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根據(jù)多年來的英語教學實踐,我總結了自己的一點教學體會。只有讓學生喜歡英語才能調動我們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形成濃厚的英語學習氣氛,發(fā)展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成為可以用英語進行活學、活用的綜合性人才。
在中學階段,英語一直是比較薄弱的基礎學科,學生大部分處于被動學習,雖然有些學生小學階段也學過英語,但學習效果普遍不佳。進入初中才是他們真正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為了讓這些反感、害怕英語的學生喜歡上英語,我認為老師要為學而教,不能為了教而教。老師光顧教,更多的關注自己怎樣教好,怎么樣備好課等等,這已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為學而教,注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自我學習,總結出以下幾點教學實踐:
一、教學態(tài)度上具備親和力
學生本身不太喜歡英語、懼怕英語,如果老師整天還板著一副面孔,只能給學生增添心理負擔,讓他們更加對影月失去興趣和信心。老師上課時,要流露出一種輕松、灑脫感,然后用和善的教學語言、教學態(tài)度跟學生交朋友,讓學生在相對愉悅的環(huán)境里對英語慢慢提升興致,只有興趣達到了,才能慢慢進入學習狀態(tài),取得不一樣的學習效果。
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英語老師。教師教態(tài)自然,語言表達準確,有良好的親和歷,努力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我通常上第一節(jié)英語課的時候為了調動初一新生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學英語的動力,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光靠講些大道理是不能實現(xiàn)的,我就給學生編了一個學習口號:英語學習我不怕,我要把他打趴下,English,a piece of cake。每天課堂問候時都要他們大聲喊這個口號,這樣往往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終生不忘,形成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氣氛。
二、教學上保持幽默有趣
英語教學本身就沒理科課程那么枯燥無趣,教師完全可以利用故事、笑話等形式保持課堂的活力,教學程序和課堂用語切忌呆板。教師在課堂上應力求用輕松幽默沖消學生英語學習的各種緊張感,而是迎合學生的心理和特點,設置一個新的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在班級里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的氛圍,讓學生一進教室,有受歡迎的氣氛,輕松的氛圍是學習英語的最佳狀態(tài)。比如,在教到一些單詞,學生把它發(fā)成類似于我們漢語中的一些有趣的詞,應可以容許他們這樣記憶,老師也應該多講一些英語幽默故事,多做一些有趣的英語游戲。
三、課堂上經常表揚學生
讓好者更好,差者達標的目的。老師在課堂上應面帶微笑、和藹可親,多鼓勵、贊揚學生,喚起學生友好,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常會在課堂上對學生說:your are all good .a good student is a good luck foe me. So I am pround of you.不管你的學生是優(yōu)等生還是后進生,相信他們一定能把英語學會和學好。在每一月的英語學習之后,我都會對各種能力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進行獎勵,如評選出“十佳語音獎”、“A級學習標兵”、“十大單詞王”、“最佳進步學員”、“學習刻苦學員”等等。
四、教學方法上要不斷創(chuàng)新
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結合教學內容,有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學教學活動,利用活動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我常采取了以下幾種教學方式:
1、利用歌曲輔助教學。利用音樂來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讓新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飄進”大腦。在每學一個話題之前,我都會先教一首英文歌曲作為一個話題的主題歌,用歌聲創(chuàng)造一種氣氛能使學生對未學的樂于求知。若課本中有些話題沒有歌曲,我會自己去收集一些和本話題有關的語言點的歌曲,如Unit4 Topicl Can I help you ?我選用了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作為話題的主題歌,馬上就要到圣誕節(jié)和新年的時間,恰好本話題要學Christmas Day這個詞匯。
2、設置一些比賽環(huán)節(jié)。老師要改變學生整天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聽課和老師單純的說教。為了避免學生記憶疲勞,對復習課的處理,我會對每一個話題進行一次英語知識競賽,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甚至會對一堂課有期待。把全班同學分成16個小組,四人一組,選派一人作組長,進行小組競賽,優(yōu)勝組有神秘禮品送出。 由學生自己輪流主持。把學生剛學完的話題知識點歸納為必答題和搶答題,每組四人分配作答1、2、3、4分題等等競賽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才能的機會,類似于央視目前流行的知識競猜節(jié)目。
3、設置活動環(huán)節(jié)。改變學生座次,形成團團圍座次,他們能促膝談心進行交際練習。把枯燥的英語語言學習用于有趣的英語交流訓練活動,讓學生自由自在、輕松愉快、毫無拘束地與同伴用英語交流,能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思、樂中用,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并體驗到學英語的樂趣以及所學知識的使用價值,從而充分開發(fā)他們學、用英語的潛力。如讓學生充當采訪員,制作調查表;用鮮花的香味色彩,色彩豐富的招貼畫和自制卡片裝點教室,讓學生感到賞心悅目。使他們能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與實踐英語,養(yǎng)成了講英語的習慣,培養(yǎng)了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
4、教會學生運用口訣。在教學過程中靈活使用教學技巧和方法,經常整理一些便于記憶,生動有趣的英語口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比如我在指導學生學習英語中的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的運用時,我就編了一個口訣:有名就要得行(形),無名就要出名。
五、淡化學生的分數(shù),突出英語運用能力。
眾所周知,對于分數(shù)的日益重視已經侵蝕了我們的教學內容,甚至左右了教師的授課重點。以往不過是教學輔助手段的測驗考試,如今已成為評估學生、教師、學校的主要依據(jù),與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平時言行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地肯定和表揚,看清分數(shù),淡化分數(shù),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技能與知識的真正掌握,平時淡化將帶來學生最終真實的高分。學生往往會對教師產生尊敬和喜愛,并轉化為對該教師所教學科的喜愛。學生有更大的進步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有更大的成果,從而能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實現(xiàn)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
我很贊同這樣的說法:一位成功的老師不僅需要豐富的知識,而且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向一個智慧的快樂王國;一位成功的英語老師,不僅是一個語言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畫家、歌唱家、演員,而且應該是一名激情四射的“課堂節(jié)目”主持人。抓住學生的心理,共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