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這是黨中央對基層組織建設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政治基礎,必須聚焦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突出問題,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把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一、充分認識提升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大意義
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就是把把每一名黨員的星星之火匯聚成燎原之勢的能力。早在1938年,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就提出了“組織力”的概念,他把政治組織力的強弱作為抗日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加以分析論述。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使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員隊伍建設的意識樹起來、把責任扛起來,激活基層黨組織,增強基層組織力。這些論述都充分證明,組織力是組織生命力的具體體現。在國有企業,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是“夯基塑魂”工程,它的強弱關系到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能否真正落實,關系到國有企業能否成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縱觀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在相當一個時期,不少國有企業的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弱化,損害了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如一些國有企業雖然制定了參與決策的制度,但是參與的內容、形式、方法和途徑等實質性內容模糊不清;一些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設置不規范,個別單位的黨組織書記甚至成了給待遇的照顧性崗位;一些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不明顯,與生產經營“兩張皮”問題依然存在。為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要求各級黨委和各國有企業黨組織一定要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戰略高度,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二、夯基礎、補短板,持續整頓渙散黨組織
國有企業應高度重視、嚴肅對待基層黨建存在的薄弱環節,深入查找問題根源,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切實解決基層黨建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全面解決“應建未建”問題。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應從基礎和規范抓起,繼承和發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優良傳統,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在基層、在班組的全覆蓋;應不斷完善機構設置,在公司層面繼續設立專職副書記,在基層單位逐步配備黨工委副書記、設置黨建工作部,架起基層黨組織的“四梁八柱”。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
抓好黨支部這個基本單元,全面解決“建而不強”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這是我們黨首次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明確界定黨支部的職責任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新要求。各級黨組織可以以創建政治引領力強、推動發展力強、改革創新力強、凝聚保障力強的“四強”示范黨支部為抓手,編印《黨支部工作實操手冊》,對新組建黨組織進行黨建工作現場交底,指導基層黨支部建立工作臺賬,推動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力逐步提升。
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全面解決流動黨員“管理難”問題。有的國有企業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各地,甚至分散在世界多個國家,這就給流動黨員的管理帶來嚴峻考驗。可以積極探索黨建云信息平臺運行試點,推動黨建工作網絡化、信息化;同時,可以在繼續深化“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區”等傳統品牌活動的基礎上,與當地政府主動對接,開展“黨員服務站”、“工地黨旗紅、潛心筑精品”等系列獨具特色、黨員干部職工歡迎的跨區域聯建主題活動,全面激發基層黨組織工作活力。
三、抓教育、重創新,持續強化基本隊伍
黨員是黨的細胞,是組成黨的基本因子。強化黨員基本隊伍建設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基礎工程,是提升組織力的根本性要求。
抓好黨員隊伍這個主體。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應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發展黨員總要求,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重心應向一線傾斜,廣泛吸收優秀青年、技術能手、管理骨干等加入黨員隊伍,嚴格把好考察、表決、公示等各個環節,徹底改變突擊式、任務式黨員發展模式。可以開展黨工團向勞務隊伍延伸管理,在具備條件的勞務隊伍中,成立黨小組、團小組、工會小組,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抓住黨組織書記隊伍這一關鍵。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選準配強黨組織班子,尤其是黨組織書記,對于提升組織力非常關鍵。應堅持把素質好、能力強、愿意干的人選拔到黨組織書記崗位上,確保黨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抓規范。同時完善考評機制,在黨員干部中樹立起“抓好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的責任意識,幫助各級黨組織書記提升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創新意識。
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國企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應持續完善黨務工作崗位和經營管理人員雙向交流機制,把黨務工作崗位作為培養企業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平臺,落實同職級、同待遇政策,有力提高企業領導班子的決策力和組織力。
四、強執行、嚴考核,持續落實基本制度
在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中,制度建設貫穿始終。企業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也要依賴基本制度的持續落實。
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應從制度建設人手,把黨的領導嵌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尤其是應新建或修訂重大問題決策機制的制度規定,從制度層面落實將黨組研究討論作為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前置程序的要求,有效保證黨組織作用的發揮。應針對組織制度不落地、不開展黨組織活動的基層黨組織,按照“建立一批、完善一批、清理一批”的要求,督促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談心交心、黨員黨性分析等基本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應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黨政會簽制”,建立下級黨組織向上級黨組織報告黨建工作、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等制度,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制度體系。應重點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使監督問責實起來、嚴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嚴密組織體系、嚴格組織生活、嚴明組織紀律,善于把黨組織意圖變成各類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有效舉措,善于引導各類組織做好群眾工作,就能夯實國企改革發展的組織保證,激發國企的實力和活力,從而筑牢黨的執政根基。
(作者單位:中鐵十八局集團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