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師生如何在學習中學會傾聽加強學習進行分析,即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構建傾聽的平臺、營造傾聽的氛圍、明確傾聽的要求、進行傾聽的訓練等方式促使學生學會傾聽。只有學會傾聽才能引發思維的碰撞,才能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關鍵詞:傾聽數學;學習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0-17
作者簡介:呂美榮(1966—),女,江蘇沛縣人,江蘇省沛縣實驗小學副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傾聽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只有認真傾聽才能進入他人的意義世界,才有利于對比分析,有利于知識的自我構建。現就學會傾聽談幾點具體做法。
一、構建傾聽的平臺
教師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學生,即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要想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就先要學會傾聽學生的發言要點,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課堂上,無論學生說對了還是說錯了,無論說明白了還是語無倫次,教師都要專注地傾聽,不應顯露出不耐煩,更不應打斷學生的發言,而要努力在傾聽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困惑的焦點、理解力的偏差點、創新的觀點。教師只有用心聽,才能實現心靈的應答,聽到學生發自心靈深處的聲音。
二、營造傾聽的氛圍
學生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圍中,學習投入度才能最高,學習效果才能最好。在數學課堂中,我經常穿插一些輕松活潑的游戲,調節學習氣氛,減輕學生的疲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開火車游戲:師:小火車,開起來!生:一開開到我這邊!師:某某同學你來開!最后進行評價:“小火車開得真帶勁”“小火車開得又快又遠”“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某某同學開了個好頭”“小火車開得真平穩”。又如,誰任務完成得又對又快,就獎勵誰看未來科學家的照片(照鏡子),讓學生體會到未來的科學家就是自己,給學生極大的正能量,給學生極大的激勵和鼓舞,這對調整學生的聽課情緒是大有裨益的。學生處于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教學效果也隨之提高。
三、明確傾聽的要求
手勢或身體動作最能反映學生是否在認真傾聽。要求學生認真傾聽,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的規范要求。
我在教學中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眼睛盯著書本、老師出示的教具、課件或老師,聽清老師或同學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做到目光專注、神情專一、邊聽邊思考。二要耐心,不打斷別人的發言,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發言,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如果學生的回答與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則以微笑、微微點頭表示認可或贊同。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盲從、不曲解,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四、進行傾聽的訓練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在平時的課堂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常把要訓練的內容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具體如下:
(1)游戲。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教師要設計一些小游戲,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學習傾聽的方法。如“小小郵遞員”傳話游戲——分小組坐,教師對每組第一個學生說一句話(如總價÷數量=單價),然后學生依次傳,最后一個學生將這句話說給教師聽,如果沒有錯,就可以獲得獎勵。再如,“啄木鳥醫院”游戲——把一些概念、公式等編成判斷題,由教師口述題意,要求學生認真傾聽,仔細判斷。例如,學習了《面積單位》后,在復習中口述1平方米=1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讓學生進行判斷對錯的練習。通過這些判斷練習,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通過認真聽、仔細辨別、分析來判斷對錯。在練習完成后,及時評價出“最佳小醫生”。這不但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更提升了學生傾聽的能力。
(2)口述。教師口述計算題、填空題、解決問題等,讓學生分組完成,正確人數多的小組獲勝。這樣既減少了學生練習的單調性,又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明白,只有認真聽,才能做得又對又快。
(3)口令。在平時課堂上可訓練一些口令:“小耳朵,認真聽!”“手放平,身坐直!”“小眼睛,看過來。”“你看,XX同學聽得多專心啊!”“一二三,靜靜靜!”等,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促使學生認真傾聽。
(4)復述。讓學生復述教師或同學發言的內容,以檢查學生是否認真傾聽。
(5)爭辯。爭辯是交流的花朵,真理在爭辯中敞亮。當出現不同聲音時,教師要把“繡球”拋給學生,組織爭辯,引導學生自我修改,實現生成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邢雪蓮.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