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 要】既然戲劇表演藝術的基礎是行動,那么,在掌握表演藝術的創作方法時,首先就要讓學生掌握在舞臺上事件與矛盾沖突的表演能力。學生對這些規律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是通過何時、何地、和誰在一起時發生了一件事的練習和觀察生活小品練習進行的。本文對戲劇事件與矛盾沖突表演教學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戲劇;事件;矛盾沖突;表演;教學
中圖分類號:I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3-0161-01
一、何時、何地、和誰在一起時發生了一件事的練習
這一練習是在規定情境練習的基礎上進行的,練習仍然是在即興適應的原則下進行。例如第一位上來的同學所觀察的是一個怕老婆的知識分子,時間是在冬天下班之后,地點是自己的家里。他回家后發現爐子已經滅了,但手頭上還有個要寫的東西必須馬上寫出來,就只好忍著凍,搓了搓手走到書桌前坐下來寫東西。這時第二位同學看清這一切之后,就上場了,她把自己確定為第一位同學的妹妹。她先敲了敲門,這時第一位同學就來開門。一開門,第二位同學就喊了一聲:“哥哥。”第一位同學就把她讓進了屋內。第二位同學覺得屋里很冷,發現爐子滅了,就說:“怎么這么冷也不生爐子?”就要幫助哥哥把爐子生起來。哥哥就問妹妹:“今天來有什么事?”妹妹邊生爐子邊對哥哥說,媽媽年紀大了,想給她買一臺洗衣機,讓哥哥也拿點錢出來。這時,一件事情就發生了。哥哥說這事要和妻子商量一下才能決定。第三位同學看清前兩位同學創造出來的情境和提出來的問題之后,就把自己設想為第一位同學的妻子而上來了。然后這三位同學就可以圍繞著給母親買洗衣機這樣一件事行動起來。例如妹妹為了讓嫂子能答應掏錢,殷勤地要為嫂子生火,幫著嫂子去做飯;哥哥則當著妹妹的面夸妻子如何賢惠,如何關心母親,當妹妹說出要給母親湊錢買洗衣機時,嫂子又極力設法表示自己經濟上是如何不富裕……只要是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讓事件的發展有機地、合乎邏輯地進行下去,教師就不必打斷,甚至還可以讓更多的同學上去參加表演,如鄰居家的老大媽、放學回來的孩子等。如果學生在表演中出現了混亂,自己也覺得無法往下演時,就可以停下來,教師和學生一起研究問題出現在哪里,然后繼續下去或者重新開始新的練習。
在做這種練習時,不一定要求學生所表演的都是觀察來的人物,當然是觀察來的人物就更好。在練習中,一方面要求學生應該發揮即興想像的能力,另一方面則要求學生盡可能利用形體行動來影響搭檔,能少說話就少說話。
在做過這種練習之后,可以引導學生一起來研究與討論關于事件與矛盾沖突的問題。幫助學生認識到:1.事件是規定情境中存在的重大事實;2.事件一定是孕育著矛盾沖突的,事件的發生與發展,就是戲劇矛盾與沖突的發生與發展;3.舞臺上出現的事件,應該能夠引起和推動人物之間的相互行動。
二、觀察生活小品練習
觀察生活小品是在進行了演員的創作素質訓練與創作方法訓練的基礎上所做的綜合性訓練練習。要求學生在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聯想與創造,編演有一個簡單的事件、有一定的矛盾沖突、有人物的形象特點和比較準確的人物關系、并且反映出一定的思想內涵的小品練習。編演這種生活觀察小品練習,一方面是為了檢驗學生的創作素質,另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通過組織舞臺行動來反映生活和創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觀察生活小品,首先要求學生一定要有生活的原型,并且最好是在反復地進行觀察與體驗的基礎上,確實已經在學生心中出現了“心象”的人物。然后根據對所觀察的人物的認識與感受,展開聯想與想像,從中生發可能發生在這一人物身上的事情。在這里應該提醒學生的是千萬不要簡單地去編造故事,然后附加上一些所謂的思想性。例如觀察的是一個老頭,卻不去認真地研究與分析自己所觀察來的人物,就很一般化地去編造出一個黃昏戀,或者是受虐待的小品,這樣做是不足取的。教師應該指導同學善于發現生活中最真實、最有特點、最生動的生活事例,同時也要讓學生善于去發現生活中所蘊含的意義與生活的哲理。
與此同時,教師在輔導學生進行修改與排練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尊重學生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與感受,即使某些方面確實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因為在創造觀察生活練習小品中出現的問題,有時往往是和同學的世界觀與藝術觀聯系在一起的。如果學生一時還認識不到的話,教師也不可強迫同學去改變自己的看法。教師應該是鼓勵學生在藝術創作中要能夠說實話,而不說假話。教師要能夠注意引導,特別是從世界觀和藝術觀上去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生活,評價生活,從創作方法上去幫助同學正確地反映生活。另一方面,在表演上一定應該要嚴格要求,對表演上的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放松,使學生能夠打下非常扎實的表演技巧上的基本功。
事件與矛盾沖突表演教學,實際上是對學生進行創作素質訓練與創作方法訓練后所進行的綜合訓練。通過事件與矛盾沖突表演教學可以檢驗出學生在表演基礎訓練階段的進展情況與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曦.論戲劇表演中的舞臺真實[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3(01).
[2]劉嵐斌.試論形體語言的特性及其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