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果
【摘 要】 如何引領孩子們在比較短的時間學會討論,學會包容,學會有效地提高合作效率;如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小組中的作用,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自我的存在;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制度,是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小組合作;全面發展
一、認識自我,培養自信
小組成立之前,結合班上學生生情和學情,對小組的構建進行細致思考。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學本式“卓越課堂”的學習方式是陌生的,孩子們覺得新奇,充滿了激情想去嘗試。為讓小組的成立更有效,減少同學之間的矛盾,做了以下籌備工作。
(一)學生認識自我優點。利用不同場合,不同活動形式介紹自己的優點,增強主人翁意識,培養孩子主動為集體爭光的思想。
(二)關注同學,發現優點。要求學生遇到問題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同學,認可同學的長處,讓其感受到來自同學的信任。
(三)推選優秀同學,做小組長候選人。可以選別人,也可以推薦自己,從而樹立愛集體的意識,感受自己在集體中的重要性。
(四)學會思考,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組長與組員達成雙方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小組和組員的確定,既體現民主,又體現集中。
二、小組管理,靈活有度
孩子們成立了小組,他們會捧出一顆顆真誠的心來表達自己對小組和成員的喜愛。我建議組長,成員的每次建議,要認真傾聽;每次活動,要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同學有建議,要樂于接受,有問題,共同商量解決。7、8歲的孩子的認知畢竟有限,解決問題的方法過于簡單,矛盾時有產生。我選擇活動來磨合孩子們之間的矛盾,讓孩子們找到相互存在的價值。
幾年時間,學校或班級活動,孩子們主動參與的意識提高,綜合能力也得到提升。每周的“好書分享”“作文分享”,小組長負責安排,組員協調完成;四年級家長開放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童話故事”表演,給家長們呈現了一臺精彩的童話故事;五年級參加朗誦比賽,組長并布置好相關任務,他們相互協作,勇奪學校第一名;六年級“詩詞大會”,詩詞背誦,演唱,文學常識的搶答,當觀眾的我享受了一場精美的“詩詞盛宴”。
三、合作學習,呈現精彩
在小組合作中最容易出現的情況有兩種:
(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最后匯報的是自己的認識,小組合作形同虛設。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有:自我意識較強,對同學不夠信任,缺乏合作的能力。
(二)遇到一個問題,由于角度的不同,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爭得面紅耳赤。記得一個小組兩個孩子為一個問題觀點的不統一在課堂上激烈爭吵,我告訴孩子,“卓越課堂”中的小組合作是大家進行討論,思維的碰撞,從而成員達成共識。在不斷的碰撞下,成員參與意識強烈,討論氛圍濃厚,匯報精彩呈現。
四、樹立理想,激勵共進
學本式“卓越課堂”自走進校園來,確實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性原則,全面落實了“三維目標”理念,符合學生實際,全面,明確,具體,操作性強,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先學后導,互助展評”的模式真正將學生放到了學習主的主題位置。孩子在一次次合作中不斷總結和創新出一些共同學習的方法。孩子有思考的空間,老師提供平臺,更好地與他人合作,在班級中找到適合的位置,看到自己的作用,體驗到自身的價值。
社會在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讓學生們從小懂得與人合作,明白團隊的重要。
【參考文獻】
[1] 宋崇玉. 小組合作開放式教學[M]. 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5.
[2] (美)南希·弗雷(Nancy Frey). 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效率[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