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琴
【摘 要】 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占據教學的重要地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本文針對讓數學貼近生活的對策進行研究。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數學;生活化
晦澀難懂的理論的形成都源于人們在生活中的智慧積累。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正是產生知識的源泉。而這些知識大多抽象難懂,尤其是在數學方面最為突出。對于小學生來說,身心都不成熟,變通能力弱,面對難懂的數學問題,他們總是有深深地無力感。而老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比較落后,由此形成了“老師大力灌輸知識,學生無力接收”這樣的尷尬關系。在這種關系下,老師學生的任務都很繁重,卻達不到預期效果。
所以,在小學教育教學中,要是想讓學生真的“學好、學活、學精”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讓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無疑是一個正確選擇。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小學生們輕松學好數學。
一、通過介紹數學起源來進行數學生活化教學
數學學習的過程,學生往往都有枯燥乏味的感覺。其實產生這種感覺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數學的教學偏重理論,脫離生活實際。基于此,在課堂導論引入的時候,應聯系實際生活舉例引導學生走入數學的世界。
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展開介紹數學的來源,提起學生的興趣。將晦澀難懂的數學理論與生動現實的日常生活相關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既能身臨其境般地理解難懂的數學原理,還可以牢牢地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本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2小節分別是介紹了“1~5的認識”和“比大小”,一開始接觸數字,孩子們其實是比較陌生的,雖然生活中離不開數字。這兩者可以放在一起進行導論。教師可以用平時同學買零食花錢來引入。提問“平時你爸爸媽媽給你多少錢零花錢呀?”或者“你買一只雪糕多少錢呀?”“買五只又是多少錢呢?”以及“給你一元和一百元,你要哪個呀?”等等。用這類問題來讓同學們熟悉1~5的數字,引入比較的概念。學生也不會感到費力難懂。在輕松有趣的情況下,掌握了知識。
二、通過介紹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來進行數學生活化教學
根據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新要求,要求對小學生的教育要引導為主,減少死記硬背的生硬內容,教師生動形象的教學,學生輕松愉悅的學習。當今教育理念是打破應試教育,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全方位的人才,這就要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讓數學為生活服務。這樣的行為對學生們的發展與成長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教師需要用自己多年的生活經驗以及總結出學習數學的“小竅門”來對同學進行指導,將同學們引導到他們所熟知的領域,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生活中的數學。”
例如1: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8小節“納稅”以及第9小節“利率”。可是這兩節課涉及的知識可以說是非常實用了。六年級的孩子大多在12、13歲左右,對于很多事情已經開始接觸了。包括自己存自己的壓歲錢。學了利率這一節課,學生就可以自己算出自己存壓歲錢能得到多少利息了。比如布置思考題“小明收到壓歲錢2000元,存入銀行存定期。年利率3.56%,一年后小明可以收到多少錢?”在學習之初促進學生們預習課程,積極思考。在學習知識后讓學生們自主解決,帶著問題去學習,認真程度是不一樣的,解決問題后也更能有效地掌握知識。
例如2:納稅方面的知識,對于孩子可能就更陌生了,雖然稅一直在我們身邊,但是孩子沒有切身地體會到稅的存在。但是老師和家長對稅務都不陌生呀。所以老師可以布置一個任務就是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每個月工資多少?實際拿到的工資又是多少呢?這中間的差價是什么哪?”最終理解稅是什么。這些問題看似雜亂,其實其中的邏輯很強,學生如果搞明白這些問題,在通過家長與老師的解釋,學生理解稅務知識也會很容易。簡單易懂,實用性強。既能培養學生的理財能力和收益觀,又能理解數學理論。一舉兩得。
三、通過解決生活方面應用題來進行數學生活化教學
這也是數學應用題存在的意義之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句話幾乎伴隨了中國的發展史。理論只是概念性的東西,是為了解決問題服務的。不光是數學理論,醫學理論、法律條文都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健康與權益而存在并發展的。但是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與現實的關系卻總是被忽略。所以需要有像應用題這樣的“橋梁”來讓同學們把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一來,也讓同學們真真正正的認識到了數學的實用性以及多種用途。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繼而愛上數學,征服數學。
例如:數學上一個經典案例“雞兔同籠”正是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完美結合,題目是這樣的:“雞有兩只腳,兔有四只腳,在籠子里共有的腳數,求雞兔各有幾只?”我認為這個問題經典之處就在于他是典型的用數學方程理論,來解決現實中可能真實發生或者遇到的問題。
總而言之,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數學扎根于生活,同時也服務著我們的生活。教師們要善于總結生活經驗以及其中蘊含的數學原理。通過這些經歷啟發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善于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并且對這些原理加以運用去解決實際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同學們真正的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不僅僅在考試中能取得一個好成績,更要能夠靈活的運用數學,為自己的生活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晨.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2016.
[2] 溫曉青. 小學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D]. 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3] 屈改婷. 延安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 延安大學,2016.
[4] 趙建平. 淺談小學數學問題生活化的策略[J]. 考試周刊,2018(8).
[5] 解靜靜.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 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1).
[6] 張雯.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J]. 考試周刊,2018(13).
[7] 賈紅.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 考試周刊,2018(1).
[8] 李海霞.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 學周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