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軍 尤鯤 付榮榮 茍炳杰 齊明
摘 要:黨的理論創新不斷推進,國家實施新的能源戰略,一系列改革發展措施出臺,學習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任務更加繁重,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油田企業對經濟貢獻有巨大作用,特別在當前,企業面臨著一系列改革,改革不僅涉及到企業工作人員的各種經濟利益,也對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需求,面臨著思想問題眾多。要想建設和諧企業,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推進,精神文化對經濟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那么企業必須要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模式,保障工作人員的思想得到全面提升,歸屬感產生,從而提高自己的奉獻意識。另外,構建和諧企業具有復雜性、困難性和挑戰性,針對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企業領導者必須不斷努力探索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文化形式,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構造新思路新途徑,創新工作方法。
關鍵詞:油田企業;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化;和諧企業;企業發展
—、價值觀念多元化
伴隨著企業改革的逐漸推進,雖然對企業職工的各種利益關系有所調整,工作人員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已經不斷多樣化,可是價值觀多樣化的背景下,也導致很多矛盾上升,價值觀不同導致沖突不斷,好的價值觀符合企業和社會主潮流,可以采用,有些確是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為主,這種思想觀念的不良表現對于職工來說有很大的弊端,對于職工的三觀來說有很大壞處。與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完全相悖,習總書記提到過“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對于企業職工來說,也是如此,他們不良的理想信念會導致他們逐漸走向落后,不利于自身順利發展。
二、改革壓力巨大
經濟不斷發展,挑戰不斷增加,伴隨著疼痛的過渡期在所難免。企業改革會使職工利益分配可能存在一定問題,面臨情況更加危急,關于改革涉及到的職工利益,職工整體思想政治狀況不佳,隊伍運行沒有正常保證。改革涉及到職工的切身利益,引起職工思想的日趨活躍,思想問題日趨突出。隊伍的思想問題不解決好,職工隊伍的穩定就沒有保證,改革就難以順利進行。
三、分配不合理
很多企業缺乏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勵制度,職工們不管干多少享受到的經濟利益一樣,這極大的影響了職工們的工作積極性,不利于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的開展,也造成大批優秀人才的流失。
四、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弊端
企業可能存在沒有對過去的很多思想政治觀念采取取長補短,沒有考慮到傳統的思想政治觀念與當下的經濟形勢發展不相適應。在這種影響下,處于基層的工作人員專業知識不夠、操作方法沒有優勢。沒有創新思想的前提下,工作人員按部就班,嚴重阻礙了工作效率,對于企業發展不利。所以創新思想政治工作針對一些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應該對具有先進思想政治觀念和企業文化的企業進行學習交流。很多企業的文化建設工作還只是停留在文化形式的工作上,對于工作人員本身是否能夠良好發展關注不夠,價值觀的改良也沒有重視,使工作人員得不到企業歸屬感和奉獻感。
五、和諧企業建設中如何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認真地講解著十九大報告有關內容,讓十九大精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浸潤著每名職工的心田。
1.堅持以人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為本在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之中,是充分尊重廣大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一種體現。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和諧企業建設中必須做到以人為本,重視職工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不僅在工作上關心,而且在生活上也要做到一定的關心,使職工找到企業歸屬感和奉獻意識。通過調查問卷以及談心的形式了解職工真正的內心需求,在保證其積極性中去滿足職工的有效需求。同時,以人為本中,在職工歸屬感形成中,使他們認識到企業發展面臨的眾多挑戰
與困難,使他們能夠自覺的不斷提高專業業務知識和綜合素質,不僅滿足企業對他們的需求,也保證了企業能夠和諧、穩定的發展。
2.企業多種形式文化建設
通過不斷地努力,盡量把企業文化深入到每位工作人員的心中,以加強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為突破口,積極探討積極精神文化的建設,將思想政治工作應用到企業的順利發展中。比如中石油企業建設中“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誠信、創新、業績、和諧、安全”的企業理念,“鐵人精神、繼往開來”精神弘揚等多種形式文化的建設中,理想信念深入職工服務意識,不僅提高了員工的主體積極意識,也保證了企業和諧文化的建設,有很多積極作用!同時也要對基層文化建設重點關注,保證企業文化能夠穩固進行,讓職工在文化形式多樣的企業文化中得到滿足與快樂。
3.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
通過對單位的詳細了解,針對單位具體情況建立任務明確、職責明確、關系和諧、渠道有保障的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緊密聯系思想政治工作和公司生產經營,創新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強化思想政治工作領導,采取職責嚴查機制。政工領導嚴格遵循習總書記“12345”講話精神,1個信念必須樹立好;嚴和實2個字必須落到實處;3個字: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4即“四個人”:要心中有黨,做政治的明白人;要心中有民,做群眾的貼心人;要心中有責,做發展的開路人;要心中有戒,做班子的帶頭人。5即“五條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對和諧企業建設保持重點引導、關注。其次,檢查監督制度確保嚴格。對思想政治工作嚴格審查、考核,把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到業務考核之中,責任制一定要明確。最后,建立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體制。如果想徹底解決思想政治工作和生產經驗工作,一定要把二者結合起來,堅持兩手抓的辦法,必須改善基層領導體制,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黨政領導親自抓,政工組和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確保思想政治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
六、結論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政策基礎,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有重大作用,有利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是一項偉大且先進的政策。努力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理想信念支撐,對于和諧企業的建設有重大作用,也是企業發展中不可規避的義務和責任。針對企業不和諧等工作,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理想信念,創新思想,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可為企業構造出一種氣氛和諧的局面,有利于企業在和諧中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企業和諧功能[J]. 高少波.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6(22)
[2]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企業和諧發展[J]. 琚中原.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