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必堅(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
面對信息革命的挑戰,“擁抱時代”才能“發展中國”。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這樣一句話,為我們打開了視野和思路。這就是“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如同我國古代經絡學說中打通任、督二脈的功力那樣,打通信息大動脈正在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來源:《人民日報》2017年6月2日】
2018年1月22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在介紹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時強調,截至目前,全國信息共享“大動脈”已經初步打通。實現了71個部門、31個地方與國家共享交換平臺的對接,建立了數據共享“大通道”。
【鏈 接】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推進大數據共享,需要設立大數據協同管理機構,促進政府部門間的數據共享,但是必須要健全大數據相關制度框架和制度體系。另外,需要進一步建立基礎數據庫,一方面要集中存儲被共享的數據,同時進行清晰校驗和整合,提供可以共享的目錄,以便用戶可以接入和收取這些數據。另外,還要規定訪問的權限和進行災備等。
陶希東(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
共享城市可以采取以大數據為依托的共享性、公益性社會策略。具體而言,可建立健全以下四大共享性社會經濟體系:其一,交通共享體系。主要包括網絡約車、共享單車兩種。其二,住房共享體系。其三,以眾創空間為主體的共享辦公體系。其四,加大新型共享社區的建設。此外,還應該大力發展共享醫療、共享科技資源和共享人力資源等諸多共享戰略,全面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實現社會融合、促進共同發展
。
【來源:《中國國情國力》2017年 第1期】
2017年12月29日,貴陽市審議通過《關于建設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的決定》,到2022年,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的配套設施、旅游服務和產品體系等更加完善,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的經濟體系、制度體系、治理體系等基本建立。



當今世界,正面臨著深刻變革,在這一時刻,城市治理將成為一個事關全球經濟增長和政治穩定的大命題。目前,廣州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的實踐已經啟動,在全球城市治理水平亟須提升的大環境之下,無疑為全球提供了良好的“廣州經驗”。尤其在產業和互聯網融合成為全球產業革命新趨勢的時代,廣州城市治理和產業發展不斷實現有機、和諧的統一,這種經驗更值得分享。
【來源: 《南風窗》2017年第1期 】
2017年7月6日,杭州“城市數據大腦”V1.0平臺上線運行,接入路口、路段、高架匝道等點位136路,監控視頻249路。平臺上線運行后,公安交警部門開始籌建“城市數據大腦”交通信號配時中心,對全市的信號燈進行集中、統一、專業的配時管理。
【鏈 接】
樹立“城市思維” 踐行“城市模式”——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鄭澤爽、羅勇、王朝宇
進入城市時代的城市,首先要轉變城市發展觀念,樹立“城市思維”,包含系統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空間思維、法治思維五個要點;其次,要踐行“城市模式”,從“以物為本型”走向“以人為本型”,轉變城市發展理念,從“數量擴張型”走向“質量提升型”,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從“資源依賴型”走向“創新驅動型”,堅持推動創新型發展,從“各自為政型”走向“相互協作型”,強化區域統籌引導,從“粗放式管理型”走向“精細化管理型”,創新城市管理體制。
2017年9月5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稱,2016年中國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為93.4%,這意味著全中國每100個孩子進入小學,有近7人會在初中畢業之前輟學。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對輟學原因的判斷已有所調整。因為教育質量問題,因為厭學或者學習困難輟學的學生可能占到輟學學生的60%以上,而且主要是初二、初三的學生。早在十年前,貧困還是農村學生輟學的重要原因。但自2007年“兩免一補”政策在全國范圍內推開,學費得到減免,因厭學而輟學的因素替代了貧困。
【來源:財新網2017年9月5日】
2017年7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控輟保學工作機制。《通知》強調,政府要履行控輟保學的法定責任。省級人民政府要全面負責區域內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控輟保學的目標責任制。縣級人民政府要履行控輟保學的主體責任,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他們解決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采取措施防止輟學。完善行政督促復學機制。
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中國經濟已經發生了結構的劇變,稱之為“靜悄悄的革命”。整個消費的鏈條都在經歷一場技術的革命,這個過程需要批發、物流、零售、售后服務共同更新。新的零售和傳統零售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長時間內以共同生存、共同發展、互為補充的形態并存。未來20年的消費是新趨勢,更是一場革命。
【來源:新華網思客 2017年8月21日】
2018年1月2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發布了《2017年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測評覆蓋全國東、中、西部50個大中城市,結果顯示,50個城市的消費者滿意度綜合得分為71.75分,總體處于良好水平。該消費者滿意度指標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27個三級指標。三個一級指標是消費供給、消費環境和消費維權。
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疾風暴雨式的勞動參與率擴大和收入增長階段已經過去,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更多地需要靠再分配政策,把人口意義上的中間群體轉化為經濟社會意義上的中等收入群體,以增強經濟發展的共享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供給,改善收入分配狀況。
【來源:新華網思客2017年6月5日】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至少23省市出臺重點群體增收激勵計劃。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等部分群體獲得多個“獨享”政策組合包。
【鏈 接】
正視中等收入群體的“無力感”:化解“無力感”首先需要社會進一步地強化社會治理和法律體系的有效性,并提供更多更好的社會監管。其次,也需要社會自身加強建設,中等收入者本身的積極參與,以及更多的中間組織和支持機構等積極迅速地回應公眾社會訴求。(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




從2013年開始,REAP對陜西農村1800多名嬰幼兒進行了貝利嬰幼兒能力發展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如果不開展任何行動,這些兒童的認知或語言能力發展狀況會不斷惡化。測試對象在18—24月齡時,有41%認知或語言發展滯后,而當測試對象到24—30月齡時,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3%。2015年,REAP聯合國家衛計委國際培訓中心等單位,對河北和云南6—18月齡的農村嬰幼兒開展了貝利測試,結果同樣不樂觀。在河北農村,樣本村有43%的嬰幼兒認知或語言發展滯后于正常兒童。在云南農村,這一比例甚至超過60%。與之相對應的是,在中國城市和一些富裕農村,這一比例僅為15%左右。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2017年7月】
在2018年1月23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將針對學前教育出臺系列措施。堅持公益普惠,在大力發展公辦園的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大力支持農村地區、脫貧攻堅地區、城鄉接合部和兩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
2017年,財政部、住建部等部委聯合推行了北方冬季清潔取暖試點。作為冬季污染重災區的河北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入選,推進天然氣等方式替代散煤燃燒取暖。然而,一些地區實施了強硬的“煤改氣”運動,引發了一些民眾的不滿和抗議。燃煤取暖畢竟是民眾千百年的民生權利,其他人并不天然有不讓別人不再燃煤的權利。要享共享藍天,還得互相扶助。政府作為城鄉人民的代表,在這個“科斯式贖買”的過程中,也有義務讓補貼方的錢花得透明有效率,讓被補貼方的收益拿得實在有效果。
【來源:鳳凰網2017年12月 4 日 】
2017年12月,十部委共同發布《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 提 出 到 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50%,替代散燒煤7400萬噸。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替代散燒煤1.5億噸。對于補貼問題,政府將運用財政、價格政策作為“藥引子”,建立良性市場環境,由企業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發現市場優化配置資源帶來的紅利,真正實現企
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