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 要:建筑行業從最開始的使用性到后來的實用性,再到現在的功能全面性及美觀性,建筑行業的主體結構一直在發生著質的改變,而相應的它與工程圍護結構之間的聯系也在發生著不同的改變,主圍一體化的施工技術已經逐漸的在現代建筑行業中興起并被大力的推廣。隨著技術的不斷推行,在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只有對主圍一體化施工技術上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才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才能提高施工工程的質量,因此,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與圍護結構一體化施工技術的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主體結構;圍護結構;一體化;建筑施工
引言:建筑工程中主體結構的建設與圍護結構的建設本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在實際的工程建設當中,總會出現二者相互交叉作業的情況,不僅使工程的進度變慢,而且影響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因此,對于主體結構與圍護結構一體化的研究就比較重要,因為主圍一體化可以合理的將二者進行配合,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改善交叉作業的問題,在最大效果上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和施工效益。
一、目前我國主圍結構施工現狀
在建筑行業開始發展的初級階段,由于房屋還是主要實現對人們使用需求的滿足,所以當時的房子的結構比較簡單,這就使得圍護結構和主體結構的功能和作用有些重疊,不用太過注意,就可以很容易完成主圍一體化,也體現了當時房子的功能的局限性。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提升以及人們對生活的需求的不斷變化,傳統的房屋功能已經不足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建筑的功能性變多的同時,給建筑工程中主體結構與圍護結構一體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復雜的功能使得一體化的形成越來越難,也逐漸的發現越來越多的主圍之間的交點、矛盾,因此怎么有效、快速的實現主圍一體化,就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重點關注問題。
二、主圍一體化施工的意義
在建筑工程中實現主體結構與圍護結構一體化,對于建筑質量和工藝的發展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在:
1.施工效率提高、施工進度加快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為了達到主圍一體化的標準,就要盡最大可能的實現施工進度的提升,就要盡量減少各個工序之間的準備時間,因此就要將施工方法和技術進行優化,并采用比較科學和先進的施工設備,從而來提升施工的工程效率,縮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進度。
2.提升建筑價值、改善建筑受力
主圍一體化的實現可以使建筑的整體性得到更好的展示,在抗水、抗震、抗變形的能力上尤其出色??梢源蟠筇嵘ㄖ氖褂脙r值和改善建筑的受力情況。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3.工業化建設的主要目標
為了實現建筑的工業化目標,首先要保證工程的施工效率,縮短建筑的施工周期。而圍護結構和建筑物主體的一體化施工可以提升施工效率。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質量也是影響建筑工業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尤其對于需要使用構件進行連接的建筑物,圍護結構和主體結構是被分開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首先實現建筑主體結構和圍護結構的一體化施工,只有做到工程建筑的一體化施工,才可以真正實現我國建筑工業的發展。
三、主圍一體化施工技術分析
1.施工設計
在設計工程結構時,合理的節點設計是設計中的一個重點,因為建筑工程中的結構節點是對豎直構件和水平節點進行連接的一個主要部分。與此同時,該結構節點也是傳力和承力的重要部位,受力非常復雜,直接影響著結構的承載力大小。此外,在進行建筑抗震設計時,也有強節點、弱構件的做法,要求節點要比結構梁柱等豎向承力構件和水平承力構件使用時間更久。
在建筑工程施工設計中,構造設計是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且和計算設計一起組成了設計的整體。良好的構造設計除了可以對計算設計中不能考慮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而且可以對計算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彌補,可以為計算設計中的理想化設計和假定設計提供基礎保證。
在進行構造設計時,大部分設計都是以結構設計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設計出來的,這樣有助于實現建筑工程主體與維護結構一體化。要保證各個節點的設計可以達到一體化的基本要求,節點設計要可以使兩者可以更好的連接到一起,尤其是要保證裝配結構中施工現場用到的結構配件可以和工程生產出來的配件更好的結合到一起。
積極的研究和開發出新型的節點連接形式。在進行構造設計時,在保證達到結構規定要求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工程試驗和工程經驗積累使用心得來保證主體和圍護結構的整體性,積極的對現場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進行創新。
2.施工過程
(1)基礎結構澆筑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將樁基施工做好,在澆筑樁基混凝土時,要根據臺階的具體分布情況一次性的完成澆筑,避免臺階位置出現縫隙。混凝土凝固后,在拆卸模板時,要保證模板可以充分填充,防止出現混凝土不良施工。對于體積比較大的建筑基礎,在完成一次澆筑工作后,要檢查澆筑效果。
一次振搗結束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次的振搗作業,兩次振搗施工需要保證振搗層之間不存在縫隙。在進行條形基礎施工時,每次進行澆筑之前,要在兩側布置標高線,并根據標高線逐層進行施工,每一次的澆筑作業都要達到無縫銜接。為了保證混凝土施工細節上的完整性,需要將各段混凝土的澆筑高度保持在2-3m左右。
(2)剪力墻的澆筑
施工在進行建筑剪力墻的澆筑施工前,為了防止破壞混凝土結構,可以先在距離墻地面5cm左右的位置進行澆筑,隨后在該基礎上澆筑混凝土。在進行澆筑時,可在門洞、窗戶洞等位置留出一定的施工縫隙,從而為以后的施工打好基礎。在澆筑墻面孔洞位置時,要將其保持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在外墻和內墻接口位置將澆筑作業完成。值得一提的時,在澆筑混凝土時,不要隨意對鋼筋進行移動,并定期檢查昂進位置,降低上施工對鋼筋造成的破壞。全面考慮圍護結構和主體結構之間的工作面空間、施工工序、需要的施工機械等,統一安排施工,確保主體結構和圍護結構的一體性。
結語: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主體和圍護結構的一體化施工可以全面提升建筑的整體性能,提高施工效率,是實現建筑工業現代化發展的重點。為了實現建筑工程主體結構和圍護結構的一體化施工,需要所有參建人員積極的配合和溝通,全力合作,積極引入新的施工工藝,且科學的進行設計,從而切實保證建筑工程主體和圍護結構的一體化。
參考文獻:
[1]高翔.論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與圍護結構一體化施工技術[J].智能城市,2016(7);
[2]張永強.探析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與圍護結構一體化的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2):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