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會采取更靈活的戰術,突破中國的外交圍堵”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崔明軒
參
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受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宣布捐100萬美元給世界衛生組織(WHO)。這種看似“以德報怨的慷慨”其實暗藏殺機,一旦被拒絕,臺灣當局又可大肆攻擊大陸“打壓”。不少島內媒體質問,以捐款換“外交空間”,蔡英文真能如愿嗎?
走回“金錢外交”的老路
一個月內,兩個“邦交國”宣布與臺“斷交”,加上又無法參加WHA,民進黨當局鼓吹的“踏實外交”受到挑戰。據臺灣《中國時報》27日報道,面對接連失利,蔡英文26日接見臺“世衛行動團”時宣布,臺灣將捐贈100萬美元給WHO,作為對抗埃博拉病毒的基金。她隨后在臉書補充稱,這筆錢原本準備用于和布基納法索的“外交”合作上,“但從現在開始,我們會采取更靈活的戰術,突破中國的外交圍堵”。
關于這100萬美元如何捐出,臺“外交部”稱,2014年臺灣就擬捐助WHO等聯合國機構,參與對抗埃博拉疫情,但聯合國方面當時表示有困難,無法接受捐助,該款就轉捐贈給美國疾病管制署基金會;對于這次捐贈名義及方式,將通過相關管道,了解“妥適辦法”。臺“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還透露,他們抵達WHA時,就有相關團體詢問是否可以捐款幫助對抗疫情,當時他們就表示“臺灣無論是人或是錢,早就準備好了”。
臺灣《聯合晚報》分析稱,蔡英文捐錢給WHO,背后目的是希望國際社會不要忘記臺灣,讓臺灣艱困的“外交”有出路。但她剛批評大陸“玩弄金錢外交的手法讓國際社會不滿和疑慮”,宣稱“不會與中國進行金錢外交競逐”,卻突然宣布捐助WHO,不免讓各界錯愕。文章說,回想陳水扁時期的“金錢外交”,他上任后2000年第一次出訪,就捐贈多米尼加、哥斯達黎加和布基納法索等超過3億美元援助;2005年拿出2.5億美元投資“友邦”,在著名的“巴新案”中,3000萬美元的金援又不翼而飛。
“千金小姐”的做法是“敗家”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黃奎博稱,蔡當局想向島內外展現“以德報怨”的形象,假如這次WHO沒收下錢,就可以再繼續打“中國打壓”的“悲情牌”。臺大政治系兼任教授楊永明稱,宣布捐款的時間點很敏感,難免引人聯想“蔡政府是否想借機表達‘我們仍有能力做出貢獻,向國際社會凸顯WHO對臺灣的不公平待遇?”《聯合報》稱,雖然對大陸來說“再添一筆打壓臺灣的例子”或許無所謂,但此舉等于給臺灣聯結世界的機會。
國民黨質疑,捐錢給WHO換“外交”空間,蔡當局是宣布進入“金備競
賽”嗎?發言人洪孟楷稱,如果是因布基納法索“斷交”臨時決定捐款,豈不更坐實“金援外交”,臺灣又有多少百萬美元可以讓蔡英文加碼?他批評說,前線“外交”人員再優秀,在這樣的政治意識操弄下,也只會“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不少網民痛斥蔡英文是“敗家女”,稱“布基納法索都斷交了,好不容易可以省下100萬美元,馬上就丟給不承認我們的WHO”。還有人表示“千金小姐”的做法不意外,“反正花的是政府的錢,完全動不到她自己的”。
捐多少錢也進不了世衛
至于捐款能否換來參與國際組織的門票,島內更加不看好。前“外交部長”歐鴻煉稱,蔡當局不搞好兩岸關系,每次只會講狠話,現在參與國際社會做公益是好事,但臺灣不可能因此加入WHO,因為關鍵仍在中國大陸。另一
名前“外交部長”程建人直言,蔡英文若想借捐款加入WHO或參與WHA就不要寄予厚望了。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回顧稱,2009年他率團參與WHA,當時臺灣欲捐贈500萬美元等值流感疫苗或藥物,卻遭在野的民進黨痛斥,最后破局。他說,若花100萬美元就能參與WHA,這錢當然花得值得;但事實上,臺灣就算花10億美元,在現今國際情勢下,也不可能參與WHA。
《聯合晚報》批評稱,民進黨執政兩年來痛失4個“邦交國”,但每次“斷交”后,蔡英文當局的反應都是推卸責任,卻無人問津具體改善兩岸關系的方式。事實證明,“金錢外交”并不會增進實質關系,在大陸實力日益增強的今天,要比撒錢臺灣也贏不過對岸,“這會贏得國際友誼,還是引爆更進一步的外交沖突?蔡政府不能沒評估就率爾行事”。《聯合報》27日也表示,兩岸力量懸殊,已是有如天壤,若不尋求在兩岸之間解開死結,這筆捐款仍無法扭轉臺灣國際參與的現況,世衛大會也不可能因此就幫臺灣打開一絲門縫。▲
環球時報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