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娜
摘 要:黨的十九大把巡視全覆蓋要求寫入黨章,彰顯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巡察作為巡視的有效延伸,是國有企業黨組織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國有企業業務廣、人員多、運營體系復雜,如何有效開展巡察工作,發揮監督利劍作用,是企業亟需研究的重要課題。本人結合實踐,對巡察模式的創新與運用做粗淺剖析。
關鍵詞:國有企業;巡察;反饋;整改
黨的十九大把巡視全覆蓋要求寫入黨章,彰顯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體現了黨內監督無禁區的鮮明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巡視的重要意義,并對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評判,對落實整改任務、運用巡視成果做出指示,這充分證明了黨中央對巡視工作的高度重視,明確了巡視的戰略作用以及突出地位。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各大型國有企業黨組織應建立內部巡察機制,為基層黨建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巡察工作作為巡視工作的有效延伸,是中央巡視工作向縱深發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基層深入的重要舉措;是強基礎、抓根本,促進企業改革健康發展穩定的固本之策。國有企業多是集投資建設、運營管理、資源開發、維修養管為一體的綜合機構,業務輻射廣、監管任務重、巡察困難多,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組織如何開展內部巡察工作,有效發揮監督利劍作用,是企業內部需要研究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探索巡察模式,創新工作招法
(一)“五位一體”,信息聯動
近幾年國有企業創新工作方式,形成了涵蓋監察室、審計中心、外派監事、外派財務總監和黨委巡察組的“五位一體”監督模式,明確責任、分工把口,充分發揮全方位的警示和震懾作用。但由于以往各個部門都是以自身業務為中心,彼此之間的溝通、聯動較少,使得內部巡察的依據和線索不充分。因此建立多個監督部門 “職責明確、信息共享、報告互鑒、整體聯動”的“五位一體”新概念顯得更為科學、適當,例如在巡察準備階段,通過與審計中心溝通,了解年審、專審查出的問題;與監察部門溝通,提前知曉舉報線索具體情況等,能增強巡察的針對性、協同性和有效性,有的放矢地深入“摸排”,從而達到發揮監督合力,產生共振效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發揮專長,人才共享
國有企業體量大,業務領域廣泛,涉及專業繁多。內部巡察雖為政治巡察,但需要通過對業務工作的檢查,考量領導干部的履職情況。由于巡察組專職人員數量有限,且所學專業單一,使得巡察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制約巡察工作的開展。通過研究發現組建巡察人才庫、采取人才抽調的方式有助于突破人才短缺的瓶頸。根據被巡察單位的實際情況和問題線索,借調人才庫中專業對口的人員,如工程建設方面的線索需要工程技術專業、招投標專業的人才配合;投融資、財務賬套方面的問題需要財會審計專業人才協助巡察等,人才庫的建立一方面壯大巡察隊伍,充實巡察力量,彌補專職巡察員短缺的現狀;另一方面為抽調人員提供了展示的平臺,豐富其履職經歷,提高綜合素質。同時,堅持對兼職巡察員實施“崗前培訓、統一調配、輪崗交流、任職回避”的動態管理方式,為巡察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三)縷順程序,掌握技巧
1、巡察工作時間緊、內容復雜,如何提高效率,在短時間內查找出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制定巡察計劃,做足做細巡察方案是實施內部巡察的前提。在反復實踐積累中提煉出巡察六步法,即前期了解階段、現場巡察階段、撰寫報告階段、巡察反饋階段、問題移交階段和整改落實階段,有效推進巡察管理的規范化。
其中現場巡察階段是關鍵,通過采取多樣的巡察方式,包括聽取專題匯報、列席有關會議、進行個別談話、調閱相關資料、受理來信來電來訪,開展延伸巡察等形式,確保巡察監督全方位、全覆蓋。歸納起來就是“三聽”、“三看”、“三查”。“三聽”就是聽班子自身建設情況;聽中層干部對領導班子的評價;聽一線員工對企業發展的心聲。“三看”就是看黨委、紀委重要會議紀要;看組織架構、干部配備文件;看廉政風險自查工作過程資料。“三查”就是查“三重一大”程序和內容;查招投采購和合同管理情況;查“三公經費”支付情況。堅持抓早、抓小、抓預兆,在聽、看、查的過程中,要讓干部職工切身體會到,問題有人問、違規有人管、違紀有人查的高壓態勢,形成倒逼機制,把反腐敗工作提升到層層預防的高度。
2、在巡察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干部、群眾怕得罪人,對巡察組提到的人和事避而不談或是只表揚不批評,習慣講套話、空話的情況,降低了巡察工作的效率。因此要讓被談話對象明白巡察是對一般性問題的早提醒、早勸阻,是對比較嚴重問題的早剎車、早改正,防止領導干部在錯誤上越陷越深;要讓被談話對象明白內部巡察有別于外部巡視,實際上是對干部行使權力的約束和保護,對濫用權力的越軌行為的防范和矯正,巡察有利于促進決策民主化、勤政廉政;要讓被談話對象相信組織、端正態度、擺正位置,糾正“監督就是不信任”的誤解,主動誠懇地接受巡察組的監督檢查。只有講究談話技巧,契合對方心聲、消除內心顧慮,才能提高效率,讓巡察談話更有效果,以便及早暴露問題、及時更正,保護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二、強化巡察整改,建立長效機制
巡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而巡察整改工作是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有效落實。如果整改工作落實不利、走形式、敷衍了事,那整項巡察監督將失去意義。因此隨查隨改、長期整改成為巡察后期工作關注的重點。
(一)及時反饋,限期整改
1、全面反饋意見,提高重視程度。巡察反饋不是簡單下發巡察報告,而是要讓對方重視、正視查出問題的嚴重性以及抓緊整改的必要性。把巡察反饋的問題按照“六大紀律”等標準逐條進行歸類,在反饋報告中提出意見和建議,明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通過召開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參加的巡察情況反饋大會等形式,公開通報巡察情況。要讓被巡察單位黨委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面臨的嚴峻形勢,黨委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管黨治黨的第一責任,各級干部要履行好“一崗雙責”的使命,并層層傳導壓力。
2、規定整改期限,倒排整改工期。一是要確定報送整改計劃或方案的時限;二是確定提交具體整改落實情況報告的時限。同時堅持政務公開,對巡察整改的內容、預期目標、完成時限、責任落實等內容,在本單位公示,以此接受廣大干部群眾的監督。
(二)定期“回頭”,夯實成果
堅持“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條條有回音”的原則,推動巡察整改動態管理,對已完成的整改任務,組織不定期的專項巡察“回頭看”,形成管理閉環,鞏固巡察成效。實行“清零”管理:立行立改的事項完成后“清零”;專項治理事項完成后“清零”;明確期限的事項完成后“清零”;對于歷史遺留問題等需要長期整改的事項,檢查其推動進程,堅決杜絕整改事項無限期“掛賬”,確保整改最終落地。
開展內部巡察,既是中央的明確要求,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所帶來的形勢所迫、現實所需。巡察工作是國有企業的創新之舉,沒有現成的模式,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與探究,總結經驗,找準角度,才能站在更高的層面挖掘深層因素,提煉問題實質。巡察工作不是一陣風,應努力實現“一次巡察、持續整改、長期受益”的效果。國有企業要將巡察工作視為契機,改進作風、加速發展,激勵干部員工凝心聚力、奮發有為,為推動國有企業黨組織將管黨治黨走向“嚴、緊、硬”,為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系統性、創造性和實效性,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