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盛大開幕。在這場以“數字”為核心的大會上,浙江數字元素亮點紛呈。
2003年“數字浙江”正式提出。15年來,浙江始終堅持推動數字經濟落地生根,并由此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如今,“數字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2.9%。同樣,數字經濟也在重新定義浙江經濟。來自浙江省經信委的數據表明,浙江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浙江數字經濟規模已連續4年超萬億元。2017年,浙江信息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958.5億元,同比增長22.8%,穩居全省八大萬億產業之首。
浙江的數字經濟領先,不僅體現在產業發展方面,也鮮明地體現在了政務服務上。而此次峰會的意圖恰恰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為主題,展示我國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最新成果。
浙江“最多跑一次”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入選本屆峰會數字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截至2017年底,“最多跑一次”的實現率和滿意率分別達到了87.9%和94.7%。截至目前,通過“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已有13500多個可共享數據項,數據共享月均近1000萬次,數據每調用一次,就意味著數據代替群眾交了一份材料,群眾少跑了一次腿。
浙江省發改委申報的“浙江政務服務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2.0版”也同時入選全國電子政務領域優秀實踐成果。
日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高舉鄉村振興大旗,全面開啟新時代“三農”發展新征程。
《行動計劃》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共十個部分、四十四條,按照“654”的框架排篇布局,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行動計劃》提出的具體目標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廣大農村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2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高水平推進;到2035年,鄉村振興目標基本實現,全體農民共同富裕走在全國前列,農業農村現代化率先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全體農民共同富裕高標準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高水平實現。
4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技術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收購基于阿里對芯片領域的長期關注和自身業務需求,并且希望借此收購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芯片競爭“新賽道”上提升中國芯片競爭力。
公開資料顯示,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目前,該公司已成為我國極少數基于自主指令架構研發嵌入式CPU并實現大規模量產的CPU供應商。截至目前,中天微部分特定芯片的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7億顆,產品應用于物聯網智能硬件、數字音視頻、信息安全、工業控制以及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