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科 王思利 王培

他叫賴世全,黨員,2000年從部隊復員后,在一師十二團畜牧工作站任技術員,憑著在部隊練就的堅韌性格和肯鉆研、愛學習的工作態度,練就了一手精湛的畜牧獸醫手藝,成為在當時小有名氣的獸醫。2016年,他被評選為十二團“雙創之星”。
說起他的創業路,當時成為團場的一大新聞。2011年,他作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辭職下海”。當時面對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面對創業初期資金不足和經驗匱乏,他動搖過但不曾放棄,因為他堅信“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沒有夢想。”
他的第一次創業是利用舊的奶牛場改造的養雞場,占地400平方米,由于創業初期,資金缺乏,場地、設備簡陋等多方面限制條件,養殖的第一批雞5000只成活率不到一半。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帶著問題,他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為了找到上次創業失敗的原因,他一方面四處拜師求藝,另一方面又購買有關養雞的書籍,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功夫不負有心人,賴世全通過四個多月努力鉆研,掌握了雞的生活習性和飼養管理技術,雞苗的成活率也提高了,雞蛋也大量出來了。
生產的問題解決了,如何把這些產品銷售出去,讓市場認可,成為當時的一大難題。每天都有大量雞蛋產出,如果不及時賣出去,品質就會變壞,還會直接影響到以后的信譽。無奈之下,他當過小販、在十二團菜市場、各個糧油店、阿拉爾菜市場推銷自己的產品。就這樣,大家慢慢認可了賴世全的雞蛋,他的雞蛋基本供不應求。
通過這幾年摸爬滾打后發現,隨著市場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敏銳地感覺到普通雞蛋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和人民的需求,于是賴世全又有新的想法,“發展新的健康養殖散養雞蛋”。
經過長期的市場調查,最終他把目標放在了生長速度慢,生長周期長,但肉質細嫩的羅曼雞和具有保健功能的綠殼蛋上。認定了目標,就要做好戰前準備。賴世全通過網絡和雞苗公司訂購了學習資料,潛心研究羅曼雞和普通蛋雞的區別,從生活習性、飼料配比、管理技術等方面認真歸納總結經驗。
就在這時,十二團黨委專門劃出100畝養殖區,支持他發展養殖業。這個消息讓賴世全喜上眉梢,在團黨委的扶持下,賴世全拿出所有資金新建了四棟雞舍,引進了3000只羅曼雞的雞苗,自己只能在沙漠里搭建一個不足10平米的彩鋼房,一張單人床,一個電飯鍋,一桶水,是他所有的家當。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一呆就是大半年,夏天沙漠里的溫度很高,彩鋼房里中午能到45攝氏度左右,晚上2點以后稍微涼快了,才可以睡一會覺。
創業的路上,充滿汗水與歡樂。如今,賴世全成立了“小賴禽蛋養殖農民合作社“,注冊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商標—世軒禽蛋。已建成飼料加工棚一幢,育雛室二幢,成年雞舍六幢,孵化室一幢,住房辦公一體的一幢。
筆者問起他今后的打算,他信心滿滿地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準備上一個肉食品加工項目,通過分割、分類、冷鏈等手段,提高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