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霖
內容摘要:作文是高中語文科目中的重要內容,作文的寫作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議論文是高中語文寫作當中的重要體裁,也是諸多高中生語文寫作所遇到的難點。本文簡單闡述了高中語文當中議論文的特點及其對高考的重要性,分析了當前高中生議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寫作技巧,期以為提高高中生議論文的寫作水平提供若干建議,以為學生高考中取得良好語文成績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 議論文 寫作技巧
議論文是一種具較高實用價值的寫作體裁,廣泛應用于社會當中。議論文寫作不僅有利鍛煉高中生的思維,使其變得更加嚴謹,而且還有利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1]。雖現高考未對題材有嚴格要求,但縱觀多年來的高考語文寫作可發現,議論文是高考語文當中最多見的文體,為此,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及學生都會高度重視議論文的寫作技巧訓練。
1.高中語文議論文的特點及其對高考的重要性
議論文是通過邏輯、推理及證明來的完成的一種寫作文體,具強說服力。高中生寫議論文旨在通過文章來表達自身觀點及思想,學生在寫議論文的過程當中必須特別注意所使用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也可穿插部分記敘、說明或是抒情等對文章進行修飾。議論文并不只服務于證明某個觀點,其也可對自身認為有誤的事實或是相關理論進行反駁,內容相對開放,選題也比較自由,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可隨性發揮,在選定觀點后進行論證或是反駁即可成文。當前議論文寫作當中最基礎的格式為“總——分——總”,即先對論點進行概括,然后再分點進行認證,最后進行總結。訓練高中生寫作議論文不但意在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更意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縱所周知,高考語文總分為150分,其中作文分數為60分,占總體成績的40%,對于學生的語文成績而言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學生作文的寫作質量及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縱觀多年高考語文試卷可發現,高考命題組的老師對于語文作文越來越青睞于議論文,雖然也有在作文題目當中說“文體不限”,但就作文提示來說,多數都只能選擇議論文的體裁進行寫作,有些雖然也可采取記敘文的體裁,但如此一來,文章就不夠出彩,作文分數也不會太高。因此,總體來說,高考語文寫作當中還是更傾向于議論文。所以,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自身也應有意識地鍛煉自身議論文的寫作。
2.現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當中的常見問題
2.1無法準確提煉材料觀點
材料作文是近些年來高中語文作文的新潮,即給出一段材料,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再依自身理解提煉觀點進行寫作。此類作文具強開放性,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蕾特”,對于材料,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理解,所提煉出來的觀點也有所差異,同時,材料本身可提煉出來的觀點也比較多。本來,在面對此類作文時,學生可充分發揮自身思維,最大限度地選擇自身所擅長的領域進行寫作。但實際上,多數學生都是對材料進行大概解讀后即提出一兩個似是而非的觀點即開始動筆,因未很好地理解材料,對于自身觀點也不明確,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會慢慢發現自身論據不足,或是寫偏題,有些甚至連題目都擬不好,導致文章“四不像”。
2.2信息庫存儲量極缺
論據是為證明或是反駁所提出的意見而生成的,是議論文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撐整個文章的關鍵,論據的引用直接關系著整個文章的成形。為此,在進行議論文的寫作時,學生也特別注意引用合理的論據。但是,通過觀察可發現,現學生多數喜歡司馬遷、陳景潤、愛因斯坦等人的事例進行下面論證,而多引用方仲永幼年、牛頓晚年等事例來進行反面反駁,雖說也合情合理,但老師在看多了之后也就缺乏新意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的信息庫存儲量極缺,使得學生在引用論據時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遇到論證即引用僅存的一些事例,有時明知其不可用卻用之,牽強地扯成論據,導致論據無法服務于文章觀點,甚至使得文章不成形。
2.3論證無力,無分析、感悟鏈條
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當中,在確立文章觀點,找到相應論據材料之后,即要依一定關系將這些信息進行組合,進行合理分析和論證之后,再進行總結,從而創造一篇完整的議論文。而其中的“一定關系”即是連接論點及論據的重要感悟鏈條,在進行寫作時,學生應利用一些文字對其內在聯系進行必要的解釋,也就要利用文字來揭示論據所蘊含的意義,使其能與論點相互結合,服務于論點。若僅是簡單地將其羅列出來,而未應用相應的文字進行分析,揭示兩者之間的關系,雖然兩者之間存在一定聯系,但也會給人以無說服感、無邏輯感。反過來,若能對論據與論點之間的聯系進行一定分析,也就是將“一定關系”展現出來,整篇文章給人的感覺就會是“有理有據”。但事實上,多數學生在進行議論文的寫作時都會出現“簡單羅列”、“無分析、感悟鏈條”的現象,致論證無力,文章也顯得不完整、不出彩。
3.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技巧探析
3.1深入分析材料,確立文章論點
議論文的基本寫作流程是提出觀點——論證觀點——分析總結,其中論點是議論文的寫作線索和框架,論點的確立對于議論文的寫作而言至關重要。以現在高考新潮流的材料作文為例,首先,學生應深入分析題目所給的材料,若材料所講的是“是什么”,那么這個“是什么”即為學生所要提煉的主要觀點;若材料所講的是“為什么”,則可將這個“為什么”作為論據,其所要證明的觀點即為學生所要提煉的觀點;若材料所講的是“怎么辦”,則這個“怎么辦”所要解決的問題即為所要提煉的觀點。學生要學會如何準確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確立自身文章的觀點,即論點。
如材料:自2010年3月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多次發生沙塵暴;全國有3萬公里公路及超5萬公里的灌渠遭到破壞,造成經濟損失540多億元,這相當于西北五省2009年財政收入的3倍。
材料主要講到了我國北方地區的自然災害、交通破壞等問題,提出了沙塵暴所引起的危害,所講的問題為“為什么”,即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危害,究其原因,是環境遭到破壞所導致。由此,即提煉出了此則材料的觀點——保護環境,這也是這則材料所要透露的信息,學生就可依據這個主題,來進行寫作,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可適當地引入材料中的這些信息作為論據,論證“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2依論點查找相應的論證素材
在確立論點之后,即要以論據論證論點,因此,進行議論文寫作的第二步,即為依論點查找相應的論證素材,一方面佐證論點,另一方面也可使得文章更加豐富。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論證素材的查找過程當中,學生應緊扣論點進行查找,所查找的論據應與論點呼應,能真正佐證論點。查找思維應發散、自由,而不僅僅局限于某一點上。縱向方面,古代、近代、現代的事例均可應用;橫向方面,國內、國外事例也均可引入。學生應充分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篩選出最佳、最有力的論證素材,以使論證明確、清晰[2]。如在寫話題作文“珍愛生命”時,此作文的主題在講生命的貴重,號召人們感知生命的美好,更加愛惜生命。依此要求,學生可確定自身的主論點及分論點,然后依論點選擇恰當的論證素材,如海倫·凱勒、史鐵生等二者皆為珍愛生命的典范,可充分論證“珍愛生命”的論點。在應用時,還可對其進行適當加工和修改,使素材的應用更加自然,論點的論證更加充分。
3.3順暢連接,整合成文
將論點及論據利用“一定的關系”進行順暢的連接,最終整合成文,是議論文寫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文章成形的最關鍵步驟,只有將論點及論據,即論證素材進行整合,才能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否則,就只是一盤散沙。在進行整合后,學生還應注意檢查,以免出現錯別字或是病句,做好收尾工作。如在寫“直面生命”時,在確定論點,并查找所需論證素材之后,學生即要依論點及論證素材選擇恰當的語言或是方式將其有效連接起來。直面生命不僅包括英勇的革命戰士能夠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而不怕犧牲,同時也包括普通群眾在面對死亡時的勇敢,不管是哪種人,在直面生命時,其都是可貴、可敬的,學生在引用不同事例對論點進行論證時,所側重的點有所不同,但應注意平等對待,在最后說明不管是哪種人,其直面生命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是一致的,在對各論點及論據進行整合時,也應平等對待每個論點和素材,順暢地連接文章,一方面是對文章的總結,另一方面也是對文章的梳理,使文章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共鳴[3],體現文章水平。
3.4積累素材,豐富信息庫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議論文的寫作當中,對于論點的論證需要論據的支撐,而論據源于學生平日的知識儲備。秦牧也曾說:“寫文章應具備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倉庫,一個間接材料倉庫,一個人民語言收集倉庫,這樣寫作就會容易得多。”秦牧所說的“倉庫”也即知識、信息儲備庫,儲備庫中的信息豐富,在進行寫作時若要提取材料也如探囊取物一樣順手。但儲備庫信息的豐富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需在平時的學習及生活當中不斷積累,集腋成裘,最終建立起一個系統的、豐富的知識儲備庫。
總而言之,議論文是高中語文寫作的重要體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成績,為能盡量提高自身語文成績,就有必要加強鍛煉議論文的寫作。學生應掌握一定的議論文寫作技巧,深入分析材料,確定文章的論點,然后再依論點查找相應的論證素材,最后學會順暢連接,以整合成文。而為能在下筆時有如神助,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要特別注意積累素材,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信息儲備庫。
參考文獻
[1]戴平平.淺析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技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8):70.
[2]徐兵.淺談高中作文中議論文的寫作技巧[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04):48.
[3]耿婷.高考作文中議論文的寫作技巧[J].科普童話,2015(10):55-56.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