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勇(上海市市長)
自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實現了由傳統工商業城市向經濟中心城市的重大轉變,正在成為當今世界深具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之一。上海擁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較強的綜合服務功能、較高的對外開放水平、較完善的民生保障體系、不斷改善的生態環境、良好的法治環境和安全環境??傮w來看,上海的城市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城市影響力顯著提升,上海已經基本具備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基礎和條件。
【來源:《 文匯報》2017年9月18日】
2018年1月4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正式公布。最新版的上??傄幰巹澠谙逓?017-2035 年,近期至2020 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提出,城市發展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嚴守土地、人口、環境、安全四條底線,實現內涵發展和彈性適應,探索超大城市睿智發展的轉型路徑。同時,也要致力于構建更加開放協調的發展格局,呈現“全球互聯、區域協同”的規劃視野。
肖風 (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
區塊鏈是數字貨幣的技術載體,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形態。它不僅可能重塑貨幣市場、支付系統、金融服務及經濟形態的方方面面,而且將會改變人們生活的多個領域。一些國家政府對區塊鏈持積極態度。對區塊鏈上的第一個產品——數字貨幣比特幣,歐盟承認比特幣是貨幣,按照貨幣監管;美國把比特幣歸為資產,等同于石油等大宗商品。區塊鏈是金融科技的基礎設施和核心技術之一,一些國家還設立了沙盒機制支持區塊鏈技術等金融科技。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7年1月10日】
目前,區塊鏈的應用價值得到全球廣泛關注。發達國家認識到區塊鏈技術巨大的應用前景,開始從國家層面思考區塊鏈的發展道路。全球商務鏈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它的出現將解決優化全球商務人士諸多不便和煩惱。全球商務鏈,未來可在歐美及東南亞眾多國家、各個領域實現線下實體產業和線上虛擬領域進行交易、流通、支付。


徐匡迪(中國工程院院士)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設立新區的首要任務。承接的疏解功能要符合新區發展要求,同時也要根據疏解功能有針對性地優化新區規劃空間布局。要增強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重點是要緊跟世界發展潮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發展科技創新企業,發展高端高新產業……
【來源:《人民日報》2017年4月4日】
首屆中國雄安產業發展論壇暨北京支持雄安產業發展促進會成立大會2018年1月13日在雄安新區舉行。未來,北京和雄安兩地將在企業合作和產業融合方面謀求廣闊的發展空間,搭建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產業資源交流服務平臺,更好地服務雄安新區高端產業發展。
賈 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按照京津冀整合在一起、以打造雄安新區為現在最重大的帶頭事項進而形成整個增長極區域的通盤發展,需要把三個行政區劃里的產業集群、各個功能區、交通網、環保項目,以及能想到的所有和民生相關的醫院、學校、住宅區、社會場所等,統統放在一個大規劃之內。
【來源:搜狐財經2017年6月20日】
雄安新區是“國家行政文化新城”,選址在“保定東”,定位是“國家行政、教科文衛副中心”,目的是“建設抗衡京津雙城極化效應的反磁力中心城市”。雄安新區的出現,真正改變了北京與周邊城市的相對關系,使得在行政力量均衡后,市場力量能夠合理配置資源。
楊偉民(中財辦副主任)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過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增長動力這三個關口。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消費可能就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且個性化、多樣化的中高端消費將成為主流,中等收入群體將成為拉動消費的主體。從產業來看,更多依靠新產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來推動。在產業鏈、在價值鏈比較完整而且主要居于中高端,主要依靠綠色、低碳、循環這樣一些產業來推動。從要素來看,更多地依靠科技、人力資本、信息、數據等新的生產要素來推動。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2017年12月22日】
在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進入2018年后各省兩會上的高頻詞和關鍵詞。梳理多省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多省份下調2018年GDP增長預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同時,依靠創新形成新動能,各地在強調高質量增長時也各有側重,各不相同。
馬化騰(騰訊CEO)
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力和社會財富快速提升,經濟過剩成為全球新問題。經濟過剩帶來了經濟剩余資源,在企業層面體現為閑置庫存和閑置產能,在個人N層O面.則表現為閑置資金、物品和認知盈余。分享經濟4,0恰恰是一種通過大規模盤活經濟剩余而激發經濟效益的經濟形態。
【來源:騰訊網 ( 2016年3月3日)】
2018年1月19日,“首屆一帶一路共享經濟應用高峰論壇”在穗成功召開。在新經濟形勢下,分析總結“一帶一路”實施以來的經驗,探索新時期企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進一步推動共享經濟的創新、試驗和應用,挖掘“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共享經濟發展新動力,形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力,為中國經濟發展賦能。
【相關鏈接】
調適共享經濟治理框架
李 儀
共享經濟的興起,正在為我國許多行業提供“彎道超車”的契機。共享經濟導致的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新方式新舉措。墨守成規,老辦法治理新事物,只能給新興經濟套上枷鎖,難以前行。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7年7月10日】
2017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提出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企業家創新權益和企業家自主經營權,強調認真解決產權保護方面的突出問題,及時甄別糾正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2017年9月28日】
2018年1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發出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2017年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也發出通知,強調對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充分保障。
【相關鏈接】
搞清企業負擔的全景圖和真問題
賈康(經濟學家)
對這些降低負擔要做之事所匹配的改革,敢不敢攻堅克難,能不能真正通過改革形成高標準、法治化、低負擔、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這是中國企業負擔的真問題。
來源:環球時報2017年1月20日】
從2016年11月16日,成都的第一批共享單車在中心城區投放,到2017年1月共享單車被寫進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再到2017年3月正式出臺文件鼓勵共享單車發展,“表明了成都開放型的執政理念,以及先進的發展思路和極強的互聯網思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17年3月9日】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河北正定提出了“古城新韻,自在正定”的口號,其中,將所有機關事業單位的院門打開,社會車輛可自由免費停放機關單位院內。同時,正定縣城所有停車場已經實現免費開放;馬路牙子全部抹平,方便居民、游客路邊停車。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經過三年建設,上海自貿試驗區,基本形成了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及相應的管理模式,以分賬核算體系和FT自由貿易為核心的金融制度創新,以及在安全有效監管條件下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提長。自貿區擴區以后,不斷推進浦東新區作為一級政府職能改革和事事后監管中的作用,推出了“證照分離”試點以及一系列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創新。
【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網站 2017年3月6日】
2017年4月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確立了“三區一堡”的新目標:即建設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區、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2018年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對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造自貿試驗區“三區一堡”。
李金早 (國家旅游局局長)
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是大眾旅游時代的必然趨勢和客觀要求。要用好各種政策紅利,促進旅游投融資,推動旅游產業持續向好。要大力推動旅游 項目落地生根,注重旅游投資政策落地見效,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等各金融機構的“銀旅”合作,切實發揮優選項目的示范性和引領性,加大對旅游重大項目和新業態項目的投資支持。
【來源:新華網 2017年5月20日】
中國社科院2017-2018《旅游綠皮書》發布暨研討會于2018年1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夏杰長透露,2030年,中國中高收入或高收入群體達4.8億,旅游業將成幸福產業,也是中高收入群體的改善性需求。根據麥肯錫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76%的城市家庭要達中等收入群體水平。到2030年,中國將有4.8億人口達到中高收入或高收入群體標準。

格隆匯?永恒之藍
坐落在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之江實驗室瞄準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立足浙江省現有優勢,以重大科技任務攻關和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聚焦網絡信息和人工智能兩大領域。按照發展規劃,到2022年,實驗室將集聚科研人員兩萬人,打造頂尖科學家、行業領軍人才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200個。
在10月11日的2017云棲大會上,馬云侃侃而談,發布了 NASA 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并在三年內集團研發投入1000億人民幣,用于涵蓋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的研究——例如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芯片技術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緛碓矗盒吕丝萍?2017年10月16日】
【相關鏈接】
新四大發明讓互聯網的普惠價值發揮到最大
高紅冰
互聯網支撐著中國經濟社會、商業技術創新、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變革。最近,大家都在講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這說明技術創新和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使得互聯網普惠、分享的價值成為時代的主題。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是從商業模式創新開始的,商業模式創新帶動技術創新。每年的“雙十一”,交易量飛速發展導致阿里巴巴的技術跟不上,所以阿里自己去打造阿里云,倒逼阿里變成了云計算的公司。
【來源:新華網 2017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