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友懷
摘 要:小學是幫助學生培養健全人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場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行,學校教育向“以人為本,關愛學生”方面發展,因此,小學學校管理也需要更加人性化、全面化。文章先分析了加強和改善小學學校管理的關鍵,然后對具體策略的加強和改善進行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學校管理;加強與改善;管理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1-05
一、加強和改善小學學校管理的關鍵
學校管理關系著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教學目標的達成等,傳統小學學校管理模式多以硬性管理為主,這種管理模式忽略了教師和學生的本質需求,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學校環境不夠輕松自由,學生對學校很容易產生抵抗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加強和改善小學學校管理勢在必行,其關鍵點主要體現在需要具備現代化管理理念之上,具體如下:首先,校長作為學校管理的最高領導,其本身應該具有相應的現代化管理理念,明確人性化學校管理的重要性,同時還需要具有強烈的法治觀念,堅持依法治校。其次,學校管理者需要時刻銘記,學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為人全面發展提供平臺的重要場所,因此學校管理的客體主要是人,管理過程中,也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最后,學校管理者還需要與時俱進,具備對新鮮事物的敏銳觀察力以及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從而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不斷創新、不斷改進,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現代化社會,提高學校管理質量。
二、加強和改善小學學校管理的具體策略
1.領導應該重視加強和改善學校管理工作
在學校管理當中,學校領導承擔著管理者、組織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因此,想要加強和改善小學學校管理,需提高學校領導的管理意識,使其認識到加強和改善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是構建和諧自由校園環境的關鍵。因此,身為學校領導,應該具備良好的領導意識,做好學校人與人、事與事之間的協調、溝通和管理工作,減少學校同事之間的矛盾,為師生提供一個和諧的物理環境和文明的人文環境。只有在這種學校環境當中,學校全體人員才能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為建設美好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提升學校管理質量。
2.樹立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
學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而教學活動是學校工作的中心,也是學校管理的中心。因此,在加強和改善小學學校管理工作當中,還需要樹立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以課堂教學帶動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教學活動是學校占用時間最多、頻率最高的一項工作,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遵循新課程改革理念,培養教師全新的教學觀念,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積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由探索,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重視合作學習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對此,學校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檢查頻率,組織更多的競賽性活動,做好教師培養,經常考驗教師的基本教學功底,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
3.創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良好校園環境
新課程改革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加強和改善小學學校管理工作時,也需要更加重視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發展。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接班人,德育意義重大。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思想品德,在學校管理當中,需要為學生創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良好校園環境,將德育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當中,切實做好服務育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學校的管理工作需要依靠教師隊伍實現,所以,學校在創造良好校園環境時,還需要不斷培養和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加強教師的育人觀念,建立一支優秀的人民教師隊伍。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為了保證學校教育質量,加強和改善小學學校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學校應該從學校管理層到教職工,全面貫徹現代化學校管理理念,樹立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地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做好常規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扎西洛布. 加強和改善小學校管理幾點思考[J]. 教育科學(引文版), 2016(8):181.
[2]趙開新. 加強小學學校管理的幾點思考[J]. 教育界, 20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