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玥
摘要:隨著社會科技信息的快速發展,現代社會進入了新媒體時代,隨著新媒體的傳播的逐漸廣泛發展,其傳播方式越來越傾向于多樣化。高校作為為新媒體發展培養人才的搖籃,處于新媒體傳播環境之下要不斷變革教學方式,以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同時也促進現代化教學的發展。本文就新媒體傳播環境下的高校教學方式的變革進行有關的討論。
關鍵詞:新媒體傳播環境;高校教學方式;變革
新媒體是基于數字技術的所有媒體科技的總稱,主要包括網絡媒體、數字電視、博客、移動電視等全新的信息傳播渠道。新媒體的傳播能夠突破傳播媒體傳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界限,實現全球信息資訊的實時傳播。同時,新媒體的傳播更加方便信息接受者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接受信息,將信息進行有效的分類和過濾,保證了信息的質量,從而提高了信息接受的質量,促進了信息更好的循環和傳播。
一、高校教學模式在新媒體傳播環境下面臨的挑戰
1.高校辦學理念亟待調整和提升
教育有四大目標,即要求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針對當前的高校教育現狀,加拿大學者康納德認為,當前的社會是學習化的社會,這種社會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非教師的教學能力。因此,目前的傳統教育體制以及教育理念必須接受這種改革的需求,將教學的重點由學會變成會學,簡單來說,就是高校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而不是單純的學習模仿的能力。
2.課程內容需要改進
在新媒體傳播環境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遇到比較枯燥的知識點以及教學重難點,教師就將目光轉向新媒體教學方式,通過運用新媒體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知識,由此,教師在課堂講授的內容就會發生變化,這對于課程內容組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3.學科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新媒體傳播方式的不斷豐富,新媒體運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高校教學在新媒體傳播的環境下,勢必要打破原有的教學設計方案,需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收集和整合,對教學資源進行重新定位,這就為高校學科建設帶來可巨大的挑戰。
二、新媒體傳播環境下,高校教學方式的改變
1.建立教學云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云平臺是一個提供數據存儲的虛擬數據庫,這種云平臺允許開發者將寫好的程序放置在“云”中進行運行,或者使用“云”提供的某些服務。鑒于此,處于新媒體傳播時代的高校教學應該重視云平臺的建設,加強建設力度,將各個教學系統有機連接起來,通過有效的數據鏈接,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高校教學云平臺主要囊括了網絡學習平臺、云資源平臺、虛擬學習社區以及課程學習中心等平臺。把高校公共課程、多媒體課件以及基礎教育課程等都傳送到了平臺上,學生通過移動終端,就能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進行學習,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促進了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發展,使高校的優質教學字資源得到了有效的開發,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高校形象的提升。
2.提高學習時效性:微型學習
微型學習主要是利用移動通信技術實現雙向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有效的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微型學習模式中,學習內容通過短小精悍的模塊來呈現,這些模塊將比較短小、松散連接的知識內容聯系起來。運用這種方式進行加教學,教師講授的知識不再如以前一樣,只要教師話音一落,知識便消逝,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視頻資源,并進行反復的觀看和學習,直到知識被完全掌握為止。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進行重點學習,這就改變了學生傳統的線性學習方式,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愛好進行學習,不斷調整學習計劃,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有效的強化了學生內化知識的能力,對于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等你都有重要的培養作用。
3.開放教學空間,產學研合作教育
高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的應用型管理人才,因此,高校必須要深刻的認識到自身的重大責任,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落實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加強產學研相結合的力度,提高產學研合作的教育水平。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給與學生更大的靈活性,為學生提供更加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現代化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增強實踐能力,從而有效的增強社會實踐與科研能力。同時,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他們的課堂不僅僅受限于學校,更多的應該是在實驗室和社會,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當中,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鑒于此,學校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以更加充分的準備進行實踐驗證,增強在實踐中學習的效益,為學生以后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提高高校教師的新媒體素養
面對當前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時代,高校想要更好的生存,提高學校的影響力,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首要的就是提高高校教師的新媒體素養,高校教師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化,才能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學生的成績才能得以有效提高,因此,對于高校教師而言,要不斷學習,用豐富的知識儲備讓學生信服嗍。這就需要高校要保證教師能夠有充足的時間接觸新媒體并進行知識儲備,還要保證教師能夠快速的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鑒于此,高校教育部門應該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新媒體設備的建設水平,為高校教師發展專業知識提供良好的環境,充分的發揮新媒體介入的有利條件,為教師提供有效學習的移動學習平臺,讓教師能夠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進行自我專業素養的提高,從而有效的促進高校教學模式的變革。只有教師的新媒體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才能在日常的教學中更好的使用新媒體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才能更加體現時代發現的特點,學生的知識儲備才能得以有效提升。
結束語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響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改進教學方式。面對新媒體傳播的環境,高校應該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強化教師的新媒體素養,開闊學生的視野,總結和累積教學經驗,不斷強化教學效果,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合格的人才。