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洪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上海 200235)
進行甲狀腺手術是臨床上治療甲亢、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腫瘤的常用方法。相關的文獻指出,對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實施系統化護理的效果良好[1]。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實施系統化護理的效果,筆者對在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接受甲狀腺手術的102例患者進行了分組對照研究。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間在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接受甲狀腺手術的102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51例/組)。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22例;其中年齡最大的75歲,最小的29歲,平均年齡(48.6±5.2)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3例;其中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30歲,平均年齡(47.8±5.0)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兩組患者均采用甲狀腺手術進行治療。在手術期間,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協助其進行術前檢查、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等。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系統化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1)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術前檢查,明確其病情和身體狀況,并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制定護理方案。準備好進行手術所需的器械和藥品。對相關儀器設備進行調試和試運行,確保其性能穩定。遵醫囑使用碘劑、硫氧嘧啶類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以確保其病情和生命體征的穩定。分析術中可能會出現的意外情況,并制定應對的預案。指導患者進行體位擺放訓練,協助其完成各項術前的準備工作。2)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詳細地向其講解有關甲狀腺疾病的知識,并向其介紹手術的方案。主動詢問患者的想法,認真解答其提出的問題,以消除其心中的疑慮。3)在術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取半臥位(將其床頭抬高30°),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并注意觀察其手術切口滲血的情況、引流液的顏色和量。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咳嗽、咳痰的方法,確保其呼吸道的通暢。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告知其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食物。遵醫囑使用止痛藥、止血藥和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聲音嘶啞、進食后嗆咳等情況。為患者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告知其保證睡眠的充足。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和運動功能康復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注意保護患者的頸部。
對比兩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對護理的滿意率、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接受護理后其HAMD評分、VAS評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患者的HAMD評分、VAS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治護的有效率、對護理的滿意率、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對護理的滿意率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96.08%(49/51)、94.12%(48/51)、5.88%(3/51),對照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對護理的滿意率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82.35%(42/51)、78.43%(40/51)、13.73%(7/51)。觀察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對護理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對護理的滿意率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對比[%(n)]
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HAMD評分、VAS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9.34±1.49)分、(1.22±0.35)分,對照組患者HAMD評分、VAS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13.86±2.56)分、(3.36±1.08)分;觀察組患者的HAMD評分、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HAMD評分、VAS評分的對比(分,±s )

表2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HAMD評分、VAS評分的對比(分,±s )
組別 HAMD評分 VAS評分觀察組(n=51) 9.34±1.49 1.22±0.35對照組(n=51) 13.86±2.56 3.36±1.08 t值 5.524 6.082 P 值 <0.05 <0.05
甲狀腺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進行甲狀腺手術是臨床上治療甲狀腺疾病的常用方法。接受甲狀腺手術的甲狀腺疾病患者常會發生通氣障礙、低氧血癥等并發癥,從而可嚴重影響其術后的恢復[2]。相關的文獻指出,對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實施系統化護理的效果良好,能夠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對護理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HAMD評分、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接受甲狀腺手術的患者實施系統化護理的效果較好。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曄,石海英. 系統全程護理干預對甲狀腺切除手術患者的影響評析[J]. 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5,37(S1):371-374.
[2]紀笑艷. 甲狀腺手術中術前系統護理干預作用[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12):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