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雅倫
摘要:因師資配比、學生情況的不同,普通高校的心理危機干預模式往往不太適用于獨立院校。本文對獨立學院現有心理危機防范和反映機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心理危機防范乖快速反應一體化相關建議,對減少獨立學院學生因為心理問題而引發的惡性事件、維護校園的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獨立學院;心理;危機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逐漸走入高校管理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視野,由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高校危機事件也呈逐年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以及高校突發事件危機干預兩個議題進行研究,但兩類獨立的研究成果往往在心理危機干預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缺乏實操性。鮮有研究能夠有針對性地將大學生心理危機防范和快速反映機制進行一體化探索。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校中不可忽視的一類群體,其師資配比和學生情況與普通高校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普通高校的心理危機干預模式到了獨立院校往往不太適用,而目前鮮有報道對獨立學院心理危機干預機制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因此,結合國內獨立院校現狀,研究形成一套適合我國獨立學院現狀的大學生心理危機防范和快速反應機制十分必要。
本文對獨立學院現有的心理危機防范和反映機制進行調研分析,總結其在現有的體系下存在的不足,同時結合獨立院校師資配比和學生情況,提出有效的心理危機防范方法,并對構建學生心理危機快速反應機制提出指導建議,對獨立院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體系的完善具有指導意義。
一、獨立學院現有心理危機防范和反映機制存在的問題
(1)心理咨詢中心配備不完善。通過訪談發現,部分同學不愿意將異常的心理狀況反映給輔導員,更愿意尋求專業的幫助,因此高校中配備標準的心理咨詢中心十分重要。標準的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應設置咨詢接待室、會談咨詢室和心理活動室三部分,還可以依據需要配備心理檔案室、心理閱讀室、心理測量室、團體輔導室、沙盤游戲室、宣泄室和放松室,同時對會談咨詢室的大小,墻紙、沙發、桌椅顏色,窗戶朝向,采光效果有一定要求。獨立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常配備有會談咨詢室,部分高校同時配備有沙盤游戲室。但是多數獨立學院沒有為來訪學生提供等候的空間,且咨詢室的布局設計不能夠完全符合標準化咨詢室的要求。
在網絡線上咨詢方面,多數獨立學院擁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獨立主頁,但是往往疏于維護,在主頁上難以找到咨詢中心的值班安排表和網上私信留言的通道,使網絡主頁失去了網絡咨詢通道的作用。
(2)師資配比嚴重不足。多數獨立院校僅配備有一名專職心理教師,該專職心理教師除了要統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設工作以外,還需同時承擔心理咨詢室的值班任務、《大學心理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新生入學階段心理普查等工作。在部份調研的獨立院校,專職心理教師除了需要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工作外,還負責了其他全院性學生事務工作,如大學生醫療保險工作、獎勤助貸相關工作、學生違紀處分相關工作等等。
在輔導員隊伍方面,相比于普通高校,獨立院校師資配比明顯不足,輔導員超額帶班現象屢見不鮮,多數督導員帶班人數遠遠超過教育部相關規定1:200的比例要求,調查過程中帶班比例最高的輔導員達到了1:700。訪談還了解到,部分獨立學院沒有安排班主任的崗位,學生班級班主任的角色缺失,加之輔導員超額帶班,不能很好地跟進每個學生的情況,導致異常學生的動態不能夠在第一時間被學校老師發現。此外,獨立院校輔導員還存在流動性大和年輕化的特點,加之心理檔案體系不夠完善,往往導致心理危機防范工作出現遺漏和斷檔,在危機發生時,危機處理團隊也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必要的學生心理檔案材料。
(3)輔導員心理危機干預及防范能力較弱。在專職心理教師配備較少的情況下,很多獨立院校心理學專業的輔導員占比也不高。而非心理學專業畢業的輔導員入職后,參加心理危機干預培訓的機會較少。經過專業的大學生危機干預培訓,且擁有心理咨詢師二級或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的輔導員更是屈指可數。年輕的輔導員們僅僅從高校輔導員崗前培訓中獲得一些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理論知識,對于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認識僅停留在理論階段。忙不完的日常事務性工作使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系統地學習心理危機干預相關內容。
(4)心理危機快速反應機制不健全。學生心理檔案體系缺失。無論是新生入學心理普查,還是心理疾病高發期全院的危機排查工作,均以時間點為標記對學生情況進行匯總整理,而這些點狀的匯總表格并不能夠在危機事件發生時簡單直觀地展現學生入學以來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大大占用了危機事件快速反應的時間。
心理危機快速反應體系的缺失。多數獨立院校對于突發事件已經有一套完整的緊急處理體系,但是心理危機干預與普通危機干預有很大的不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者需要對心理學知識和危機干預基本原則以后充分的了解,自身也需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整個危機快速反應過程中更需要一個團隊共同協作,但是多數獨立院校沒有一個明確的危機快速反應機制。
醫療綠色通道的缺失。調研發現,學生第一次心理危機事件發生后至學生家長到校期間,是心理危機事件再次爆發的高峰期。但部分獨立院校新校區地理位置遠離主城區,就醫不便,且因其民辦高校的學校性質,在醫療診治方面未能和精神專科醫院達成相關合作協議,學校在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不能及時獲得精神專科醫院和心理咨詢中心的協助。
二、心理危機防范及快速反應機制研究
(1)改善硬件設施。獨立院校要規范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會談室,提升心理健康中心的專業度,從而讓學生更愿意走進咨詢室。考慮到獨立學院專職心理教師配比的問題,可相應拓寬學生心理咨詢途徑,完善網絡咨詢體系和電話咨詢體系,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更便捷的咨詢平臺,方便學生邁出咨詢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心理咨詢室值班人員的需求。線上的咨詢還能為咨詢師線下的介入做好準備,有效提高專職心理教師值班期間的時間利用率。此外,獨立院校應積極聯系學校附近的精神科專科醫院及心理咨詢中心,邀請專家定期到學校坐診,以提升學生對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專業程度的認可。同時構建好學校和校外精神專科醫院之間轉介的“綠色通道”,有緊急的危機事件發生時,保證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2)建立有效的預警信息收集系統。抓好輔導員、心理咨詢中心專職教師、心理課任課老師、學生黨員、班級心理委員幾條主線。組織非心理專業的輔導員、專任教師參加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培訓課程,有針對性地學習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言語信號、行為信號、認知信號、自殺風險評估辦法及心理危機干預原則。定期組織輔導員進行心理危機個案的研討、交流和學習,提高輔導員面對危機事件的實操能力。同時邀請專業的心理學教師、精神科醫生到校面向班長、心理委員、學生黨員和主要學生干部做心理危機方面的講座,增強獨立院校危機防范力量的覆蓋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輔導員配備不足、班主任崗位缺失的問題。
完善學生個人心理檔案體系,學生心理檔案以電子檔案形式記錄為宜,共享于校內網絡平臺,主要記錄學生入學以來,包括入學以前的心理及身體方面的情況、學校老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的談話記錄。帶班輔導員和專職心理教師在和學生或學生家長溝通后實時更新檔案,以便危機事件發生時能清晰快捷地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家長對學生病情的了解程度以及心理疾病是否有軀體化等信息。
(3)規范心理危機事件應激處理流程。心理危機干預的第一原則為保障學生人身安全,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需要全校各個部門在極短的時間內各司其職、協同配合,搭建出校內快速反應通道,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僅僅輔導員或專職心理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獨立院校應結合自身師資和行政人員配備情況構建心理危機事件應激處理流程,完善心理危機應預案,從制度上建立心理危機應對團隊,明確心理危機應對團隊應有成員及各自的工作職責。同時,應建立特殊情況下的24小時監護制度,以及學校——家長委托授權制度,明確在特殊情況下家長如何遠程授權學校將學生送精神專科醫院治療,從最大程度上解決初次危機事件發生后,家長赴校時間過長導致的后續的風險。
(4)擴充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鼓勵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擴充心理健康教育學生隊伍。獨立院校應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學生機構及學生社團,號召一批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大學生組成朋輩心理輔導隊伍,承擔新生入學后班集體團體輔導、素質拓、心理班會開展等心理建設活動任務,幫助大學生度順利過入學適應期。同時引發學生對心理學的興趣,鼓勵學生學習心理學知識,利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幫助自己、同學走出短期的心理困境。
在常規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添加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容,將思政教師納入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在思政課堂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認識觀、價值觀,找準人生目標,追求積極陽光的人生態度,遠離空心病等因價值觀缺失所致的心理疾病,從而防范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作者單位: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