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在金融行業的重要性——
銀行機構在整個金融行業的地位世人皆知,也是金融體系中離老百姓最近的細分行業,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走進銀行、持有銀行卡或信用卡、購買銀行理財經理推薦的理財產品。企業同樣會與銀行產生信貸關系或存儲關系。
在我國,按照一行三會的細分,央行負責貨幣市場、統概全面,銀監會管理銀行、信托、租賃公司等,證監會管理券商、公募私募基金公司等,保監會管理保險公司等,當然如今有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俗稱金融第一委,自然是整個金融行業都在第一委的麾下。在以上三家監管管理的資金規模上相比較,肯定是銀監會的管理規模最大,與發達國家還暫時略有不同,在我國銀行業的管理規模已然超越了其他子行業的加和。
銀行業的地位也凸顯出來,所以說,就銀行業的普惠于民的基本特質以及在金融行業大半壁江山的地位而言,我對銀行的經營概念和現狀進行了學習了解,發現現在大多數銀行都在使用FTP轉移定價考核體系來對整家銀行的運營和創利進行管理。那么商業銀行都是怎樣運營的呢?總說銀行很掙錢,那又是如何產生利潤的呢?哪些部門產出利潤比較多,總行又是如何考核各個部門以及各個分行的呢?這些問題的解決,我想如果了解了本篇的FTP轉移定價體系就能夠大致了解了。
銀行的運轉-FTP體系是什么?
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FTP,FTP是英文Fund Transfer Pricing的縮寫。商業銀行內部資金中心(司庫)按照一定規則與業務部門或分支行的全額資金轉移定價,旨在達到核算資金成本和收益的目的,這是一種資金的考核管理辦法,是一種通用的理論體系,簡稱FTP轉移定價考核體系。
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FTP體系是一個商業銀行內部的考核體系,并不是外部的,不是銀行與客戶的價格關系,而是銀行內部業務單位與資金中心(有些銀行將資金中心叫司庫,或者計劃財務部門,或者資金負債部門,其實智能是一樣的,都是管理全行資金,是FTP體系的核心部門。)之間的相互作用。資金中心是個管理全行表內業務的財務類部門,是虛擬的資金計價中心,不是實體的資金交易部門。
那么這個資金中心部門是如何管理銀行的如此規模龐大的資金的呢?在講資金中心具體工作內容之前,我們先明確一個概念,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與生產企業正好相反,客戶端的存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里納入負債。那么負債端,也就是資金的提供者主要來源于個人存款、企業存款、同業存款等,對應銀行的部門就是個人金融部、公司業務部、金融市場部等。資產端,也就是資金的使用者主要是個人貸款、企業貸款、同業資產等,同樣是相應部門做,有的商業銀行只是將部門內資產端負債端細化給不同的崗位。那么以上的這些了解了,我們就相當于知道了資金是怎么流入商業銀行的,以及怎樣流出商業銀行的。如果只是粗曠得流人流出,銀行還如何掙利潤呢?所以,資金中心的用處就在這里了。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之間一定是有差額的,只有貸款利率大于存款利率才會產生利差收入,俗話說就是銀行才有錢賺。那么總行的資金中心會在兩者之間定一個中間價,這就是FTP考核價。對于負債端而言,FTP價格減存款利率之間的利差就是“收益”;對于資產端而言,FTP價格就是“成本”,貸款利率高出FTP的部分是給銀行創造的利潤。對FTP的定價在于資金中心,它可以考核負債端的“進貨”價如何穩定低廉,也可以考核資產端的“出貨”價產生的利潤是否豐厚。
FTP體系在商業銀行運營中的實際運用——
在此要先寫出一個公式:
資產利息收入-負債利息支出=資產利差+錯配利差+負債利差;
看了公式大家估計大意基本能看懂,會有以下疑問,錯配利差是什么?難道FTP價格會有兩個?是的,在FTP考核體系的運用中,一個價格把資產利差和負債利差分割開也過于粗曠了,那FTP價格僅僅成為一個劃分利潤的工具,那意義就不大了。所以針對存款和貸款有專門的FTP考核價格,那么這兩個考核價格中間部門的差額利潤是什么呢,對,就是錯配利差。由于商業銀行是個天然的負債期限錯配、資產期限錯配、金額錯配、信用錯配的大池子,你無法找到你存入的那一筆錢究竟給放貸給了哪個人或者哪家企業,甚至怎樣拆分期限或組合金額放出的,所以這一切繁瑣的錯配工作,以及需要錯配帶來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都是商業銀行本身來承擔的,通俗點說,商業銀行掙的就是這專業的錢。所以錯配利差是一定商業銀行總行會留存的,便于抵抗信用風險和流動l生風險,也留存了應得的利潤。
那么除了錯配利差,商業銀行對FTP價格還會做出調整嗎?會有哪些調整項呢?接下來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大致各家通用的調整項,請看以下公式:
FTrP調整后利率=收益率曲線+內生性調節項+政策性調節項;
每一個FTP調整后利率都回在基礎利率的曲線的基礎上調整內生性調節項和政策性調節項。其中內生性調節項是合理化的修正,各家商業銀行的修正邏輯大致相同,而政策性調節項是銀行銀行為了某些長短期的戰略目標,或對全行經營有重大影響的業務進行調整,所以各家商業銀行會有所不同,甚至不同階段也有差異。那么,什么是內生性調節項,什么又是政策性調節項呢,下面跟大家簡單解釋一下:
內生性調節項:
首先說內生性調節項,內生性調節項顧名思義就是由于一些內在原因,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必要地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調節的部分,主要有流動性溢價調整項、存款準備金調整項、稅收調整項、利差鎖定調整項等。這些調整項大概都是些什么意思呢?
1.流動性溢價調整項。由于浮動利率的FTP基礎價格按照其定價周期確定,與實際使用期限不匹配,導致資金成本被低估,一般適用于浮動利率貸款的定價方面,考慮到這個因素需要調整。
2.存款準備金調整項。按照我國現行的要求,商業銀行吸收公眾存款就必須按比例向人民銀行繳存存款準備金,針對于一般性存款,吸儲部門獲得的存款并不是全部都能用于資產的投放而去為商業銀行獲取利差收入,這部分就是上繳央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繳存在央行的這部分存款,央行只會給較低的法定存款準備經的利息,所以低利息與投放商業資產的較高利率之間的差額,就需要資金中心做以調整,應由存款部門承擔,對存款的FTP價格進行調整。
3.稅收調整項。這部門一般出現在金融市場部的業務中,做債券投資的時候會遇到一些資產會有稅收優惠,可以享有減免稅收的政策。比如比如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的稅收都可以優惠,這些利息所享受的優惠會增厚投資收益,所以相應比較多投資稅收優惠標的的部門,在FTP考核時會加入稅收調整項。
4.利率鎖定調節項。這是部分銀行對分支行權利上收的一種手段,也是防范風險、統一清算和規劃全行資金資產的重要方法。利率鎖定調節就是指總行會對各家分行甚至支行核定相應的FTP考核價格,防止風險的傳遞。另外值得講的是,不論資產業務抑或負債業務,業務的整個生命周期內,不論業務期限長短以及期限內有過幾次FTP調整,業務的FTP考核價都按照業務發生日的F13)價格計算,期間針對當筆業務的FTP定價不做變化。
政策性調節項;
政策性調節項的運用基于各家商業銀行的基礎情況、長期近期戰略發展的不同,進行調節,因而各家商業銀行會有不同,甚至同一家銀行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運用。舉個例子,比如某商業銀行根據宏觀經濟的現狀及分析,通過政策和市場研究認為未來不久將會有一輪市場加息的情況出現,那么出于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機構的原則,某商業銀行現階段短期內應該做的就是吸收更多的長期負債,為加息后的高息資產儲備大量低成本資金,在資產方面短期內應該只做些短期資產,將資金留給加息后的長期資產。按照這個邏輯,就可以將長期FTP價格上調,略降短期的FTP價格。通過FTP考核價格的調整,這種意圖自然會傳到至業務部門甚至傳導至客戶端,考核價格提升后業務部門會相應提升客戶端的“要價”,客戶會經比較認為現階段某商業銀行的長期存款利率較高,自然長期負債規模會有所上漲,同理得證長期資產規模增速放緩以及短期資產規模增漲加速。經過這個某商業銀行的舉例,已經可以讓大家了解什么是政策性調節項了,這一項是用于商業銀行在自己的戰略發展方面的調節指標,有時候為了調節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資本充足率、撥備率等等指標,或者有些城商行農商行為了當地政府的政策、支農支小的本職義務,都會在這個調節項中進行調節。
FTP考核體系的作用——
以上已經基本解釋了FTP的概念以及在實際中的運用,總結一下這套體系在現代商業銀行有什么作用呢,其他大家理解之后也能總結出來,我個人認為作用是科學的、全面的,可以對各個業務部門有公平公正的績效考評制度,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科學得分離利率風險,可以由內而外得引導產品定價,從而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甚至與市場合理共振。這些都是FTP轉移定價考核體系的作用與優勢。
以上是本人在學習與工作中,針對商業銀行FTP體系的研究和淺談,希望大家批評指正,也希望能夠給各位讀者帶來系統得梳理和學習收獲,謝謝。
作者簡介
劉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究班學員金融學專業金融管理與投資實務方向。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