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芹 康欣妍 李運明 王太森 劉華君
(成都軍區總醫院,1.兒科;2.婦產科;3.信息科,四川 成都610083)
我國孕婦在鈣、鐵、鋅、銅的營養素攝入量相對較為缺乏,而孕婦缺乏足量的營養素可能會帶來嚴重影響,主要是對孕婦本身及胎兒不同程度的危害,具有相當的危險性。為滿足孕婦自身及對胎兒的需求,孕婦在妊娠期間應重視對各種營養素的攝入[1,2]。對于人體鈣鐵鋅銅4種營養素屬于必需營養素,對胚胎正常發育的維持有非常重要的價值[3]。另外,由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在妊娠晚期最快,此階段其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劇增,因此孕婦營養素攝入不足易造成營養不良,甚至會引發各種妊娠合并癥,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4]。通常情況下,孕婦在妊娠過程中僅僅對鈣、鋅等單一營養素的補充給予重視,而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重視程度不足,這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非常不利。為了提高孕婦對營養攝入量的重視程度,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孕晚期婦女進行了鈣、鐵、鋅、銅攝入量的調查,分析其對嬰兒發育質量的影響,為促進孕婦自身健康及提高嬰兒出生質量提供參考依據?,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7月于我院建卡定期產檢分娩的孕產婦且分娩后一直純母乳喂養的婦女160例作為調查對象,所有調查孕婦均無心臟病、糖尿病等既往病史,且孕婦均未從事重體力的工作。孕婦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為(27.56±6.23)歲;孕周為36~42周,平均孕周為(39.07±3.02)周;嬰兒出生體重為2.41~4.32kg,平均體重為(3.41±0.52)kg。
1.2 研究方法 孕晚期婦女膳食營養素的攝取情況,采用膳食攝取24h回顧法對選取孕晚期婦女一天內攝入的膳食食物品種以及相應的重量進行調查,詳細記錄各項情況并對其營養攝入量進行統計分析,分析軟件采用CDGSS3.0。采用中國營養學會制訂的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推薦的日最佳攝入量 (RNI)作為標準,對研究統計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孕婦血清及嬰兒靜脈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檢查,孕婦血清的采集于分娩前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5ml;嬰兒靜脈血清的采集于嬰兒4月齡保健時抽取靜脈血2ml。采集孕婦血清及嬰兒靜脈血清后,對其進行離心,轉速3000r/min,時間10min,離心后取上清待檢。血清鈣、鐵的檢測采用生化分析儀進行,儀器為奧林巴斯 Au64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清鋅、銅的測定采用原子分光光度計進行,儀器為島津 AA-6800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嬰兒體重的測量由經過培訓的臨床專人進行,以給予準確測定。

2.1 孕晚期婦女24h膳食主要營養素與能量的調查分析 在主要營養素與能量攝入中,孕晚期婦女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攝入量的僅有維生素E,其他主要營養素(蛋白質、鈣、鐵、鋅、銅)及能量的攝入量均較低,未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攝入量的標準,占INR的46.45%~99.28%,見表1。

Table1Pregnantwomeninthesecondhalfofthemainnutrientsandenergyanalysis

營養素成分實際攝入量占INR百分比(×10-2)蛋白質(g)57.39±35.1466.09維生素A(ug)541.89±127.5860.07維生素B1(mg)0.70±0.4846.71維生素B2(mg)0.82±0.4347.22維生素C(mg)61.19±50.9646.21維生素E(mg)18.89±11.79134.58尼克酸(mg)14.31±7.7999.14鈣(mg)754.37±285.362.57鐵(mg)24.71±12.4170.68鋅(mg)13.52±4.7981.89銅(mg)1.38±1.1369.96能量(kCal)1619.37±698.4370.29
2.2 孕晚期婦女血清鈣、鐵、鋅、銅含量與嬰兒靜脈血清鈣、鐵、鋅、銅含量的相關性分析 嬰兒靜脈血清鈣、鐵、鋅的含量與孕晚期孕婦血清的含量相比明顯升高,而嬰兒靜脈血清中銅的含量與孕晚期孕婦相比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嬰兒靜脈血清鈣、鐵、鋅含量與孕晚期婦女血清鈣、鐵、鋅含量進行等級相關性分析顯示,兩者血清鈣、鐵、鋅含量呈正相關,而在銅含量方面,嬰兒靜脈血清與孕晚期婦女血清銅含量間無相關性,見表2。
2.3 嬰兒出生體重與嬰兒靜脈血清鈣、鐵、鋅、銅濃度之間的關系分析 嬰兒靜脈血清與孕婦血清鈣鐵鋅含量結果顯示,其含量呈正相關,但在銅含量方面,兩者無相關性。與 2.5~4.0kg 嬰兒相比,出生體重>4.0kg的嬰兒靜脈血清鈣含量明顯提高,而出生體重<2.5kg的嬰兒靜脈血清銅含量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160例孕晚期婦女與嬰兒靜脈血清鈣、鐵、鋅、銅含量的相關性分析Table 2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calcium, iron, zinc, copper of pregnant women and neonatal

表3 嬰兒出生體重與靜脈血清鈣、鐵、鋅、銅濃度之間的關系分析Table 3 The relationship of neonatal birth weight and serum calcium, iron, zinc and copper
注:與2.5-4.0kg嬰兒比較,①P<0.05
胎兒及嬰兒的體格發育以及智力的發育會直接受到母體主要營養素及能量攝入水平的影響,一旦母體對主要營養素及能量攝入水平嚴重不足時則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嚴重影響[5,6]。正常人體對能量的攝入量達到RNA的80%就能夠使機體的日常需要得到滿足。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孕晚期婦女的營養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在能量及蛋白質的攝入量方面,選取的孕晚期婦女膳食中分別占IRN的70.29%與66.09%,存在中度不足;在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攝入量方面,選取的孕晚期婦女膳食中分別占IRN的46.21%、46.71%與47.22%,存在重度不足;在微量元素攝入量方面,存在偏低的情況。孕晚期婦女攝入的主要營養素及能量中能夠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攝入量的為維生素E,但蛋白質、能量、鈣、鐵、鋅、銅的攝入量均未達標[7]。出現此種狀況的原因可能與我國膳食結構的失衡存在一定關系,我國膳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而對于豆類、奶類等食物的攝取量較低,造成孕晚期婦女對蛋白的攝入量出現不足[8];此外,還可能與母體妊娠期間對各類營養素的需求量及能量的需求量增大存在一定相關性,而母體進食量并未按比例有所增加,造成孕晚期婦女多數營養素攝入量處于較低的情況[9]。
在鈣、鐵、鋅含量方面,嬰兒靜脈血清的含量與孕晚期孕婦血清的含量相比明顯升高,而嬰兒靜脈血清中銅的含量與孕晚期孕婦血清中銅的含量相比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就表明母體在向胎兒體內進行營養素轉運時,鈣、鐵、鋅三種元素以主動轉運的方式進行,對于胎兒對鈣、鐵、鋅的需求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10];婦女在妊娠階段,其雌激素含量表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合成的銅藍蛋白也表現出明顯增加,且其峰值于妊娠晚期達到,由于銅藍蛋白屬于一種大分子物質,其分子量較大,而對血腦屏障較難通過,因此表現出銅的含量在嬰兒靜脈血清中較孕婦血清中的明顯降低[11]。對嬰兒靜脈血清鈣、鐵、鋅含量與孕晚期婦女血清鈣、鐵、鋅含量進行等級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兩者血清鈣、鐵、鋅含量呈正相關,而在銅含量方面,嬰兒靜脈血清與孕晚期婦女血清銅含量間無相關性。這就表明嬰兒鈣、鐵、鋅三種微量元素的需求對母體營養狀態具有一定的依賴性,而銅元素的需求則與母體血清含量無相關性。
對于正常人體而言,其體內含量最多的為鈣鹽以及無機鹽,在骨骼以及肌肉的生長發育方面,鈣鹽以及無機鹽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2]。正常情況下,足月嬰兒體內鈣含量較高,約占其體重的1%,一旦妊娠期婦女對鈣的攝入量不足時,則會導致胎兒的生長速度遲緩,更為嚴重者甚至會引發佝僂病[13]。本研究結果顯示,與 2.5~4.0kg 組嬰兒相比,出生體重高于4.0kg的嬰兒靜脈血清鈣含量明顯提高,這就表明嬰兒靜脈血清鈣含量對嬰兒的出生體重產生一定影響,兩者存在一定相關性。對于人體而言,銅元素屬于一種不可缺少的必需營養素,胎兒的生長發育會受到血清銅含量的影響,一旦嬰兒血清銅含量偏低,則會嚴重影響胎兒的分化及發育情況,更為嚴重者則會引發嬰兒先天性畸形等,如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良、骨骼畸形、胎兒內臟畸形等情況[14,15]。在本研究中結果發現,與 2.5~4.0kg 組嬰兒相比,出生體重低于2.5kg的嬰兒靜脈血清銅含量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這就表明血清銅含量同樣對嬰兒的出生體重產生影響,與國內研究報道結果較為一致。
在全球四大營養性疾患中,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一種即為缺鐵性貧血,該疾病同樣是孕婦及嬰兒常見的一種營養缺乏病,與正常孕婦相比,貧血孕婦出現死胎的幾率以及低體重嬰兒的出生率明顯增加[16,18]。通常情況下,嬰兒的生長發育會受到缺鐵性貧血的嚴重影響,而嬰兒體內的鐵儲備主要是由母體提供,因此,在對嬰兒缺鐵進行預防中,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即為增加胎兒的鐵儲備量[19,20]。對于機體而言,RNA、DNA聚合酶呈現活性時,其中鋅是其所必需的微量元素,RNA、DNA以及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會受到鋅缺乏的影響而出現停滯,通過降低細胞分裂情況,進而使胎兒的生長發育以及性器官的發育受到嚴重影響[21]。血清鋅含量較低極易出現低體重兒,孕婦一旦出現嚴重缺鋅情況則極易引發胎兒生長發育滯后以及各種畸形等不良情況的發生[22]。在本文研究結果中顯示,嬰兒體重與孕婦血清中鐵、鋅含量及嬰兒靜脈血清中鐵、鋅含量未見明顯相關性,對其原因目前尚不明確,需臨床給予進一步研究分析。
本文結果顯示,孕婦血清鈣、鐵、鋅、銅的含量能夠對嬰兒的發育質量產生一定影響,故孕婦在妊娠期間應動態監測自身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時補充各種營養素及能量以保障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程芳, 王玉. 分娩孕婦與嬰兒血清鈣、鐵、鋅、銅含量及體重的相關分析 [J]. 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2012, 37(1): 89-91.
[2]Crane JM, White J, Murphy P,etal. The effect of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by body mass index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J]. J Obstet Gynaecol Can, 2009, 31(1): 28-35.
[3]武文宏, 魏秋霞. 包頭市某社區孕婦微量元素營養狀況調查[J]. 衛生研究, 2013, 42 (2): 315-316.
[4]舒青. 孕婦血清鈣鐵鋅銅水平對嬰兒的影響[J]. 中外醫療, 2011, (23): 145-146.
[5]Salihu HM, Mbah K, Alio AP,etal. Low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and risk of medically indicated versus spontaneous preterm singleton birth[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9, 144(2): 119-123.
[6]王光麗,陳雅,郭學齊,等. 孕婦及嬰兒血清鋅含量與嬰兒出生體質量關系的動態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 (10): 10-11.
[7]Forster DA, Wills G, Denning A,etal. The use of folic acid and other vitamins before and during pregnancy in a group of women in Melbourne Australia[J]. Midwifery, 2009, 25(2): 134-146.
[8]陳慧藝, 洪秀娟. 孕婦缺鐵對嬰兒的影響以及補鐵治療探索[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 (5): 1083-1084.
[9]郭麗, 郭勝利, 李守霞, 等. 微量元素與早期自然流產關系的臨床觀察[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13, 24(4): 114-115.
[10] Melzer K, Schutz Y. Pre-pregnancy and pregnancy predictors of obesity[J]. Int(J Obes Lond), 2010, 34(2): 44-52.
[11] 彭燕,王新,羅利萍. 湘潭地區不同孕期、不同年齡孕婦微量元素變化分析[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 (9): 1767-1770.
[12] 郭麗,郭勝利,李守霞,等. 微量元素與早期自然流產關系的臨床觀察[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3,24(4): 114-115.
[13] 婁希云, 郭靜, 王迪. 孕婦鈣、鐵、鋅、銅攝入水平對嬰兒發育質量的相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11): 1691-1693.
[14] Lahelma E, Martikainen P, Laaksonen M,etal. Pathways between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health[J].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04, 58(4): 327-332.
[15] 鐘利若, 夏正杰, 張立軍, 等.孕期營養個體化供給對妊娠結局及嬰兒狀況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2, 11(13): 1014-1015.
[16] Lucas A. Long-term programming effects of early nutrition-implications for the preterm infant[J]. J Perinatol,2005, 25(2): 2-6.
[17] 丁國紅.孕期營養指導在圍產期孕婦保健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11): 1610-1612.
[18] 劉世平, 謝坤霞, 薛繼紅, 等. 微量元素與嬰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預后關系的探討[J]. 中國保健營養, 2013, 4(7): 1611-1612.
[19] Siega-Riz AM, Laraia B. The implications of maternal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n the course of pregnancy and birth outcomes[J]. Eur J Clin Nutr, 2003, 57(11): 1492-1497.
[20] 覃日吉, 譚小群. 孕婦產前血清鈣、鋅、鎂及銅水平與產后出血量關系的探討[J]. 廣西醫學, 2013, 35 (1): 2013, 11 (10): 10-11.84-85.
[21] Kuehn BM. Guideline for pregnancy weight gain offers targets for obese women[J]. JAMA, 2009, 302(3): 241-242.
[22] Vesco KK, Dietz pm, rizzo j,etal. Excessive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nd postpartum weight retention among obese women[J]. Obstet Gynecol, 2009, 114(5): 1069-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