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金銘



摘 要:從事任何一個專業其實都有審美的追求,或涉及審美的考慮,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工程技術,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人文科學,特別是文學、藝術專業,都需要對審美活動有一定的理性的認識,筆者從平面設計入手,探討審美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平面設計;視覺審美;審美心理
一、平面設計的概念
平面設計也稱為視覺傳達設計,通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并結合圖案符號、圖片、文字等,作出傳達想法或信息的視覺表現。平面設計的常見用途包括標識、出版物、平面廣告、海報、廣告牌和產品包裝等,如書籍裝幀包括的Logo設計、編排文本、插圖繪制、色彩搭配、書籍材質的選擇,以及印刷工藝。多樣的組合是平面設計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設計師將設計理念融入不同的組合方式,讓現代設計的發展更多元化。
二、平面設計中的審美
什么是審美?它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和情感的關系狀態。從事任何一個專業其實都有審美的追求,或涉及審美的考慮,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工程技術,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人文科學,特別是文學、藝術專業,都需要對審美活動有一定的理性的認識,以便在較為廣闊和較為深刻的層面上理解這些專業本身。
審美作為一種自發的意識,它具有直覺性、愉悅性和體驗性的特征。人的審美意識起源于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自然物的形象特征如鳥語花香、五彩繽紛、明月清風等,使人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感受到美。審美意識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水平有關,并受社會生產力的制約,但同時具有人的個性特征。周圍環境的影響及接收信息的領域,直接影響受眾的審美認知,審美意識體現在平面設計各個應用領域的方方面面。
(一)平面設計中的視覺審美
1.秩序性
秩序是某種程度的一致性、連續性,是穩定的、具有可延續性的一種狀態,那么,秩序美的特點是重復、漸變、有規律。平面設計對對象的審美處理主要表現為秩序美,設計對象在形式的調控下具體化、形象化,尋找視覺上的平衡感。以“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作品為例,她的設計作品中運用了大量的密集的圓點,將不同大小的圓點整齊地排列組成南瓜、蘑菇等形態,把隨處可見的物體表現出了秩序的美感。別樣的構成形式展現了她獨有的藝術語言,無論是通過豐富的細節或是密集的波點和網狀圖案,草間彌生的藝術幾乎都能以足夠引起幻覺的強度,反映她看待世界的獨特眼光,賦予圓點新的生命狀態。2012年路易威登和草間彌生合作打造了一個奇幻波點王國,讓受眾視覺審美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圖1)。
2.視覺沖擊性
平面設計在對審美的構建上,運用文字、圖片和色彩以及特殊性的符號,突出主題,在視覺上沖擊人們的感官。在形成視覺沖擊的過程中,可根據設計素材的不同情況和發展水平進行表達,平面設計以具有沖擊力的視覺審美要素在第一時間吸引人們的目光,將設計主題傳達給人們。福田繁雄的反戰海報作品就具有沖擊力的表現,采用類似漫畫的表現形式,創造出一種簡潔、詼諧的圖形語言,描繪一顆子彈反向飛回槍管的形象,諷刺發動戰爭者自食其果,用黃、黑色大膽對比,瞬間抓住受眾人群的眼球,達到宣傳反戰主題的目的(圖2)。
3.藝術功能性
在商品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平面設計生存的主要方式體現在它對商品的宣傳力度上。設計若發揮應有的價值,不得不考慮客戶的認可度,獲取客戶的認可與支持,最根本的是要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在對產品加以充分美化的基礎上,達到宣傳促銷的目的。平面設計拉動了消費社會中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且在消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市場的多變性也是推動平面設計發展的重要力量。以VIVO全屏手機的宣傳海報為例,“帶你遇見世界,看見更多”的廣告詞是宣傳標語,手機屏幕真實還原美景并讓消費者體驗到全屏看得更多的優勢,達到宣傳促銷的目標(圖3)。
(二)平面設計中的生態審美
生態審美的產生過程是人類將生態環境和自然界發展的過程作為關注和審美的客體,把環境的生態效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即人與自然所產生的生態效應。
以包裝設計為例,伴隨著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生態文明時代的到來,現代包裝設計領域呈現出兩面性:一是包裝必不可少,保護產品,方便運輸、儲藏等,深入人心的包裝設計能夠吸引消費者并促進銷售,例如日韓、歐美美妝品牌設計師們對產品包裝的極致追求;二是負面效果,過度包裝、包裝污染等批評屢見不鮮,而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電商模式所產生的快遞垃圾、外賣餐盒等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人類已經意識到不適當的包裝對自然環境產生的惡劣影響,綠色環保的包裝設計應運而生,如新型的綠色快遞包裝袋、可降解的綠色餐盒、可食用方便面調料包等,甚至還有科學家發明出了可食用的手提袋,雖然造價偏高,但都是盡可能地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摧殘,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三)平面設計中“空”的審美心理
無印良品直譯作中文為“沒有印上品牌標志的好物”,品牌致力于提倡自然簡約、環保、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在都市生活都被貼上標簽的今天,反其道而行,開辟出新的商業模式(圖4)。原研哉先生以“空”來表現無印良品的美學思想,是存在于日本審美意識背景中的一種感覺,大量具有空間和包容力的留白,如同中國畫的留白藝術,包含了一切與想象力有關的事物,讓“無中生有”達到了一個智性的高度,讓設計有了意境和生命力。
無印良品包裝設計大多使用低調和諧的自然色,以黑白灰作為主色調,并且包裝材質的天然顏色和質感被刻意保留,其包裝設計在顏色的選擇上充分考慮了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關系,也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特性。在日本的傳統審美觀念中崇尚單色和自然色,其包裝設計中大量使用讓人有舒適感的色彩,讓人有和自然相擁的感官體驗,這樣的設計迎合了日本本土的視覺審美,也將這種色彩理念傳播給全世界的消費者。
無印良品的包裝使用最簡單、最天然的材料,遵循耐用的原則,大量采用再生紙、棉、麻等環保再生材料,從簡潔中衍生出一種無印良品式的美學思想,雖然省略了不必要的程序,卻得到了更高層次的視覺效果,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選材,都秉承著“自然至上”的設計理念。
三、結語
本文列舉的不同情形下審美理念對平面設計的影響,傳達追求美乃人的天性。審美學力圖使人們對美的追求由自發變為自覺。在學會設計之前,先提高審美意識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隨著現代人審美的不斷提高,設計師需要汲取更多的養分,并應用到實踐中去。
作者單位: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