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軻
(隆昌市人民醫院,四川 內江 642150)
痔瘡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肛腸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直腸下段及肛管發生靜脈曲張、肛墊組織下移引起的[1]。根據痔瘡發生的部位臨床上將其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等類型。痔瘡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便血、肛門脫垂及劇烈疼痛等[2]。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痔瘡的主要方法。傳統的痔瘡手術具有創傷大、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多等缺點。近年來,用微創痔瘡手術治療痔瘡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指出,用微創痔瘡手術治療痔瘡具有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等優點[3]。為了進一步研究用微創痔瘡手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效果,筆者對在隆昌市人民醫院肛腸科接受治療的110例痔瘡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從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在隆昌市人民醫院肛腸科接受治療的痔瘡患者中隨機選取11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的納入標準:1)經肛鏡檢查被確診患有痔瘡。2)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所選患者的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的慢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2)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礙。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微創組和比較組,每組各55例患者。微創組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30例;其年齡為29~63歲,平均年齡為(38.7±6.5)歲;其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3.2±1.7)年;其中有內痔患者18例(占32.73%),外痔患者23例(占41.82%),混合痔患者14例(占25.45%)。比較組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8例;其年齡為31~60歲,平均年齡為(39.5±5.8)歲;其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為(3.5±1.9)年;其中有內痔患者20例(占36.36%),外痔患者21例(占38.18%),混合痔患者13例(占23.64%)。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在術前,檢查兩組患者的患處有無潰瘍、感染等情況。對于患處無潰瘍、感染情況的患者,直接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對于患處有潰瘍、感染情況的患者,應對其進行創面修復、抗感染等治療,并在確保其患處無潰瘍、感染情況后對其進行手術治療[4]。為微創組患者采用微創痔瘡手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指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協助其取截石位或折刀位,對其進行腰硬聯合麻醉。對其會陰部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使用組織鉗將其肛門撐開。將擴張器置于其肛管內,取出擴張器的內栓。經擴張器將肛門鏡縫扎器置入肛管內。使用7號絲線和肛門鏡縫扎器在齒狀線上4 cm處對脫垂的直腸粘膜進行兩道荷包縫合。取出肛門鏡縫扎器,將PPH吻合器置入肛管內,然后將其充分旋開。將吻合器的頭端置于荷包縫合線的上方,收緊兩側荷包縫合線并打結。將荷包縫合的直腸粘膜牽引至吻合器內,然后收緊并擊發吻合器,以切除脫垂的直腸粘膜。在擊發吻合器后使其保持閉合狀態30 s以上,然后反向旋轉取出吻合器,以防止吻合口發生出血。若發現吻合口出現活動性出血的情況,應及時對其進行縫合止血處理[5]。為比較組患者采用傳統的痔瘡手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是:在術前對患者進行灌腸處理。協助其取截石位,對其進行骶管麻醉。對其進行指法擴肛,然后用組織鉗夾住痔塊處的皮膚。于痔塊基底部做一個V形切口,剝離痔核組織至齒線上約0.5 cm。用組織鉗夾住痔核基底部,然后用7號絲線對其基底部進行“8”字形縫扎。剪除痔核,縫合切口。在術后,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6]。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微創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均短于比較組患者,其術中的出血量少于比較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x±s )
微創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5.46%)低于比較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8.18%),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痔瘡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肛門疼痛、便秘、便血等,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7]。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痔瘡的主要方法。近年來,用微創痔瘡手術治療痔瘡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指出,用微創痔瘡手術治療痔瘡具有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3]。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微創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5.46%)低于比較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8.18%)。微創組患者手術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均短于比較組患者,其術中的出血量少于比較組患者。這與朱存義[8]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用微創痔瘡手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效果顯著。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戴洛,胡琦.微創痔瘡手術治療痔瘺的臨床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4(1):127-129.
[2] 唐小龍,馬直勉,孫浩博,等.混合痔手術治療技術新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8):5567-5570.
[3] 張敏,唐孝良.開環式微創痔上黏膜切除吻合術對痔瘡的治療效果及圍手術期護理方法[J].河北醫藥,2014(19):3015-3016.
[4] 寧惠雯,林楚如,何瓊,等.開環式微創痔上黏膜切除吻合術治療痔瘡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6):65-66.
[5] 詹敏,李逵,嚴建,等.兩種微創術式治療老年混合痔的臨床療效比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12):2256-2259.
[6] 陳天進.對比分析微創痔瘡手術與傳統手術對于嚴重痔瘡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60-61.
[7] 吳撼平.微創痔瘡手術治療嚴重痔瘡的臨床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9):41.
[8] 朱存義.微創痔瘡手術治療嚴重痔瘡患者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2):4398,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