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果果
摘 要:本文在闡述對電子設備熱控制的基礎上,提出了熱控制所面臨的現狀及一些應對方法,最后文章討論了對熱控制的維護及檢修。
關鍵詞:電子設備;熱控制技術;維護
1.電子設備熱控制技術現狀
我國自主電子設備熱控技術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隨著動力裝置的不斷出現,輸電能力的提高,強制空氣冷卻,迫使液體冷卻,蒸發冷卻得到了發展,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大型計算機的靜壓室是空氣冷卻的,而磁控管、速調管、調制器管、阻尼管、風冷和液體冷卻在雷達發射機。廣播發射機的水冷和蒸發冷卻。機載電子設備空氣和液體冷卻。地面通信設備的空冷、船舶設備的風冷、宇宙設備的熱電冷卻、輻射冷卻、熱管傳熱等。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已形成了高質量、設計能力更強的散熱設計團隊。高校有熱設計課程,培養了一批有熱設計的研究生。在中國舉辦了數百場研討會和研討會。熱設計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在獲得的熱設計成果的基礎上,在一些特別惡劣的環境中應用的電子設備的熱控制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例如,機載設備ATR的熱分析、空心PCB底盤的熱設計、氦氣導熱模塊的熱設計、熱管傳熱的多用途應用。研究的間距,最佳的自然冷卻和空氣冷卻PCB熱液灌裝袋,導熱膏,熱導性的脂質研究,微通道散熱器的低熱阻研究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些熱控制裝置,如散熱器(然后配置散熱器、散熱器、電暖器)已形成規模化生產,專用熱管(扁平熱管、柔性管)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
2.電子設備的熱控制方法
2.1自然冷卻
自然冷卻:熱傳導、自然對流和輻射傳熱的組合,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換熱形式。其優點是可靠性高,成本低。在低功率密度的電子設備中有許多應用。提高電子設備的自然冷卻能力。它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1)提高設備內部部件對殼體的傳熱能力。(2)提高外殼對外界的傳熱能力。(3)盡量減小傳熱路徑各環節的熱阻。形成低熱阻熱流通道,確保設備在允許的溫度范圍內正常工作。
2.2強迫空氣冷卻
利用風機、風道等專用部件迫使空氣強行對流來達到降溫散熱的目的。
2.2.1整機的抽風冷卻
整機排氣可分為兩類:風道和風道。吸力冷卻主要應用于整機或箱體中相對分散的熱量。草案的特點是風量大,風壓小,各部分風量相對均勻。由于它的熱空氣密度小,所以有浮力升力,所以排氣風扇一般安裝在機柜的頂部或上方,而出口則面對設備周圍的強風。
2.2.2整機的鼓風冷卻
整機的鼓風冷卻也可分為有風管和無風管兩種形式。
2.2.3通風機的選擇與使用
選擇風機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如氣流速度、風速、風機效率、通風系統特性、環境條件、風量、氣壓、噪聲等,主要參數為風量和氣壓。要求具有大風量和低風的設備應選用軸向風機,而離心風機則可選用。呼吸機是串聯的。當通風機的風壓滿足需要時,風壓小于管道阻力時,風機可用于串聯,以提高工作壓力。當風機處于串聯時,風量基本等于單臺臺風風量,風壓是兩個風機的壓力之和。呼吸機的并行應用程序。風機并聯的風壓是風機的風壓,但風量是風機風量的總和。同時適用于短流徑、小阻力損失、相對均勻的氣流分布,但效率較低。呼吸機的位置。風扇的氣流方向和安裝位置會影響強制通風冷卻時的冷卻效果。軸流風機系統由于風機位于空氣進口處,將冷空氣直接吹入機箱內,可增加殼體內的氣壓,產生渦流,提高傳熱性能。但風扇電機產生的熱量也被冷空氣帶入殼層,從而影響冷卻效果。
3.熱控制裝置的維護及檢修
熱控制系統的監測功能不斷增強,范圍迅速擴大,故障分散也增加。當控制邏輯的熱控制系統,測量和執行設備,電纜,電源,熱控制設備的外部環境,以及安裝、調試、運行和維修人員的質量問題,諸如此類的任何環節,都會導致熱控制系統的故障。因此,提高熱控制系統的維護和維修,提高熱控制設備和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的文章將介紹如何維護熱電偶維護和熱阻維護的熱控制設備。
3.1熱電偶檢修
檢查熱電偶時,首先檢查絕緣,然后檢查電極是否有裂紋、分層和磨損,是否有孔在工作端,以及表面是否光滑。如果發現電極,應更換上述條件。重要測量點的保護罩也要檢查。此外,檢查應由金相室進行。熱電偶檢查元件的損壞只能作為一個整體來更換,燃燒的原因被發現。熱電偶必須符合安裝要求,安裝時應避免安裝在靠近洞口的火爐旁,或與加熱對象太過緊密、強磁場的情況下,熱電偶接線盒不應與測量介質的壁接觸。熱電偶的溫度不應超過100度,避免下雨。在安裝高溫高壓熱電偶時,必須嚴格保證密封表面的密封。瓷保護管熱電偶必須避免熱、冷的沖擊,防止瓷管爆裂。
失效分析:
(1)熱電電動勢小于應是:a)熱電偶的內部泄漏;B)熱電偶的內部濕度;C)熱電偶接線盒接線盒中的短路;D)補償導線短路;E)測量結束損害;F)用熱電極補償導線的極性;G)安裝位置不當或加熱長度不當;H)參考端溫度過高;I)熱電偶的類型與儀表刻度不一致。(2)熱電力的功率大于應有的功率:a)熱電偶的類型是錯誤的;B)補償導線不符合熱電偶的類型;C)熱電偶安裝不當或插入深度不當;D)補償導線和熱電偶線松動。(3)測量儀器指示不穩定值:a)端子與熱電極之間的接觸不良;B)熱電偶的間斷接地和短路現象;C)熱電極斷;D)安裝不牢固,熱電偶振動;E)補償導線有間歇接地和短路現象。以上情況應仔細檢查,仔細分析,排除故障,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3.2熱電阻檢修
外觀檢查:檢查溫度元件瓷管是否齊全,電阻絲是否損壞、損壞、腐蝕,然后檢查電阻值。安裝和接線檢查與熱電偶相同。(1)失效分析:a)表明該值比實際值低或不穩定:在保護管的水或接線盒上有金屬屑、粉塵或熱阻短路;B)指示值為無窮大:熱阻失效;C)最小指示值:熱電阻短路,指示儀表的接線錯誤。對于上述情況,如發現熱敏元件損壞,應進行維修或更換。這些是兩個例子關于熱控設備維修,我們需要保持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電子設備的熱控制設計,從根本上來說,應加強科學性和熱控制系統的可靠性設計,控制邏輯的條件,合理性和系統完整性和熱控制技術監督管理水平,在熱控制系統和設備質量評估工作。目前,電力行業正在進行設備安全評價、監督或設備評價,但評價標準的精細化程度和可操作性仍存在不足。參與評估的人對程序和專業標準的理解不同。評價結果差異很大,對設計和基礎設施的評價很少。因此,在我國電子設計技術的管理經驗的基礎上,需要根據熱控制系統的維護程序和安全評價標準來收集和吸收管理經驗。總結、完善自動化設備運行維護管理經驗和事故教訓,制定系統、規范、實用的操作指南,進行行業熱控系統的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檢查、監督和評價工作。同時也降低了設計、選型、安裝調試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和遺留問題,提高了商業運營單位熱控系統的可靠性。
結語
電子設備的熱控制技術是提高產品工作效率可靠性的關鍵環節。電子產品熱控裝置的維護,有助于提高電子產品的發展,使電子產品更有效、更有規律、更合理、更科學。
參考文獻:
[1]高澤溪,高成,王誕燕,電子設備熱設計、熱評估實施要求,[J].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2002,(3)
[2]王道遠,淺談電子設備熱控制技術,[J].機械管理開發2008,23(6)
[3]謝德仁,景莘慧,電子設備熱控制仿真技術述評,[J].電子機械工程,2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