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嬌,郭 琪,張 文
(西安市胸科醫院外科,陜西 西安 710000)
腸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肺外結核。該病主要是由患者咽下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痰液所致[1]。該病患者可出現腹痛、腹瀉、便秘及月經紊亂等癥狀。該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可能并發腸梗阻或腸穿孔,從而可嚴重影響其健康。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有效手段[2]。臨床研究表明,在腸結核患者進行手術后,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能縮短其康復的時間,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3-4]。在文本中,筆者主要研究對手術后的腸結核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在西安市胸科醫院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75例腸結核患者。這75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腸結核的診斷標準,均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且其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患有精神疾病及病歷資料缺失的患者。將這75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40)。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齡為26~68歲,平均年齡為(45.63±4.36)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齡為28~69歲,平均年齡為(46.47±4.5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方法是:1)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進行觀察與監測。術后24 h內,密切觀察患者意識、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若發現其生命體征出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注意觀察患者的手術切口有無活動性出血,定時為其測量體溫,若其體溫超過38℃,應對其進行物理降溫。2)進行基礎護理。術后24 h,讓患者適當地下床活動, 以促進其腸蠕動, 防止其發生腸粘連。術后注意為患者保暖,鼓勵其自主咳痰,以防其發生墜積性肺炎。指導患者家屬每天按摩患者的肢體,以促進其血液循環, 加速其切口愈合,同時預防其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3)進行引流護理。術后,妥善地固定患者的引流管,注意保持其引流管通暢。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和量,一旦發現其引流液的顏色加深或量加大,應及時報告醫生。指導患者在臥床休息時盡量保持半臥位,以利于其引流,防止其體內的炎性滲出液流入腹腔。4)進行心理護理。部分腸結核患者在手術后由于擔心手術的效果容易出現憂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不利于其術后康復。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耐心地與患者進行交流,告知其手術是成功的,同時積極地開導和勸慰患者,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5)進行飲食指導。術后24 h內,告知患者禁食。待其肛門排氣后,可讓其進食少量的流質食物,然后根據其胃腸功能的恢復情況逐漸讓其進食半流質食物和軟食。讓患者多食用富含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物,忌食易引發脹氣的食物和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術后,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注意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同時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和飲食護理等。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畢至飲食恢復正常的時間、術后拆線的時間及術后住院的時間。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總滿意率=(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5.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術畢至飲食恢復正常的時間、術后拆線的時間和術后住院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畢至飲食恢復正常的時間、術后拆線的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的比較(d,x±s )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腸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侵犯腸壁所引起的一種特異性感染性疾病。有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該病在全球范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5]。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腸結核的有效手段。整體護理是指以現代護理理念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將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流程化、系統化的一種護理模式。用這種模式進行護理可提高患者的療效和護理質量。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手術后的腸結核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縮短其術后康復的時間,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率。
參考文獻
[1] 鄒寧,劉曉紅,周旭東.克羅恩病與腸結核的臨床分析與比較[J].臨床內科雜志,2005,22(12):827-830.
[2] 欒金龍.15例腸結核臨床診療分析[D].大連醫科大學,2014.
[3] 馮嫻,景臘平,楊文燕.脊柱結核患者的整體護理[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1,4(12):1038.
[4] 劉楊.急性闌尾炎合并腸結核術后護理體會[J].社區醫學雜志,2009,7(21):68.
[5] Clary BM,Dematteo RP,Lewis JJ,et al.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 mors and Leiomyosarcoma of the Abdomen and Retroperitoneum:A Clinical Comparison[M].Income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e velopment/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2001:29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