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梅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天真,情感純粹,對教師也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小學的課堂教學中增添情感式互動教學,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而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是最理想的教學方式。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構成了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籠統(tǒng)的教育目標、教育原則,還是直接的教育計劃、課程和內容,都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行為上的互動,盡管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水平上處于較低的階段,但他們擁有與教師互動的能力,并已成為課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他們在與教師的互動中發(fā)展和建立自己的行為。基于此,筆者對小學課堂情感式活動教學提出三點看法。
要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要讓學生真正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情感式的互動交流,首先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相對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與學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敢于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他們的朋友,而不是居高臨下的管理者。新課程也明確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和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兩者在個性上是平等的,但是課堂師生的互動永遠不會自然發(fā)生,這取決于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基礎。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殷切的期望、對自己的愛,學生才會越來越親近教師,由于對某一位教師產生了喜歡的這種情感,也成為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學習某一科目的主要因素,這也是小學教師尤其要注意的一點。
要創(chuàng)設情感式教學情境
課堂教學以一定的教學情境展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教師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教師要懂得“換位思考”
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最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只有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情景才能真正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將學生帶入情境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找到了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相符的內容,才會對所學知識更加信服、印象更加深刻、情感體驗也更加真實。
教師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式互動教學的展開是以教學內容為依托的,教師在根據(jù)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要盡量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出生動、有趣、有吸引力,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情感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具體的教學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增加情感體驗,得到情感升華,促進情感教育價值觀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
由于形勢的優(yōu)化,學生與學生之間關系密切,他們在人際交往中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能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情感氛圍。
要關注全體學生
在今天的小學課堂上,有一群成績一般的學生,他們被遺忘在角落里,他們的座位通常在教室的后面。在課堂上,他們終于鼓起勇氣舉手,卻被教師忽略了,教師應多關注這些學生,為他們提供平等的師生互動機會,甚至更多的鼓勵。一旦他們想和教師交流,教師就應該及時回應,給他們一個鼓舞人心的微笑等積極的表情。普通學生甚至是學困生更需要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感情,更希望教師能在意他們,而不是覺得他們沒有希望而被排除在整個集體之外,教育好每一位學生是教師的職責。當然,教師也要善于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運用教學原則。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能力設計不同的問題,從而使成績好的學生和學困生都能成功地與教師進行互動,這樣這些學生就能體會到與教師交流的樂趣。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小學課堂情景式互動教學展開的三個方面,包括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感式教學情境以及關注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小學課堂教學應充滿激情,需要師生互動。新課程標準概念下,也要求運用情感互動來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學習。學習也是一門藝術。如果所有學科的教師都能正確使用它,會使課堂教學更活潑、更實用、更有效。因此,希望通過筆者的努力,能夠為小學課堂情景式互動教學實施提供幫助。由于筆者經(jīng)驗優(yōu)先以上觀點,如有不當之處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本人定會虛心接受并予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