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下
【摘要】本文擬以酒店管理專業為研究載體,從多角度闡述高職院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教學策略,即服務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經濟建設和發展目標,改進完善高職專用途英語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以期培養符合地區經濟建設的實用型、創新型和復合型從業人才。
【關鍵詞】地方經濟發展 高職 英語教學 酒店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068-02
高職英語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特別是各行業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各領域實用型、創新型和復合型從業人才具有舉足輕重戰略意義。有效協調“教”、“學”、“用”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夠盡快融入就職企業,適應企業文化,產生經濟效益,最終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發展,培養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高素質職業人才已成為當前社會的普遍共識。因此,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是以行業需求為載體,以實用性為依托,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的的英語教育。酒店行業作為較為典型的服務性行業,其就職人員英語運用水平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本區域經濟、文化、教育水平。本文基于此,以酒店英語教學為例,以期闡述高職英語教學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區域文化繁榮的關系,提出高職院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設置的改進完善思路,使之更好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
一、行業英語教學的課程內容和定位應符合本地區經濟發展要求
2017年1月4日,劉延東副總理在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座談會上講話指出了,在認清職業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下,要牢牢把握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重點抓好提高認識水平、服務國家戰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內涵發展、完善條件保障、堅持依法治教等工作要求。2017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深化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發揮企業重要主體用途,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的總體要求。成都作為中國西部的重要城市,被批準成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后,也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和新舉措。
可見,國家從上至下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作為高職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職業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應當順應新形勢、新要求,著力與地方經濟發展相對接,為實現地區經濟、文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作為對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要求較高、語言能力要求較強的酒店管理專業英語更應當有的放矢,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等要求融入到教學當中,努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重視實踐基地的建設,不斷加強校企合作、堅持以能力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酒店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長期以來僅涉及基礎知識傳授和基本技能培養,只能勉強做到“夠用為度”。沒能真正達到“實用為主”,學生在校所“學”無法真正在職場中“用”,出現了到企業重頭“學”的現象,這種“學、用”脫節情況,使學校憋屈、企業難受,更不能滿足當前地區經濟發展的整體要求。因此,應對如酒店管理專業等與行業契合度較強的專門用途英語進行必要的教學改革,將“夠用、能用、善用”作為行業英語教學的課程內容、定位設計的總體目標,以實用性作為考量標準,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和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細化如酒店、旅游等專業性強的實用英語,開設以實用為導向的教學探索。
二、服務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
1.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當前多數院校采用的教材還是國家統編的高職英語系列教材,教材結構、內容、形式較為單一、陳舊,不利于提高學生“職業”素養,造成前文所述的“學用”脫節的窘境。因此,地方高職院校急需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行業英語教學課程資源,出版針對專門用途英語系列教材。讓教學內容既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又嵌入本區域經濟發展的熱點產業在使用教材時,教學內容盡量項目化、碎片化,教學方法靈活化、分層化。全方位提升學生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力爭能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學以致用。
2.推動“小班式”教學方式。目前,高職教師多以典型工作活動中必須的英語知識和技能為線索進行教學設計,再按職場通用工作流程,將高職酒店英語劃分為多個教學模塊,每一模塊現細化為若干相關職業活動和學習主題。這樣的教學方法無可挑剔,但在實際教學中卻難以收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本文認為主要是目前學生班授課人數眾多造成。例如“場景式”、“討論式”、“演說式”教學方法在大班制教學模式下進行收效甚微。如酒店英語一般的行業性強的職業英語教學,不僅要求將知識點和技能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場景中熟練運用。因此,分層式的小班教學應當是提高高職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捷徑。
3.建立多平臺教學模式。目前,職業英語教學主要是通過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來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其授課模式將學生局限于一個固定的框架之中,缺少必要的靈活性,互動性、體驗性較差,已不適應當前學生求學的新想法。在以課堂為主的教學平臺下,應當積極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和平臺,例如“微課堂”、“云班課”等互聯網平臺;又如“專家講壇”等將行業精英人物請回學校講專題;再如“2+1”的教訓結合,充分感受企業實操。
4.探索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結合。企業最終進入職業教育領域實現以“用”定“學”的“產學”模式是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正確途徑。通過引入企業對學生要求實現教學改變,才能夠真正實現高職教學的“供給側”改革。高職院校與企業達成共識,形成共建,共同促進“產教研”結合,以“碎片化”實習代替“整體性”實習,將授課內容與實習內容緊密結合,實現多階段、多視角的靈活多樣的教訓組織形式。打破現有課程設計,以學生獨立完成酒店實際運行工作為校企共同目標,實現向酒店企業提供高中低各類人才。
5.引入多元考核評價機制。打破原有以期末考試為主的考核評價機制,將學生出勤、課堂表現、平時作業等日常學習情況納入考核評價,逐步降低期末筆試考試成績占比,加大聽說考試成績占比,將聽說考試設定為職場實際問題,促進學生不斷提高實操能力。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如英語辯論賽、校園英語歌曲大賽、配音大賽、情景劇表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和高職高專大學生英語口語競賽,給予學生充分發揮才能的舞臺,得到更多肯定。
三、結語
地方經濟發展對高職專業用途英語教學有直接的引導作用,而高職專業用途英語教學顯然對地方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正如酒店英語教學,需要適時調整教學目標,以需定供來設置不同的專業培養模式,才能滿足地區經濟發展的旺盛需求。高職專業英語教學要立足本地優勢,充分發揮學校“教研”實力,積極與企業業務交流與資源共享,在提升教學綜合實力同時,加快校企融合,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應及時調整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理念和課程編排,充分認識高職英語與區域經濟的關聯性,加強服務區域經濟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徐菁.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J].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1(5).
[2] 石蕓.語言經濟學角度下的高校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J].語文學刊 ,2010 .
[3] 邢華欣. 轉變高職英語教育理念,促進區域經濟發展[J].才智,2012,25.
[4] 于海川.高職英語教學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性[J]. 科技視界,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