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潔,荊 雯,李 洋
(1.渤海大學體育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2.渤海大學大學體育教研部,遼寧 錦州 121013)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推進,可見現代中國對體育鍛煉促進健康發展的重視。要提高國民健康素養水平,就必須重視體育鍛煉,學校體育對全民運動的開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學校體育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傳授體育知識,教會學生體育鍛煉方法,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質,并養成鍛煉的好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基礎。因此,對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及對策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以渤海大學學生為調查對象,對渤海大學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2.1.1 渤海大學學生對自身身體素質的認識情況 人的身體素質水平不一,主要由人體運動器官的解剖和生理特點、肌肉工作時的供能狀況決定。 好的身體素質是體育鍛煉的根本條件,學生對自己身體素質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影響體育鍛煉的參與度。調查顯示,有5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一般,26.28%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較好,9.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很好。可見,目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但還有少數同學幾乎不鍛煉。我國體育人口的判定標準是每周參加3次體育運動、每次30min以上、每次運動強度在中等強度以上。調查顯示,只有32.56%的學生達到了判定標準。
2.1.2 影響參與體育鍛煉的因素 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看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鍛煉動機。調查顯示,96.83%的學生覺得體育鍛煉比較重要、非常重要和一般重要,只有3.17%學生覺得體育鍛煉不重要和無所謂。研究發現,影響渤海大學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觀因素,56.9%的學生覺得課業負擔重、課余時間少,使學生身體疲勞,但他們卻忽略了體育鍛煉有助于緩解精神疲勞;45.35%的學生沒有同伴陪同就不參加鍛煉,說明學生害怕孤獨,缺乏獨立自主性,忽視了體育鍛煉還可以結識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新朋友;29.3%的學生對體育鍛煉不感興趣,對于體育課程也只是為了修學分應付考試,無法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7.91%的學生因為害怕受傷而不去參加體育鍛煉,要知道在運動中的有些損傷也是可以避免的。從客觀因素上講,34.19%的學生受天氣因素影響,可以看出學生的意志品質不是很好,遇到不好的天氣就不去參加體育鍛煉,學生可以選擇室內場館加以鍛煉;23.02%的學生因為身體素質不好不去鍛煉,這部分同學在體育鍛煉意識上仍有欠缺;9.3%的學生對體育場館設施不滿意,這說明學校的體育設施還存在著不足,有待于提高。
2.1.3 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偏好分析 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立意義的主體,學生間也存在著個性差異,因此每個人的體育鍛煉偏好都有所不同。調查顯示,65.81%的學生平常以班級體育課的形式進行體育鍛煉,50.7%的學生平常自行結伴鍛煉,24.65%的學生平常去健身房鍛煉。學生期待去健身房參加體育鍛煉的占54.19%,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健身房鍛煉深受學生歡迎。數據調查反映,學生們對學校體育設施也并不滿意,學生對室外羽毛球場的不滿意程度最高,占比40.47%;其次是西操場足球場,占比28.84%。這說明學校的體育設施仍然存在著問題,場地設施不夠完善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學校需要對場地設施加以改善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體育鍛煉場所。
體育鍛煉動機是學生參與和維持體育鍛煉行為的心理動力,它直接決定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強度、頻率和效果。大部分把增強體質的動機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減肥健美,還有釋放情緒壓力動機驅使他們參加體育鍛煉,另外還有部分的鍛煉動機是體育課達標需要。大學生身體素質逐漸下降,體育課達標相對較難,因此就需拿出更多的時間參加鍛煉,所以以體育課達標為動機參加鍛煉的人有很多。
2.1.4 學生關于運動損傷防護的情況 掌握了相關運動防護的知識,在運動中的有些損傷也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有很多學生因為害怕受傷而不去參加體育鍛煉,這部分人很需要去了解運動損傷知識。調查顯示(圖1),有79.76%的學生希望和非常希望了解運動損傷防護的知識。因此,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們的需要開設運動損傷防護這方面的知識講座,滿足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的需求,使學生在以后的運動中減少損傷,能健康快樂地參加體育運動。
體育活動護具的作用主要是增大關節穩定性,在劇烈運動運動中起到對關節和肌肉的保護作用,當然也有的是為了美觀和擦汗。調查顯示,只有4.19%的學生一直都帶護具,說明這部分同學有意識的預防運動中的損傷。31.36%的學生偶爾佩戴護具,64.65%的學生從來沒帶過護具,說明大部分學生對運動損傷的預防沒有了解,不知道如何正確地佩戴體育活動護具。
體育鍛煉的防護非常重要,每一個體育鍛煉護具都有其單獨的作用,對運動中的意外保護是必不可少的 。調查顯示,47.44%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受過傷??梢钥闯?,運動中受傷的現象比較嚴重,如果可以得到正確的有效指導,學生了解運動損傷知識,能夠有效減少運動中受傷次數。有32.33%的學生因為擔心發生運動損傷而不去參加體育鍛煉,這些學生應該學習有效的預防運動損傷的知識,并且克服這種心理。
2.2.1 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不足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學生的課余生活也隨之豐富起來,花在手機和電腦的時間也就多了,進行鍛煉的時間自然就少了。大學生缺乏鍛煉導致身體素質普遍下降,身體素質越差就越不想參加體育鍛煉,導致惡性循環,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大學生肥胖現象也非常嚴重,加之學習任務繁重,長此以往導致肥胖、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必須引起重視。雖然影響學生參與鍛煉的動機很多,其實最根本還在于學生本身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
2.2.2 學生缺乏獨立自主性,自制能力差學生缺乏思想獨立,沒有自己的想法,對想做的事情,還要依附于同伴的陪同。學生缺乏獨立自主性也表現在時間安排的能力,有的學生每天覺得忙忙碌碌,卻感覺一事無成。以課業負擔重為謊言,欺騙自己不去鍛煉。沒有合理地安排時間,想要提升自己卻總抱怨自己沒有時間。學生自制能力差是因為意志不堅定,懶散慣了。自制力屬于意志范疇,自制力差是對自己持放縱態度,沒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很容易導致未來一事無成。
2.2.3 學生對運動損傷知識了解不多 在學生日常的體育鍛煉中,運動損傷就像影子一樣時刻追隨著參加運動的同學,意外隨時可能發生。對運動損傷的認識理解不足、不夠重視、沒有正確的佩戴運動防護裝備等因素都會導致運動損傷。在運動損傷后,對損傷的部位沒有做應急措施和治療,而對傷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嚴重者甚至導致終身遺憾。運動損傷不僅會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心理陰影,抵觸參加體育鍛煉。
2.2.4 學校運動場地利用率低,場地設施不夠完善 通過觀察發現,學校運動場地利用率較低,一些已經生銹損壞。體育設施和器材簡陋與缺乏,給實施新課程改革帶來了困難,學生也不愿意使用損壞的體育器材或者在損壞的體育場地進行體育鍛煉。學校場地設施長久未修,存在安全隱患,給學生運動時的身體安全造成威脅。
圖1 學生希望了解關于運動損傷防護的程度
2.3.1 學生對體育鍛煉要有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學校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在很大意義上也會影響學生的重視程度。所以,建議學校要重視體育鍛煉,強力宣傳體育鍛煉的好處。在體育教學中科學系統的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學校還要多舉行大型的體育賽事和活動。鼓勵所有學生參與體育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參與體育鍛煉,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及健康幸福感。
2.3.2 大學生應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制訂學習計劃和鍛煉計劃,不能懶散懈怠,隨波逐流。學生不應有從眾心理,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不能總是依附于別人的陪同。人是個體性的存在,獨處是一個自我成長的必經之路,學會在獨處中提升自己。還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體育鍛煉的效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出來的,長期體育鍛煉帶來的好處是長久的,要依靠自制力使體育鍛煉成為一種終身習慣。
2.3.3 害怕受傷的學生了解了運動損傷的預防知識也會減輕心理障礙,積極參與鍛煉。學生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預防運動損傷。學生了解簡單處理運動后肌肉酸痛、關節不適的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更快地恢復健康。學校應大力宣傳運動損傷的防護知識,定期開展運動損傷教育主題班會,讓學生加強對運動損傷知識的了解,并掌握常見運動損傷的防治方法,做好運動損傷的預防,確保身心健康發展。
2.3.4 學校應組織開展各種大型健身活動,提高場館利用率。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免費向學生開放,并且學校需要對場地設施加以改善。加強體育設施的管理力度,建立維修管理長效機制,不定期地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檢查、修理,并在各個體育健身場所設立監督維修電話,及時更換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以及引進新的體育設施。修復破損的場地,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體育鍛煉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