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揚
在當今社會,隨著數據信息的產出量不斷增加,信息處理難度也隨之上升。隨著信息技術的優化創新,大數據也隨之逐漸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及生產中,新聞生產結構及產出形式也做出了較大轉變。在數據信息量呈現上升趨勢的同時,其中涵蓋的不確定因素也有所增加,一旦不能精準體現新聞內涵,公眾對媒體就會產生不信任感,長此以往,將為媒體發展帶來阻滯性影響。為了進一步推動媒體事業高效長遠的發展,數據新聞的產生具有積極作用,以數據為核心,對新聞信息的高效整合,將促使公眾對媒體形成最為客觀及真實評價。
一、數據新聞發展現狀
1.數據可視化
現階段,數據新聞已經逐漸成為主流趨勢,而數據可視化就是通過視覺表達,帶給人們以全新的視覺感受,從而進一步凸顯新聞價值,展現新聞內涵。實際上數據可視化可以看成是具有方向性的科學技術探究,細化來說其技術應用指標相對較高,而該種技術能夠在圖像處理等范疇中實現對信息、動畫的顯示,這樣數據就具備了可視化性能。第一,數據新聞在利用可視化技術的同時,能夠對新聞中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及處理,這樣原本靜態的信息就能以更加生動的形象展示出來,不僅便于人們理解,更能提升公眾對新聞的關注度;第二,可視化能夠在文本信息與圖表之間形成關聯點,記者只需要通過圖表及文字,就能對新聞進行編輯,這不僅加快了信息編輯效率,更能便于公眾理解。
2.數據敘事化
在以往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編輯新聞、生產新聞的過程中,新聞報道形式往往較為單一,只是用圖片加文字的方式對新聞事件進行基本陳述。而數據新聞則更加優化,與以往相較,數據新聞中涵蓋了大量的數據信息,在對其進行資源整合并應用可視化技術的同時,不僅新聞事件的真實性有所增強,新聞的形象化也促使其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在應用可視化技術的基礎上制作的新聞內容,一方面能夠將新聞內容真實、精準地展示出來,另一方面則能以簡單的主線形式將新聞價值體現出來,這種形式更加便于人們接受,獲得的評價也普遍較高。數據資源被整合及利用,在經過可視化將新聞內容串聯在一起,就能加深人們對新聞的可視化理解及認識,相對的其應用優勢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拓展及延伸。除此之外,以可視化為基準,能夠將形成的動態的新聞內容發布在社交平臺上,其社交化趨勢也隨之逐步蔓延。
二、數據新聞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數據新聞的發展對傳統新聞來說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其帶來的沖擊也普遍較大,作為新型的新聞生產形式,數據新聞目前在我國的滲透及發展進程與預期目標之間仍舊存在較大差距,雖然其發展態勢較為樂觀、速度較快,但是其中普遍存在各類問題,從細化層面上來看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第一,數據是生產數據新聞的首要條件,如果缺少相對應的數據支持,數據新聞的價值總量就會有所下降。因此,數據的搜集逐漸成為推動數據新聞生產的關鍵點,在我國數據來源渠道較窄,限制性因素較多,新聞工作者雖然可以對新聞事件進行挖掘,但是從中獲取數據信息卻是難上加難,同時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第二,數據在搜集及處理過程中價值的形成都需要工作人員發揮自身專業作用,相對的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在將數據搜集完畢后,需要在大量的信息資源中精準定位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在對其進行處理后,才能促使新聞內容完整呈現,因此,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第三,以往的新聞工作者工作內容往往較為簡單,只需要對新聞信息進行整理,再將其展現出來即可,而數據新聞則需要對數據及圖標等信息進行整合及處理,這就對新聞工作者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在信息整合的專業能力上,還是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應用中,新聞工作者都需要將專業技能充分發揮到需求環境中。
三、大數據時代下數據新聞發展的優化策略
1.針對新聞信息中涵蓋的大量數據進行整合及處理
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前,數據僅僅是數字形式的代表,而現階段,數據形式發生了較大轉變,龐大的信息資源能夠在計算機系統中進行計算及處理,可以說當今時代數據處理能力顯著提高。而數據與新聞稿件形成階段的流程化項目都是密不可分的,在數據中體現的隱性信息也能更加充分地體現出來,便于新聞工作者進行挖掘及應用。因此,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不斷拓寬數據搜集渠道,促使多元化數據的形成更加具有資源優勢,針對不同渠道獲得的數據信息,新聞工作者還應當在保持新聞熱度的同時,對數據進行整合及分析,從中篩選出更具價值的信息進行再次整合,將信息與數據新聞的數據有機結合在一起,就能促使更多數據不斷產生。
2.從不同的細化層面上提升新聞工作者媒體素養
首先,應當結合數據新聞的發展趨勢及要求,不斷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在大數據時代,各類信息工程不斷建設及發展,這同時也將人們帶到了互聯網環境中,隨著電子商務及移動通信等信息化形式的不斷發展,數據信息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更是信息結構優化及轉變的里程碑。而數據信息量的不斷增加,則需要云計算對其進行處理及統計,因此,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在對新聞事件懷揣熱愛的基礎上,不斷充實自己,掌握難度更大的計算機技術,并將其作為自身專業技能強化的主要方向,從而在數據處理階段充分發揮自身專業能力。其次,數據的搜集、處理及最終體現都需要依托新聞工作者,只有他們自身素養顯著提高,數據處理效率才能達到預設標準。在相關文獻中學者就這樣認為:數據并不是在最初階段就形成并產生作用的,這是因為它并不來自于自然,只有人將行為意識貫穿到數據中,給予其思想,其價值才能進一步凸顯。因此,在數據結構建設階段,新聞工作者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對數據信息進行精細化處理及分析,并將其與信息資源進行整合,通過編輯才能促使新聞內容更加完整,并以形象化形式體現出來。因此,新聞工作者應當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及新聞處理能力。最后,數字不同于文字,將簡單數據以可視化的表現形式呈現新聞報道給受眾群體是新聞生產階段的重要環節。信息圖表的制作主要有三大方向:首先是數據可視化,將數據信息的量與關系轉變為直觀的圖形;其次是看圖說話,將文字信息變為形象符號;最后是以圖整合,在圖表中集成多元信息,這是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不難發現,數據新聞的發展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更為全面,在新聞工作者專業素養不斷提升的同時,必將為數據新聞的發展提供積極有效的助推力。
數據新聞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新聞內涵及價值的體現,都明顯優于傳統新聞。數據新聞通過對龐大的數據信息進行篩選及處理,再運用與之契合的技術手段,就能將新聞更加形象地呈現出來。數據新聞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受眾的信任度,更能推動新聞事業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 寧,楊 斌.新聞學專業學生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J].新聞世界,2014(6):323-324.
[2]欒少杰.淺談數據新聞學的發展現狀與功能[J].卷宗,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