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文
[摘 要] 在教育部的倡導下,大課間體育活動已經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蓬勃地開展起來了。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在課間操基礎上發展和創造出的一種學校體育新的組織形式。與課間操相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長,活動內容多,組織形式靈活,練習強度適宜,它不僅可以對學生緊張的學習起到調劑作用,而且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大課間;體育活動;現狀分析;對策
一、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1.國家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
2007年,教育部、體育總局推出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可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備受人們的關注和重視。但是,之后幾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顯示:我國學生心肺耐力、力量、速度、靈敏性等素質持續出現下降,因此國務院辦公廳在2012年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緊接著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再一次強調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國家對大課間體育活動價值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益處
教育部明確提出“只有把大課間推廣起來了,才能真正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大課間體育活動既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有力輔助,又是體育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而且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明顯的實效,它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以最佳的精力去完成學習任務。
二、農村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現狀分析
1.思想重視還遠遠不夠
雖然國家提出“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少學校教師對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夠重視,有些教師甚至個別領導也認為僅僅是體育教師的事,參與不夠積極,教師全員參與難以實現。
2.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形式固定、內容單一
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組織程式化,內容單一,許多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都是安排學生做相同的廣播操或韻律操。學生對缺乏新意的活動內容比較反感,出工不出力。單一的課間操,不僅影響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3.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場地和器材不足、缺少專業指導
由于種種原因,一些農村學校操場的場地普遍較小,并且比較簡陋,全校所有班級在同一時間都開展大課間活動,學生的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如果過多的學生選擇同一種體育活動,不僅器材嚴重不足,而且有的活動場地也缺少專業指導,其活動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4.體育教師隊伍嚴重不足
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除需要改善體育方面的設施條件外,關鍵是建設一支數量足夠、質量合格、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而現狀是體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直接影響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
5.大課間體育活動僅僅是學生的活動,教師并沒有真正參與其中
通常情況下,教師只是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很少參與學生的活動,操場上都是學生在活動,鮮有教師活動的身影,沒能形成師生共同參與的歡快、和諧的場面。
6.大課間體育活動缺少科學的評價體系
當前,評價大課間體育活動時主要看:動作齊不齊,精神面貌好不好,內容有沒有特色等,這些都是感性的東西,不夠科學,也沒有把大課間體育活動真正納入考核當中,沒有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
三、農村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認識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性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施和推廣中,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提高廣大教師對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重要性的認識。而且要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然后通過體育教師對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實施與管理的其他教師進行培訓,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
2.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內容要豐富多彩
小學生的體育興趣容易激起,但也容易淡化或消失,這是由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如果我們長期反復地開展這些活動內容,學生就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對一些活動就會降低或失去興趣,為此,教師要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進行創新。另外,改變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也刻不容緩,班主任和體育教師要在季節性、趣味性、發展性、易參與性等原則的指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商討下,合理選擇活動內容,定期進行輪換,爭取把大課間組織成快樂的海洋。
3.解決制約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瓶頸——場地和器材的問題
活動場地小、器材不足是阻礙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性,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場地、器材等項目資金投入,改善場地、器材條件。在現有的條件下,為了使活動更富有成效,應盡可能合理劃分活動區域,實行分區活動。學校買一些大件器材,學生自備一些小件器材,師生動手制作一些簡易器材,大課間活動要讓全體師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要堅持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這樣就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愉悅師生的身心,同時也提高了活動的效率。
4.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指導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調入體育教師是解決緊缺體育教師現狀的有效辦法,也可以采用培訓的方式,讓更多的教師通過培訓掌握關于體育方面的知識,進而指導大課間體育活動。大課間體育活動允許有較大的彈性,可以留給班主任及科任教師作靈活處理和安排,留給學生以選擇的空間。開展時做到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確保每一名學生受益。同時,教師在大課間體育活動進行中要加強指導,維持秩序,保障學生的安全。
5.師生共同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真正體現全民健身的理念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就是一個可敬的大英雄,學生樂于在教師的面前表現和展示自己。因此,學校要組織教師和學生一起走進操場,進行適宜的活動,學校領導要身先士卒,起到帶頭作用,這樣就可以形成師生共同鍛煉的歡快、和諧的場面,達到師生共同健身的目的。
6.建立和完善大課間體育活動科學的評價體系
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缺少科學的評價體系是人們對大課間體育活動認識不到位所致,認為大課間體育活動只是學生的課間活動或興趣愛好,都是一些感性標準。要想把大課間體育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必須把大課間體育活動納入考核當中,還得有深層次的理性標準,建立和完善大課間體育活動科學的評價體系。
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讓小學生走向運動場,走到陽光下,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體育的魅力,感受到活動的快樂,感受到健康的幸福,使“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觀念深入學生心中,讓他們愛上體育,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以此來真正達到增強農村小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144)“農村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武威市涼州區武南鎮青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