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彤 ,孫宏玉
(1大連大學,遼寧大連,116622;2北京大學,北京,10019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 年)》[1],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列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中。目前,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處于剛剛起步階段,護理教育者及護理管理者正在努力探索能夠與臨床護理專家接軌的教育途徑,并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能力是其勝任護理工作所需的一種專門能力,是順利完成護理專業活動所必需的能力,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整合。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2],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與評價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2014年1月至3月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北京、天津、上海及西部等地區9所高等院校的317名全日制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名,女300名。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問卷采用自行設計,主要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就讀研究生前的護齡、初始學歷、就讀研究生期間完成實踐時間、導師指導頻率等。
1.2.2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自評問卷 根據朱麗娜[3]通過Delphi專家咨詢法構建的《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結合相關文獻[4-7]自行設計,包括7個維度,57個條目,各維度權重與《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一致,分別為臨床護理能力(權重=0.2350,條目數=13條)、溝通協調能力(權重 =0.1459,條目數 =7條)、科研能力(權重 =0.1013,條目數 =9條)、教育能力(權重=0.1134,條目數=7條)、管理能力 (權重 =0.0943,條目數=6條)、專業發展能力 (權重=0.1234,條目數 =8條)和專業人文素養(權重 =0.1867,條目數=7條)。各項條目均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0=完全不符合,4=完全符合)。統計時將得分按照維度的權重進行百分制轉換,條目百分制轉化后得分=25×條目評分×w(i),其中w(i)為第 i維度在專業能力自評問卷的權重,為第i維度的條目數,總分為0~100分,得分率<60%說明能力較差,得分率≥60%且<75%說明能力中等,得分率≥75%說明能力良好。該問卷各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 0.834~0.914, 總問卷的 Cronbach’s α 系數為 0.961[8]。
調查前征得各高校護理學院和被調查者同意,研究者親自或者培訓調查員到各院校發放調查問卷,并由研究者盡快收回或由經培訓的調查員統一回收及寄回給研究者。共發放問卷330分,回收有效問卷317份,有效回收率為96.06%。
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一般資料、專業能力得分采用頻數和均數±標準描述;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一般資料對其專業能力的影響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其專業能力影響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總分為(72.56±10.51)分,總分得分率為 72.56%,各維度得分及得分率見表1。
表1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得分情況 (n=317;分,±s)

表1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得分情況 (n=317;分,±s)
維度專業人文素養溝通協調能力專業發展能力管理能力臨床護理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專業能力總分理論最高分值18.6714.5912.349.4323.5010.1311.34100.00得分15.20±2.4511.18±1.818.95±1.506.66±1.3216.20±3.046.89±1.597.43±1.7172.56±10.51得分率(/%)81.4176.6372.5370.6368.9468.0265.5272.56排序1 2 3 4 5 6 7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一般資料對其專業能力的影響見表2。從表2可見,就讀研究生前的護齡、就讀研究生期間完成實踐時間、導師指導頻率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的影響。
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包括年齡、就讀研究生之前的護齡、就讀研究生期間完成實踐時間、導師指導頻率作為自變量(具體賦值方法見表3),以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總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從表4可見,就讀研究生之前的護齡、就讀研究生期間完成實踐時間、導師指導頻率是影響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的主要因素(均P<0.01)。
表2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一般資料對其專業能力的影響 (分,±s)

表2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一般資料對其專業能力的影響 (分,±s)
項目性別n 專業能力總分t/F P 兩兩比較結果男 女年齡(歲)<25 1 25~28 2>28 3就讀研究生前護齡(年)<1 1 1~5 2>5 3初始學歷中專大專本科就讀研究生期間完成實踐時間(個月)<1 1 1~12 2>12 3導師指導頻率(次/月)<2 1 2~3 2>3 3 17300143141332227520850259138131481217512172.96±11.3072.54±10.4971.08±10.0773.64±10.2677.40±9.9671.29±10.6974.97±9.6877.46±8.7479.46±8.8272.30±9.6072.40±10.6970.58±9.5872.70±10.6778.11±10.9470.34±9.7073.40±8.8174.31±11.97-0.161 0.8725.3670.0055.9190.0031.7790.1719.281<0.0014.5410.0111 與 2(P=0.036)2 與 3(P=0.074)3 與 1(P=0.003)1 與 2(P=0.008)2 與 3(P=0.339)3 與 1(P=0.011)1 與 2(P=0.093)2 與 3(P=0.002)3 與 1(P<0.001)1 與 2(P=0.049)2 與 3(P=0.563)3 與 1(P=0.004)

表3 自變量賦值方式

表4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強調的是研究生需具備護理專業崗位所要求的專業能力和素養,能夠運用護理專業領域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有效從事護理專業工作、解決護理專業問題[9],因此,護理專業能力是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養環節。相關研究結果顯示[10-11],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處于中上水平。本研究結果同樣表明,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于中等水平,總分為(72.56±10.51)分,總分得分率為 72.56%。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在就讀研究生之前,護齡為1年及以上者占29.97%,獨立承擔護理工作的經驗能夠使護士得到快速成長,使其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和服務能力得到鞏固和加強,為碩士階段理論學習、臨床實踐與科研訓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均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我國全日制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選拔方式包括全國統一考試和推薦免試兩種方式,護理碩士研究生若想通過全國統一入學考試,需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及臨床思維的能力,對護理學專業比較認可;推薦免試入學的學生更是成績優異,德、智、體各個方面表現優異的全面發展人才,較為嚴格、客觀的招生選拔機制保證了學生的專業人文素養和溝通協調能力。本調查結果還發現,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臨床護理能力方面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本研究采用的調查問卷參照了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直接參與臨床護理實踐的高層次、應用型、專科型護理人才,在臨床護理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院校結合院校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參照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著重于培養這幾方面的能力,因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包括各學習階段的研究生,隨著碩士階段理論學習與護理實踐,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護理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能力也會逐漸加強。
3.2.1 就讀研究生之前的護齡 本研究結果發現,就讀研究生之前的護齡是影響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的主要因素;護齡越大,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越好。由于有臨床工作經驗的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更加熟悉臨床護理工作,其在臨床工作階段,與醫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相互配合共同為患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鞏固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提升了臨床護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時,在臨床工作中體會到了不斷學習的重要性,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在碩士學習階段更加努力,進而發揮自身優勢。李小芒等[10]研究發現,高職稱的研究生核心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高于低職稱的研究生,低職稱護理碩士研究生缺乏臨床磨礪,各方面經驗相對不足,隨著職稱和護齡的增長,經驗不斷地積累,能力水平也逐步提高。提示護理教育者要為缺乏臨床經驗的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制訂更加細致的臨床學習計劃,加強高級護理實踐理論學習,提供更多參與專業實踐的機會,及時反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其專業能力。
3.2.2 就讀研究生期間完成實踐時間 護理實踐作為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就讀研究生期間完成實踐時間是影響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的主要因素。臨床護理實踐是培養專業學位護理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徑,可以增加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科技能操作能力、科研能力、教學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臨床判斷能力,在實踐中研究生自身價值也得到體現,可增強職業情感,增加專業認同感[12],同時,實習時間的延長,使研究生更好地融入到科室集體中,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科室氛圍都使研究生有較好的歸屬感,從而促進研究生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護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應重視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護理實踐,根據學生專科方向具體規定實踐的時間和內容,使學生和臨床實踐指導者在具體實踐中能夠明確自己的任務和目標,同時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注重專科護理實踐效果,提高其培養質量。
3.2.3 導師指導 導師對學生的指導頻率由導師決定,不同導師對學生的指導存在較大差異。本研究表明,導師指導頻率高的學生專業能力更好,尤其在臨床護理能力方面有明顯的體現。在實踐開始前,導師根據研究生的專業方向、工作經驗和教育背景,與臨床帶教老師、研究生共同制訂詳細的實踐計劃,包括安排輪轉科室、制訂具體的目標和評價方式等,在整個實踐過程中,研究生定期總結并向導師匯報實踐成果。導師在培養研究生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指導頻率高,能夠提高師生溝通效果,導師能夠更及時地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足,引導、組織、協調和協助研究生完成實踐目標。因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導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管理部門則應進一步明確導師職責,以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培養質量。
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能力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就讀研究生之前的護齡、就讀研究生期間完成實踐時間和導師指導頻率是影響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的主要因素。注重學生臨床護理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能力的培養;為缺乏臨床經驗的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制訂更加細致的臨床學習計劃,加強高級護理實踐理論學習,提供更多參與專業實踐的機會;根據學生專科方向具體規定實踐的時間和內容,使學生和臨床實踐指導者在具體實踐中能夠明確自己的任務和目標,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注重專科護理實踐效果;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對提高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的培養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1]黃寶印.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0):1-7.
[2]楊嬋娟 ,張云美 ,羅珩.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現狀[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3):178-180.
[3]朱麗娜.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D].北京:北京大學,2013.
[4]劉明,殷磊,馬敏燕,等.注冊護士核心能力測評量表結構效度驗證性因子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8, 43(3):204-206.
[5]BALDWIN K M,CLARK A P,FULTON J,et al.National validation of the NACNS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ore competencies[J].J Nurs Scholarsh, 2009, 41(2):193-201.
[6]譚靜,朱京慈.構建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標體系的研究[J].護理研究, 2011, 25(12A):3196-3199.
[7]TAKASE M,TERAOKA S.Development of the holistic nursing competence scale[J].Nurs Health Sci, 2011, 13(4):396-403.
[8]岳彤.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應用[D].北京:北京大學,2014.
[9]李繼平,張宇斐,李李.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 實 踐 能 力 培 養 [J]. 中華護理教育,2015,12(10):730-733.
[10]李小芒,張平,趙紅.護理碩士研究生的護士核心能力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 2010, 7(9):423-425.
[11]紀翠紅,翟惠敏,王惠珍.護理碩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2,27(10):72-74.
[12]王淑粉,張艷,楊培常,等.護理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臨床實踐體驗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4,35(1B):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