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月
摘要:《綱要》中明確提出應當培養幼兒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這也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組織生動趣味且形式多元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豐富多元的體育器械是開展幼兒戶外活動的重要保障,通過一物多玩體育活動,能夠進一步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有效發展,同時挖掘幼兒的運動潛質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幼兒園民間游戲如何開展一物多玩,并提出具體的游戲活動策略,旨在進一步提高幼兒園活動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游戲;一物多玩;活動形式
引言
在幼兒園中經常會看到如此場景:教師精心設置幼兒戶外游戲活動,但是幼兒反應出來的情況確實不理想不想玩、不愿意玩、更愿意這樣玩,會讓教師十分尷尬,為什么會出現此類情景呢?筆者在此背景下分析研討,經過分析調查,我們發現雖然幼兒教師能夠精心設置幼兒教學活動,但是大部分幼兒活動主要是以教師的意愿為中心,以教師預設的內容為主線,卻并未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幼兒只能夠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被動式活動。對于此類情況,筆者建議幼兒教師開展游戲活動,應當將幼兒當做教學活動的小主人,能夠將主動權真正的交還給幼兒,使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所以開展戶外活動一物多玩游戲,能夠進一步拓展幼兒思維。
一、民間游戲與幼兒動作發展間的關系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民間游戲種類十分繁多,有助于促進幼兒身體多方位發展,例如“跳皮筋”、“跳繩”、“城門幾丈高”、“荷花荷花幾月開”等各項游戲活動能夠進一步促進幼兒走、跑、跳、鉆等各項肌肉動作的有效發展。通過開展“抓包”、“跳格子”、“彈球”、“背月亮”、“彈蠶豆”等各類民間游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肌肉群發達能力。通過開展“踩高蹺”、“抽七打八”游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促進幼兒身體協調發展。民間游戲活動能夠促使幼兒身體機能有效發展,有助于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所以在幼兒園開展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當應用現有的民間游戲素材,采用以物多玩的形式,充分發揮民間游戲的教育價值。
二、民間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發展
根據相關實踐調查顯示,部分運動類民間游戲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進一步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例如“趕球”、“貼膏藥”、“跳房子”等各類游戲活動能夠促使幼兒身體技能的有效發展,使幼兒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以及勇敢睿智的精神。“抬花轎”、“我是木頭人”等各項活動有助于增強幼兒的自控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幼兒園應當進一步開展豐富多元的民間游戲活動,教師根據現有的游戲活動進行改編和創新,鼓勵幼兒踴躍的參與,能夠使幼兒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現有的民間游戲教育資源充分的開展趣味性活動。
三、民間游戲促進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發展
民間游戲中的部分數學游戲,例如“三六九”、“拾石子”等各類游戲是幼兒在數學游戲活動中感受到事物的數量關系,能夠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對于這種傳統性民間游戲,筆者建議教師可以采用創新型教學方式,例如將“拾石子”這一游戲可以將石子轉化為食物,例如蘋果,引領學生點一點一共有幾個蘋果,拿起這個蘋果放進籃子里,還有幾個蘋果?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積極參與,蘋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同時通過游戲內民間活動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數學能力。教師也可以開展“青蛙跳井”、“老虎吃小孩”等各項棋類游戲鼓勵幼兒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共同玩耍,應用數學方式有效解決游戲中的簡單問題,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同伴意識。過程中可以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進行動手創造應用游戲,一物多玩的形式,給予幼兒一個輪子或者是一根竹竿,鼓勵幼兒開動腦筋想一想,例如有的幼兒會想出騎馬、推車等各項游戲活動,對于簡單的“踢毽子”游戲活動能夠由傳統的單腳踢,轉變為雙腳踢,同伴互踢,踢一下接著,輪流出腳踢等各類花樣。通過創新民間游戲活動形式,幼兒也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在民間游戲活動過程中能夠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更好的感受民間游戲的趣味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民間游戲是幼兒快樂活動的重要源泉,民間游戲這一寶貴教育資源對幼兒的教育活動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筆者建議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正確的認識并關注民間游戲,能夠在現有的教育基礎上深入反思與實踐,能夠充分發揮一物多玩的游戲教育價值。通過民間游戲一物多玩,有助于促使幼兒多元化發展,并且應用現有的寶貴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幼兒教育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烏丙安.中國民俗學[M].郭浮溪,譯.中國民間游戲與競技[M].三聯出版社,2016.
[2]宋智佳.一物多玩創意無限——對幼兒運動興趣的培養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0):58+64.
[3]尤珂珺.相信兒童聚焦學習——軟式體育器械一物多玩中的幼兒行為分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06):68-69.
[4]司立坤.“一物多玩”開展體育活動[N].中國教育報,2017-10-1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