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麗
【摘 要】 微課雖然時間短,但是也正是因為其時間短才能夠發揮出諸多的作用,讓教學變得更精彩。在文中就如何制作出優質的微課提出幾點建議,以期可以為微課制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 英語教學;微課;制作
2015年12月7日—18日,我校舉辦了“新芽杯”教學比賽,其中一個比賽項目就是微課。我作為參賽選手,通過自己對微課的一些淺顯的了解,設計出了一節以語法點為主要內容的英語微課。以下是我對這節微課的一些認識。
一、微課——由陌生到熟悉
首先,微課的基本含義是什么?簡而言之,微課是指在10分鐘內(最好控制在5-8分鐘),有明確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例。
了解了微課的基本概念,針對微課的特點,在英語微課中,我們可以選題的類型有語法點,詞匯,閱讀策略的講授等。雖然一節微課只有幾分鐘,而且只是圍繞一個知識點,但是它同樣要有導入,講授,練習,語言輸出等環節。它的標準也很高,要做到“短,小,精,悍”。
二、確定題目
在弄清楚微課的基本概念之后,就是最令人頭疼的選題環節了。正當我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經過我們英語組同仁的共同探討,我決定講人教版必修二Unit2 Olympic Games中的語法項目: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之所以選擇這個題目,是因為大家對奧運會這個話題比較熟悉,而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內容不多,比較適合一節微課的量。
三、微課設計
首先,我通過幾張圖片,提出問題,讓學生回顧Unit 2 Olympic Games中An Interview這篇文章的相關內容。接著我要求學生關注這些句子中的謂語動詞,發現它們結構的共同點。通過回顧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再導入目標語法項目。符合學生從已知到未知的學習過程。
然后,我借助圖片又向學生提出問題:“In which city will the next Olympic Games be held ?”然后通過呈現一篇有關里約奧運會的相關報道,要求學生關注謂語動詞,總結語法結構。接著,在我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觀察該目標語法項目的特點進行歸納總結。
第三個環節就是操練。在這一操練項目中,我精心挑選了有關最后語言輸出相關的一些圖片,并在設計中,先給學生幾張有詞匯支持的圖片,再給學生沒有詞匯支持的圖片,讓學生發散思維,進行開放性描述。
在課程的最后,我展示出范文給予學生參考。
四、微課錄制與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把教學重點放在真實情境的創設上,首先圍繞文本創設和奧運會相關的語境,最后創設和學生生活相關的語境,使學生們將語法結構運用到不同的語境中。在微課錄制之后,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比如學生在最后的語言輸出會不會一味地只用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學生會不會對不同的被動語態產生混淆?這些都是我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五、小結
經過這次微課的錄制,我認為要上好一節微課教師要做好以下兩點準備:
1. 要選好題目,微課不能超過10分鐘。所以選題不要太難。
2. 教師必須對所講的內容非常熟悉,這樣才可以做到,表達流利和對攝像頭有較好的眼神交流。
【參考文獻】
[1] 杜宏. 微課制作及應用的幾點思考[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
[2] 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 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OL]. 遠程教育雜志,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