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能能 任薇 杜建平
摘要:目的 分析我國中醫藥治療高血壓領域的高被引文獻及高頻關鍵詞,探討該領域發展歷史及研究熱點。方法 2017年3月22日中國知網進行文獻檢索,檢索策略為:主題SU=(中醫 OR 中藥)AND 高血壓,篩選后共下載1572篇相關文獻,分批以Refworks格式存儲并下載題錄,隨后利用Excel進行高被引文獻統計,利用可視化軟件Citespace進行高頻關鍵詞分析。結果 高被引文獻分析結果顯示高血壓的中醫辨證分型、中醫護理為領域研究熱點,關鍵詞共現分析則顯示領域熱點主題還包括中醫藥治療臨床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等。結論 高血壓的中醫證型為該領域研究重點,其中肝腎陰虛型備受關注;中醫護理為近些年出現的重點主題,可作為領域熱點繼續關注。
關鍵詞:中醫藥;高血壓;CiteSpace;文獻計量
中圖分類號:R544.1;G35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4.007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4-0018-04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igh-cited literatures and high-frequency keywords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and to explore the history and research focus of this field.Methods On March 22nd 2017,literature retrieval was carried out on CNKI.The retrieval strategy was as follows:Subject SU=(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hypertension,a total of 1572 related articles were downloaded after screening.They were batch stored and download titles in Refworks format,then the high-citation literature statistics are carried out by Excel and the high-frequency keyword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the visual software Citespace.Results The high cited literatur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tension,TCM nursing as the research hotspot, keyword co-occurr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ot topic of the field also included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TCM treatment.Diabetes mellitus with hypertension.Conclusion The TCM syndrome type of hypertension is the focus of this field,in which liver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type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s the key theme in recent years,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hot spot of the field.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ypertension;CiteSpace;Literature metrology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收縮期或舒張期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中醫藥治療高血壓歷史悠久,并已被現代循證醫學證明其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1]。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利用美國Drexel大學陳超美教授開發的信息可視化軟件CiteSpace[2]對我國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的相關文獻進行統計分析,為該領域研究人員了解本領域研究概況、研究熱點及開展相關工作提供情報支持。
1 資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 選擇中國最大的學術資源集合中國知網CNKI作為文獻來源,選擇其中的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和會議論文庫,于2017年3月22日進行文獻檢索,檢索策略:主題SU=(中醫OR中藥)AND高血壓,文獻發表截止時間定為2016年12月31日,起始時間不限。對檢索結果進行人工清洗(去重、剔除無關論文等)后,最終選擇1572篇文獻作為研究對象。
1.2數據處理 我們將所選文獻分批以CiteSpace需要的格式Refworks導出為“*_download.txt”文檔,并將對應的文獻題錄信息存儲在Excel中,包含題名、作者/主編、來源、發表時間、被引頻次等。首先利用Excel的統計功能,對文獻被引頻次進行統計,確定領域內高被引文獻;然后將下載的Refworks格式數據導入CiteSpace5.0.R2,進行文獻關鍵詞共現分析,根據高頻詞、高中介中心性詞探討本領域研究熱點。
2 結果與分析
2.1高被引文獻 一般認為,文獻的被引次數越多,對研究領域的貢獻越大[3]。因而對高被引論文進行分析、探討,有助于揭示研究領域的歷史及前沿。我們將中醫藥治療高血壓領域被引頻次最高的10篇論文匯總見表1。
其中被引次數最多的為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谷萬里等2010年發表在《中西醫結合學報》的論文《原發性高血壓的中醫證型特征》,截至2017年3月22日,共被引用109次。該文采用臨床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對不同地區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探討了原發性高血壓的中醫辨證分型規律,通過聚類分析得到高血壓病的7類主要中醫證型:肝陽上亢、痰濕壅盛、心腎氣虛、陰陽兩虛、痰熱(痰濕壅盛亞型)、瘀血阻絡及其他,對高血壓中醫證型的相關研究產生了較大影響。被引頻次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分別為1998年、1996年發表于《中國現代醫學雜志》、《遼寧中醫雜志》的兩篇論文:《原發性高血壓病中醫辯證分型與腎素、血管緊張素初探》、《高血壓病中醫辨證分型與血脂水平關系的探討》,探討了高血壓病中醫辨證分型與腎素、血管緊張素、血脂水平等的關系,分別被引用107次、102次。從所列舉的10篇論文題目中,我們發現:高血壓的中醫辨證分型共出現6次(其中辨證分型3次,中醫證型2次,中醫分型1次),是中醫藥治療高血壓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這一點與后文的關鍵詞分析結果也相符。另外,被引用頻次最高的10篇文獻發表時間分布于1996年~2010年,這說明2010年及之前的研究結果對該領域具有重要的影響。我們對2010年之后的文獻被引情況進行考察發現,2011~2016年被引頻次最高的是福建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鄧麗金、鄭麗維等2011年發表于《護理學報》的論文《社區中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被引58次;該課題組于同年發表于《中華護理教育》的另一篇中醫護理類相關論文也有較高的被引次數(被引30次,位于2010年后被引排名第6位)。可見高血壓的中醫護理近年來獲得了較多關注,因而我們推測:中醫護理是本領域研究前沿的重點方向之一;鄧麗金等所在的課題組進行的高血壓中醫護理研究對該研究主題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值得該主題相關研究人員的關注。
2.2 CiteSpace關鍵詞分析 關鍵詞是對一篇文章研究主題的提煉,某領域中高頻次、高中心性的關鍵詞一般可以反映該領域的研究熱點。我們使用CiteSpaceⅤ的詞頻分析功能對我國中醫藥治療高血壓領域文獻的關鍵詞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探討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經過多次調試,我們最終確定的主要參數設置為:Time Slicing:1953~2016(即全部下載文獻的分布年代);#Years Per Slice:4(每4年一個時間切片,共分為16個區間);Node Type選擇Keyword;Selection Criteria選擇Top10%,每個時間切片最多顯示量為100;Pruning選擇Pathfinder;其它為默認設置。運行軟件后為了獲得可讀性強的圖譜,我們又進行了以下調整:將“高血壓”“高血壓病”“原發性高血壓”等對本研究無實際意義的詞隱去,將Lower Bound Label Alpha調整為160;調整Labels--Article Labeling中參數Threshold、Font Size、Node Size依次為:24、5、49。最終得到的圖譜見圖1。
圖中,節點的大小代表關鍵詞被引頻次,頻次越高則對應的節點越大(注意:此處已刪除詞頻最高的“高血壓”“高血壓病”“原發性高血壓”等三詞),同時其標簽字體也相應較大。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中醫治療、中醫證型、臨床療效、中醫護理、辨證分型、中醫藥療法等為該領域出現頻次較高的詞,代表了領域研究熱點。節點的年環(引文年環,Tree Ring History),代表關鍵詞的被引歷史,年輪整體大小反映被引用次數,年輪的顏色代表相應的被引用時間;紫圈標注的節點代表該關鍵詞具有較高的中介中心性(不小于0.1)[4],表明其在研究領域中發揮著樞紐作用,是該領域內知識演化網絡中的關鍵節點,在Citespace中也稱其為轉折點(Turn point)。從圖中可以看到,本研究中具有較高中介中心性的節點有中醫證型、臨床觀察、辨證分型、肝腎陰虛等。圖譜生成后,我們將詞頻較高的部分關鍵詞導出,見表2,將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前10個詞導出,見表3。
通過對表2和表3所示的高頻詞、高中介中心性關鍵詞的分析,我們歸納了我國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2.1高血壓的中醫證型及辨證論治 相關主要關鍵詞及頻次為,中醫證型81次,辨證分型57次,辨證論治41次,辨證治療35次,中醫辨證33次,中醫癥候23次。對原始文獻記錄進行考察,發現相關的研究主題涉及: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血管活性物質,如血漿ET、AngⅡ、TXA2[5]的關系,原發性高血壓分級與中醫證型的關系[6],高血壓中醫證型與心臟的關系[7],不同中醫方法或中藥治療不同中醫證型高血壓的臨床療效[8,9],高血壓的中醫證型規律等。
2.2.2高血壓的中醫或中藥治療臨床研究[10-12] 主要包括中藥復方(加味五蟲散、天麻鉤藤飲)、單味中藥內服、中藥足浴、中醫推拿、穴位貼敷、中藥內服聯合中醫傳統手法等手段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評價,涉及到的中醫藥治療方法比較全面。
2.2.3中醫護理對高血壓的干預效果 相關文章較早出現于2000年,并在2010年后發文量持續增長,這說明高血壓的中醫護理研究近幾年得到了相關研究人員的關注。研究主題包括中醫護理應用于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社區中醫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預效果、中醫護理對不同中醫證型高血壓患者的效果分析、中醫護理對老年高血壓的干預效果等。
2.2.4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中醫或中藥治療 高血壓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本研究下載的文獻記錄中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探討也是一個研究熱點。所涉主題包括中藥治療(涉及的中藥有生地、丹皮、丹參、赤芍、澤蘭、天花粉、鬼箭羽等[13],中醫辨證治療,中藥口服聯合穴位貼敷等。
2.2.5肝腎陰虛型 本研究涉及的文獻中,關鍵詞肝腎陰虛具有最高的中介中心性,這說明肝腎陰虛證型是中醫藥治療高血壓領域知識演化網絡中的關鍵點,得到了較多的關注。在高血壓的中醫證候分布中,肝腎陰虛證較為普遍[14,15],因而更多的研究人員對這一證型的治療進行了探討。
3 總結
本文通過對1953~2016年中醫藥治療高血壓領域研究文獻高被引文獻及關鍵詞的共現分析,發現高血壓的辨證分型、臨床研究、中醫護理干預等主題是領域研究熱點,其中中醫護理這一熱點出現時間相對較晚,是近年獲得關注度較高的主題;在高血壓的各種證型中肝腎陰虛型得到的關注度最高,領域研究人員對肝腎陰虛型的臨床治療進行了較多探討;在高血壓的并發疾病中糖尿病出現頻次最高,主要關注點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中醫或中藥治療。
參考文獻:
[1]王瓊,冼紹祥.中醫藥治療高血壓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09):345-349.
[2]Chen C.CiteSpace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3]蔣紅星,代洪彬,肖宗娜.國內混合式學習的文獻計量和知識圖譜分析——基于CNKI 2003-2016年數據[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2(05):43-53.
[4]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6.
[5]黃源鵬,吳錦發,殷潔韻,等.2級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血漿ET、AngⅡ、TXA2關系及川芎嗪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2,9(06):18-19,25.
[6]白春錦,周瀛,王麗,等.不同中醫證型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分層、高血壓分期、分級及血脂等指標變化特征[J].中國臨床康復,2005,5(23):145-147.
[7]崔爽.有關高血壓病中醫不同證型心臟結構及功能變化比較的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3,5(21):5-7.
[8]孫桂萍,葉昭幸.耳穴磁療治療不同中醫證型之高血壓病[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07):1325-1327.
[9]毛立華,祝光禮,方偉.參麥注射液對不同中醫證型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08):1027-1028.
[10]陳志霞,冀緒,李瑞杰,等.中藥加味五蟲散治療氣虛血瘀型老年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血液指標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藥,2012,34(19):3007.
[11]陳紅梅,陳民.中藥穴位貼敷治療老年人高血壓病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04):190-191.
[12]陳蓮,李貞培.單味中藥配合穴位按摩治療原發性Ⅰ期高血壓病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6,33(07):834.
[13]郭喜捷.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中醫辯證治療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4):583-584.
[14]王曉媛.353例正常高值血壓人群中醫證候分布特點調查研究[D].中國中醫科學院,2013.
[15]黃桂瓊.粵港地區原發性高血壓中醫證候流行病學調查[D].南方醫科大學,2008.
收稿日期:2017-12-11;修回日期:2017-12-21
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