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東海
(淮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互聯網+”行動計劃于2015年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目的是在生產要素配置過程中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將互聯網的成果切實應用于經濟發展中?!盎ヂ摼W+”的創新理念為金融、教育、醫療、物流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迅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這一大背景下,“互聯網+”與體育產業進行了深度融合,并形成了“互聯網+體育”這一熱點詞匯,并受到體育領域的重視。于是,如何通過“互聯網+”構建高校智能體育公共服務平臺模型,成為很多高校體育教師研究的重點。
在被調研的高校中,所有的高校都有WAP網站或微信公眾號等形式的校園移動互聯網服務平臺,但只有3所高校有校園App服務平臺。在內容方面,大多數高校側重介紹學校概況、專業劃分、師資力量介紹、成績查詢等方面的內容,只有大約20%的校園網站或公眾號上設置了校園體育模塊,但是這些體育模塊推送的消息主要是課外體育活動、運動會相關信息、大學生體能測試等方面,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至于校園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幾乎很少有學校專門構建。
從圖1可以看出,在大學生所擁有的移動終端設備中,智能手機位列第一,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而擁有筆記本電腦的學生所占比例也達到62.30%。由此可見,智能移動終端上網已成為當前大學生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由圖2可以看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傳統的閱讀書刊、觀看電視節目變成通過智能移動終端獲取信息。隨著大學生信息獲取方式的變化,構建高校智能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從圖3可以看出,休閑娛樂是大學生關注體育信息的主要目的,所占比例高達58.6%,欣賞體育競賽是大學生關注體育信息的另一主要目的,占比為51.00%;另一較為重要的原因是了解體育動態,占比為49.2%。由此可見,當前大部分的大學生還是比較關注體育信息,構建高校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具有一定的現實基礎。

圖1 大學生擁有移動終端設備統計分析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信息平臺主要為師生提供一些體育方面的常識、體育新聞等內容,這些遠遠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因此,為了滿足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構建高校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十分有必要,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完整的,集體育信息咨詢、健身康復指導、健康心理咨詢、體質監測評價等于一體的體育公共服務系統。此外,高校還可以聯合起來開發一款基于高校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的手機App軟件,軟件包括以下內容:(1)將高校的信息資源呈現到軟件中,通過定位功能可以搜索學校體育場館的相關信息,如體育場館圖片信息、項目介紹、最新的排期數據等。根據這些,學生可以隨時預定體育場,更方便地享受體育公共服務;(2)搭建社交平臺,與普通健身愛好者分享運動體驗,形成線下健身活動;(3)建立高校合作的體育商城,提供各類健身產品,如運動電子產品、健身器材、健身療養等商務服務;(4)建立評價反饋平臺。根據學生的使用情況和信息反饋,應對高校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改進,不斷豐富體育內容,拓展模塊功能,從而使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
高校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的框架設計結合了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并以體育資源和高校體育信息要素為基礎,為學生提供健身咨詢指導、裝備購買、場地預訂、體育文化交流和個性化體育需求等服務。最終目標是實現高校教師和學生高度參與體育鍛煉的發展目標。該平臺主要分為5個方面:數據庫管理、存儲管理、連接管理、安全控制和完整的數據服務總線。
高校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的系統結構分為數據采集業務層、數據訪問和數據呈現層、數據管理和決策層3個層級。高校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系統一方面可以通過Web應用方式供PC端訪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移動設備訪問。同時開發無線接口和Web應用程序,可以快速將PC端的功能復制到App中,因為這兩者是基于相同的應用程序的。
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可以為師生提供全球體育新聞、校園體育新聞等方面的體育資訊,以便于學生及時了解國內外最新的體育動態。其中,全球體育新聞模塊可以包括視頻播放、圖片展示、新聞推送、留言板、觀賽提醒等模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個性化訂閱。校園體育新聞模塊可以為用戶推送校園體育新聞、體育文化節、運動會信息等方面的內容。在體育資訊模塊,師生可以自由觀看體育賽事、談論體育、發表評論等。體育資訊是只會體育公共服務平臺最基本的內容。豐富的體育資訊能夠極大調動師生使用平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體育教學角度來講,體育資訊能夠極大拓展體育教材的廣度與深度,對體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圖2 大學生獲取體育信息途徑調查

圖3 大學生關注體育信息的目的調查
線上自主選課,即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或體育教師,并查看所選課程的課程安排。這種方式可以解決學生選課過程中的各種復雜環節,使學生在體育課上“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就目前來看,一些大學生之所以不喜歡上體育課,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教師講授的體育知識或教師的課程安排。線上自主選課給學生的體育學習更多的自由,讓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意愿選擇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師,從而提高了學習動機。線上自主選課是體育教學貫徹“以學生為本”的重要表現,它強調體育教學肯定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主體需求。另外,課程安排查詢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有了更加明確地認識,從而制訂出更加科學的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
管理員可以上傳整個學校學生的體能測試數據,系統會自動分析上傳數據,并實現學生個性化的體能測試報告,讓學生了解自己身體的薄弱項,并根據系統給出的建議進行系統的訓練。相比教師線下對學生的體能測試,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借助先進的數據統計軟件將更加科學嚴謹的體能測試數據報告以文字、圖片、表格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可以直接將體能測試報告下載到自己的電腦、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中。下載之后,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閱覽。相比傳統的紙質體能測試數據報告,存放在電腦、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中的電子體能測試數據報告保存更長久。
師生互動模塊的目的是讓教師在課余時間幫助學生回答體育方面的各種問題,方便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課外體育鍛煉。當學生有問題時,體育教師可以及時回答,這種互動無疑能使教學、學習和實踐有效統一。在智慧體育平臺上,師生互動可以通過在線留言、論壇發帖、QQ或微信在線交流等方式進行。與線下體育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相比,智慧體育平臺上的師生互動打破了線下師生互動的時間與空間限制,不僅提高了體育教學質量,而且構建了和諧的師生關系。
通過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隨時查看體育場地的使用情況并提前預訂場地,這樣可以很好地解決體育場館的管理問題,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場地利用率。學生可以定制體育場館使用提醒,系統將定向推送體育場館的動態,以滿足學生不同借閱模式的需求。
體育普及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各種運動場地、運動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項,幫助大學生如何選擇合適的體育運動項目,向學生普及科學的健身知識、運動方法、運動飲食搭配、健身計劃等。體育普及能夠有效補齊體育課堂教學的短板,對增強學生的體育認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有重要意義。
智慧體育公共服務平臺的構建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極大地提高了高校體育的信息化水平。高校應基于大數據技術,合理地構建智慧體育框架下的公共服務平臺。為了更好地構建這一平臺,應切實做到數據標準化共享,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做好數據統計和分析,為決策提供扎實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