我將幾個學生叫到黑板前,讓他們做“Touch your eye/mouth/nose/ear.”等動作,做對的,下面的同學說,“Yes!”做錯了,下面的同學就說,“no!”有時候我說:“Touch your eye.”讓全班同學做動作。雖短短幾分鐘,但卻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而言之,英語學習,情趣為先。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樂于學英語,善于學英語,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教學活動的設計符合新課標理念下新的教學目標與要求,要能真正代表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以完善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何佑春.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好家長,2017(63).
作者簡介:
許品榮,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南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