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茂松 圖片提供/壹 圖
休后,我們老兩口一直在上海兒子家看孫女。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寒來暑往,每天看護接送。如今,孫女已經上二年級了。
如果每天重復地干著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會有煩躁的感覺。退休后要自己找樂趣,就是我們的業余愛好。上上網,逛逛街,看看書,看看電視,成了我們的主要樂趣。我不滿足于這些,又學起了書法,了卻年輕時沒有機會實現的心愿。我學書法有兩個目的:一是彌補自己以前的缺憾;二是將來可以指導孫女學習。此外,兒子給了我一部“電子書”,下載了許多部我喜歡的名著,一年來也讀了不少。尤其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的多部著作我都一一拜讀,一下子精神食糧也顯得很充足了。
對于書法,我年輕時只是愛欣賞,沒有機會和時間學習和練習。退休后,剛開始時買了幾本字帖臨帖,也想到老年大學拜師學藝,可接到兒子的“調令”就沒能實現。到了上海以后,我決定繼續實現自己的心愿,抓空兒就練字。兒子很支持我,給我從網上購來文房四寶,聽說我想上書法課,就在北方網上找到了南開大學田蘊章教授的歐楷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共計365集。我真是一見傾心,一有空就打開電腦聽課,邊聽邊做筆記。3個月下來,就學了別人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講座課程,記了足足三大本筆記,正反面都用上了,可謂受益匪淺!不僅增長了書法方面的相關知識,也對歷代書法家及書法的演化過程,書法與歷史、文學、政治的關系等方面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不出家門就學到了這么多東西,真要感謝田教授呢!

經過幾年的刻苦練習,我的書法水平從一開始的慘不忍睹,到現在還可以看了。每逢春節,我都寫上一二十副對聯,送給親朋好友和小區八十歲以上一起晨練的老人。大家都說我的字寫得越來越好了。我也很有成就感,寫起來更有勁了。
我用一些硬紙板,為小孫女寫下一些識字卡片,先寫她熟悉的東西,如大小、上下、男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部分《三字經》內容等等。小家伙很喜歡,不久就認識了五六十個字。每次學完了就用皮筋將識字卡片綁好,有時候睡覺時她還要拿著呢!
當然,晨練也是我每天的必修課。早晨6點之前起床,活動近1小時后回家吃早餐。然后搞搞衛生,帶孫女逛逛街,買買菜,開始一天的生活。
讀書寫字是一靜,而每天下午打一場乒乓球就是一動。小區有一個乒乓球室,開始只有我們兩個人打球。后來,應朋友邀請,我去別的小區打,又結識了不少新的球友,大都是六七十歲的退休人員。大家輪流上陣,你來我往,無論嚴冬酷暑,四季不休。每天一身汗,神清氣爽,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我體會,打乒乓球是一種很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既可以活動胳膊腿腳,又能鍛煉腦力眼力,提高自身的反應能力和協調能力,而且活動量大小可以自己掌握。五六年來我一直堅持打乒乓球,感覺好極了!
此外,每天晚飯后,我還要堅持散步,大約3000米。既有助于消化食物,又增強了腿部肌肉力量,還有助于睡眠。由于我每天堅持鍛煉,體重由原來的90公斤降到不到80公斤,并保持多年不變,身體的各項指標也都在正常范圍之內。
一靜一動,自得其樂,讓我獲益匪淺。近期回到家鄉,親友熟人見了我都說:“你比原來瘦了,精神氣色都很好,根本不像67歲的人!”還問我有什么養生秘籍,對此我都會坦率地說出這四個字—“一靜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